第兩百二十六章 官田制

小說:武值大宋 作者:野狼的天下

姑蘇府豪族之人被百姓們綁到江南行省荀瑜大營中的事,很快就傳到了惠山府。惠山府的百姓似是得到了什麼命令一樣,也做了與姑蘇府百姓相同的事情。當然,荀瑜也沒有手下留情,將惠山府的豪族之人一併斬殺。

此事,自然是傳遍了整個天下,很多人對此,都面露疑惑。

“荀瑜不是非常仁義嗎?怎麼這一回,他竟然下了斬殺豪族的命令?如果只是一兩個人,那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可你們想過沒有,姑蘇府與惠山府,豪族之人加起來起碼有上萬人。這上萬人就這麼被殺了?還是被仁義的荀瑜殺了?”

“難不成,當今的太子也受到了皇帝的影響,變得嗜殺成性?那也不對,荀瑜進了江南行省以後,就對姑蘇府與惠山府進行撫民,根本就不像是個嗜殺之人啊!”

“我想這又是一次殺雞儆猴吧?汴梁城上千家豪族被屠滅,而姑蘇府與惠山府,其中的豪族也有好幾百家了,他們聯合起兵,最終沒有得到百姓的支援,不殺還留著幹什麼?”

荀瑜屠滅姑蘇府與惠山府豪族之人的事情,也自然傳到了朝廷上。朝廷對此雖然議論紛紛,但是並沒有太多人進行指責,甚至是皇帝荀寧還下達了褒獎聖旨,稱讚荀瑜做的非常正確。

“我懂了,這些人若是不殺,遲早還會禍害百姓的。哪怕他們臣服於大宋土地法,將來也一定會透過各種手段對百姓們進行盤剝。”

“這些人從骨子裡,和大宋皇帝就不是一路的,皇帝這麼做情有可原,太子這麼做也是為了將來自己登基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若是豪族接二連三的造反,那豈不是天下要亂套了?”

“想來豪族已經知道了,大宋土地法得的是百姓的民心,與百姓相比,豪族不值得一提。百姓的力量,雖然很小,但是正如小水滴一樣,一兩滴或許微不足道,但是千萬滴便是可以匯聚成江河湖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說得不假。眼前就是這樣的例子,百姓們能夠讓豪族崛起,也能夠將豪族消滅。”

豪族脫胎於普通百姓,這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是一旦脫離了百姓,只顧自己的利益,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天下之人,有不少才學高的,便是看到了這個道理。

江南行省,荀瑜的大軍就地駐紮了以後,他便是帶領著一支兵馬去巡視姑蘇府與惠山府了。經過此番豪族作亂,百姓們早已困苦不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荀瑜向朝廷上書,請求減免百姓的稅賦,這自然是得到了批准。

“仁而愛民,太子不愧是有著仁義之心的。”百姓們對荀瑜的做法,自然是議論紛紛的,“這大宋皇帝值得信賴,知道咱們遭受亂國之賊的禍害,特意為我們下達了這樣的律法。”

“生而為大宋子民,我們豈能辜負大宋皇帝?若皇帝有詔令,即便是赴湯蹈火,那也在所不惜!”

街頭巷尾之上,百姓們傳頌著荀瑜的功德,也念叨著荀寧的好處。耕者有其田的法令,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很快就在姑蘇府和惠山府兩地推行了下去。無地的百姓分到了田產,少地的農民也得到了實惠。

由於兩個州城的豪族被荀瑜屠滅的一乾二淨,在百姓們按照規定分到土地後,仍舊有一部分土地存量剩餘。對於此種情況,荀瑜便是上書朝廷,請求將這部分土地升格為官田。

“官田制度?”荀寧接到荀瑜的奏疏後,第一時間就將其拿到了朝廷上商議,“根據太子的描述,豪族的土地田產被登記完成以後,按照律法規定的數量分給百姓後,仍然會有較多的土地田產剩下。對於這部分田產,太子建議朝廷,將它們設定為一個州城的官田。然後,再由官府僱人種植稻米或者進行其他耕種。”

“太子所言,有點兒像周朝時的井田制,但是隨著時代的展,井田制度已經不適合現在實行了。畢竟,它會滋生很多不法之事,甚至是也會因為百姓的懈怠而最終造成田產土地的荒蕪。”自從荀寧開起了大宋土地制度的革新以後,曹林就對這一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皇上,既然這部分土地屬於多餘的,在下建議,可以效仿當年曹操屯田之事。”

“朕也是有這個意思。”荀寧點了點頭,“不過,太子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行。不如,折中一下吧,由官府僱人耕種,所出產的糧食,一半歸於百姓,一半上繳給州城。在州城建立大倉,儲備這些上繳的物資,用於平抑當地的物產價格水平,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荀寧的話音剛落,曹林便是眼前一亮,這個辦法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了。

僱人耕種官田的話,那就相當於是官府向那些人放酬勞了,可如果沒有其他方面的保證的話,官田的種植成果就很難保證,甚至是會出現百姓雖然願意去耕種,最終因為各種原因而造成田產荒蕪。

現在,荀寧的辦法,似乎就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田地出產的一半,歸百姓,這不就是在提高百姓們的生產積極性嗎?至於另一半,則是歸於地方州城,進行儲備。如此一來,即便是大災大難之年,朝廷哪怕是不出去賑災之糧,百姓們仍舊不會太過於愁。

更何況,這部分儲備物產,還承擔著一些平抑價格的作用。如此一來,就不怕富商豪族操控一些特殊物產的價格了。

“皇上聖明,此舉不僅僅是一箭雙鵰,更是一箭多雕了!”

孫永作為武將,他也很快就看明白了這個辦法的作用。

“既然左右丞相都覺得朕的這個辦法好,那就頒佈聖旨,在整個天下推行吧!”

“是!”

官田制實行的聖旨很快就傳到了荀瑜的手上,荀瑜很是欣慰,他心裡清楚自己這一趟表面看上去沒有什麼收穫,而實際上卻是讓自己認識到了民心的重要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不是假的。至於所謂的民心,那就是百姓之心。

“太子,今兒個是在江南行省的最後一天了,要不咱們去看看長江如何?”

喜歡武振大宋請大家收藏武振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