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八章 鷸蚌相爭

小說:烏鎮到上海 作者:野狼的天下

荀瑜上前打著圓場,眼前的一眾大臣,都是荀寧這些年提拔起來的。當然,他們之中有不少就是原本太子東宮的屬官。這個時候,不論荀瑜幫著誰,都沒有任何好處。事實上,荀瑜也非常明白,這些人爭吵的目的,無一不是為了前線戰事平穩罷了。

“太子這麼說,咱們就得做好兩手準備。一來,三個月內收復這十四座城池,撫民、安軍等等一系列措施,都必須準備好。二來,若是皇上三個月內收復不了,那就要做好後勤準備了。前一陣子因為雨季的關係,有一部分糧草了黴,前線督糧官不得已將它們處理掉了,因而實際上的軍需存糧可能沒有那麼多了。再一個,十月份以後,或者說進入九月以後,西北塞外,苦寒的天氣限制著兵馬的行動,大量禦寒的棉衣、藥品都要及時送到。如果這些準備做的不好的話,戰事真的要拖到那麼久,後果就很難說了。”

兵部之中有些大臣考慮事情非常周到,現在大家的爭執無非是該如何做進兵方案。因為,這關係著後勤補給的制定。那名大臣沒有多說什麼,他選擇的辦法是兩種情況都考慮進去了。事實上,從他的言語之中,荀瑜能聽的出來,這是一個辦實事的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蘇墨——眉州城蘇家旁支之人。按照道理來說,蘇墨與蘇瑜有一定的族親關係,而蘇瑜是大宋皇后,換句話說,蘇墨乃是當朝的皇親國戚。

雖然蘇墨有著這樣的身份,但是自從荀寧廢除恩蔭選官制度以後,他也就只能科舉為官了。縱然是如此,蘇墨也是非常的優秀,數年之前,狀元及第,從而進入大宋朝的兵部了。如今,他已是兵部右侍郎,位居高官。

“蘇墨說得極為在理,太子爺,我看他的這個辦法可行。不論皇上能不能在三個月內收復那十四座城池,我們只需要將後勤考慮進去就是了。”孫永點了點頭,現如今的大宋王朝,可以說是人才輩出了。

前有傅文書,現在隨軍攻殺,現在又有蘇墨等人,看樣子將來大宋的天下會是年輕人的了。作為一代老臣,孫永自然是要讚賞蘇墨的。

“這番言論,若是沒有飽讀詩書,恐怕是說不出來的。太子爺,在下認為,幽雲十六州收復在即,皇上前線戰事緊迫,需要立刻下定決心。若是大家依舊在這裡吵嚷不休,恐怕耽誤的就是皇上的大業。”

“好了,現在諸位吵也吵夠了,本太子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吧。剛剛蘇墨已經分析的很到位了,不管現在是什麼局勢,我們都必須要考慮到十月以後的天氣。那個時候,大軍是不可能撤回汴梁城的。大家也都明白,北伐出去一趟不容易,若是因為天氣原因而導致進軍遲緩,那麼就是得不償失了。我想,父皇之所以先收復幽雲十六州,他的目的,恐怕也很簡單,那就是為大宋構建一條緩衝區域。不論往後能不能打下上京城,只要幽雲十六州在我們的手裡,遼軍就必須心生畏懼之感。”

荀瑜一邊說著,一邊在沙盤地圖上指著幽雲十六州構建的幾塊區域。可以看見,那些城池連成一條片,從雁門關起,直到遼東之地。偌大的區域之中,山川遍地,平原縱橫。這些地塊,顯然就是大宋與遼國的緩衝區域,他們佔據的面積極大。

很多人望著那塊區域,面色之上就流露出一種恍然大悟的表情。如果這塊區域佔據了,那麼大宋進退都有根據地了。這比打下上京城來得利益大得多。

“你們看,現在遼國的形勢,可以說是腹背受敵了。後面,有著完顏氏部族,那個叫做完顏阿骨打的草原霸主,已經自立為帝了。前面,就是咱們的皇上。現在看來,遼國的形勢岌岌可危了。然而,如果我們先打上京城的話,遼國就有可能集中全部力量來對付我們,到時候傷亡太大不說,還很有可能被那個完顏氏部族趁虛而入。畢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嗯,孫丞相說的不錯,如果現在皇上打幽雲十六州,遼國就不會拼盡全力來對付我們了。因為他們要分兵去對付完顏氏部族。這一過程中,不論完顏氏部族被消滅,還是遼國吃了敗仗,那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有利的。此時此刻,應該是遼國與完顏氏部族兩敗俱傷,我們就有機會乘機而入了。再退一步講,即便是我們在他們兩敗俱傷的過程中撈不到任何的利益,那麼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上佔據十四座城池,那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利益了。畢竟,和上京城相比,幽雲十六州的地位並不高。”

很快就有大臣現了荀寧的真實用意,現在遼國面臨著兩方風險。一個來自於大宋,另一個就是來自於完顏氏部族。這兩個風險,並不是均衡相等的,從遼國的角度來看,大宋的威脅是最大的,畢竟它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國都。

至於對付這兩種威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遼國傾盡全力對付荀寧了。現在,荀寧不打上京城,這自然而然的就是降低了自己帶給遼國的風險了,這個時候,完顏氏部族在北方的騷擾,就成了遼國的最大威脅。

當所有大臣看穿這一點後,每個人的表情之上,就多了一份敬佩。

“皇上真是高瞻遠矚,沒想到他會想到這一層。”

“上兵伐謀,皇上現在用的就是這種策略。有時候,打仗可不是從一城一地的得失來看的,而是要從全域性出,掌控全域性,才能掌控城池的得與失。上京城就在那,它跑不了,打下上京城,遼國還有東京城、西京城等地,但若是打下幽雲十六州,這就把大宋的利益最大化了。”

聽著眾多大臣的議論,荀瑜微微一笑,隨即一揮手道“看樣子,大家都沒什麼意見了。那就寫廷寄吧,把大家的想法,匯總給父皇!”

喜歡武振大宋請大家收藏武振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