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末途時分(1 / 2)

小說:大明匹夫 作者:江邊村豆腐店

“啦嗩咪唻哆來咪,哆唻咪,哆唻~咪哆。”

黃衝相信音樂能治癒憂鬱,至少能緩解內心的傷痛。他陪在自己女人身邊,用強裝的快活竭力感染她,哪怕對方回應出的是勉強和敷衍,也願意。

祝鳶兒能感受到這份從來未有的好,可依然放不下時時想見兒子的心。

“哎呀。”剛才因壓制的嗓音終於現出鬼嚎,像現了新大6,做了大半天好男人好丈夫的黃衝猛然手舞腳蹈起來,“你愛跳舞的。跳舞你曉得最難的是什麼麼?”

牽強的笑,祝鳶兒答不上來,也不願在此時費心思去想。

“鏡子。”黃衝繼續著他的得意忘形,“四面牆上貼滿大大的鏡子,讓跳舞的人能看見自己的舞姿。是不是就能跳得更好?”

鳶兒笑了,兩隻漂亮的眼睛拉成了月亮狀。這不難想象,她擅舞,也喜舞。

“就設在這裡,設在大廳左後的那間偏廳裡。以後你就可以每日在那裡盡情盡興地跳。”黃衝加快了回去的腳步,大約是嫌身體尚未康復的鳶兒走的慢,伸手扯住她手腕。然後還是覺的慢,乾脆一臂膀圈住雙腳,舉起來就往碩大的家院方向疾步開跑。

“當心。”鳶兒內心裡在咯咯笑,提醒他前面的水窪草地。

啪啪啪,大牛皮靴子踏在這些清亮而晶瑩的溼草上,飛濺而起的水花衝撞著草面浮懸的熱濛濛白汽。這裡的湯泉很怪,雖然也是熱的,但就每天下午酉時左右冒出的水量獨獨最大,從地底帶出的熱氣也最多。每天日將暮的時候,能把方圓五六里的地籠罩成一片白茫茫。好在兩人散步的周圍是草地,半山間的林子里根本連路都看不見。

衛隊長樁子此刻就在那裡,舉著望遠鏡。人家都是用它來指揮作戰,他只能用來伺候東家。

“怎麼就跑回來了?”張成問,“是蛇嗎?把祝夫人給驚嚇到了。”

“草地上沒蛇,林子裡才有。”貴為王子的噶瑪.什德米勒比在太康伯府上蹭十幾年飯吃的導師還懂這些。

“有事,快點。”千里眼再好,幾個人選擇的地頭再妙,也終看不見他們兩人腳下的東西。何況蛇這種東西,就是在你腳邊爬過,也不見得就能見得到。

“把木匠叫來。”

“喏。”

張成立即自己打馬去了。都十幾天了,看主子這般興沖沖的樣,大約是終於要做點什麼了。

黃衝懶得猜他的鬼心思,小心翼翼地將自己女人放在麟月鞍子上,自己跨騎在後,才探手接過什德米勒舉遞的馬鞭。

“哎~呀。”興奮過頭加上有些激動,張成被路邊的樹枝掃下了馬。

“看他笨的,跟著都快十年了,還是連個馬都騎不好。”

幾個傳令兵和什德米勒連忙奔過去攙扶,並換了一名騎手朝前奔去。臭屁的樁子拾起麟月的牽繩,挽在手中一抖全身金燦燦的盔甲,翻身上馬在頭前帶路。仰面瞧向他的張成,現這傢伙嘴角在撇動。

“走囉。”黃衝努力維持住快樂的氣氛,讓祝鳶兒雙眼中月亮保持得儘量久一些。

一群人在漫漫白霧中,像獲取不少獵物一樣,讓馬兒甩開蹄子,朝那幾幢黑洞洞的高大建築物慢跑。

現時遭受苦難的不止張嫣、祝鳶兒他們。大明王朝行入末途,眾多朝臣和勳貴權戚沒有積極尋找緩解的辦法,而是在叫人私下聯絡各方具一定實力並擁有軍隊的人。包括安國公黃衝,也包括反賊李自成,甚至包括遼東的愛新覺羅家族。

不過愛新家正值新舊交替之際,許多人雖然秘密派出了使者,眾人在內心衡量中,並不是選。

這樣的局面下,最痛苦的莫過於皇帝陛下朱由檢了!

當王德化把一些林林總總這方面的訊息呈報上來,他也汗顏。不是因內容的震撼,而是已經快要維持不下去的東緝事廠的訊息來源已經滯後於坊間的傳言了。權貴們在密謀賣國求榮的事,早在半年前就於坊間流傳。

還有令他汗顏甚至想不到的。一貫脾氣不好的主子沒有立時暴怒,而是在臉上塗滿了一片死灰色。

“皇爺,皇爺。”他小聲而謹慎地問,“這批亂臣賊子,我們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散落一地的密箋,落魄寂寥的主子背影,還不能說明嗎?

如今的急務不是這些人的裡通外國,而是亂賊李自成的大軍已經一路東來,轉眼就要迫來京師。朱由檢此刻最想見的人是朱驥,他手裡的八千人馬,才是京師附近的最後依仗。

八千對百萬?茫然的朱由檢心裡沒鼓可打,也如臉上一樣,哀絕且灰色的。

不久前他又下了一份罪已詔,曰“朕嗣守鴻緒,十有七年。深念上帝陟降之威,祖宗付託之重,宵旦兢兢,罔敢怠荒。乃者災害頻仍,流氛日熾,…,…草澤豪傑之士,有恢復一郡一邑者,分官世襲,功等開疆。即陷沒脅從之流,能捨逆反正,率眾來歸,許赦罪立功,能擒斬闖、獻,仍予通侯之賞。於戲!忠君愛國,人有同心;雪恥除兇,誰無公憤!尚懷祖宗之厚澤,助成底定之大功。思克厥愆,歷告朕意。”

亂了,徹底地亂了!不惜藉助草莽之勢,各地土匪盲流的烏合之眾,也間接承認了左良玉、黃衝之流的合法地位。

只要他們這些人能兵勤王,把李自成擋在城外,一切都可商量。

就在昨天,在文華殿,下詔徵天下兵勤王,命府部大臣各條戰守事宜。面對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右庶子李明睿等人,對他們提及的南遷東宮監撫南京的事了脾氣。恨意叢生地講“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國家至此,無一忠臣義士為朝廷分憂,而謀乃若此!夫國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復多言!”

不遷都,讓太子避去南京也不可行,那就把邊軍調回來吧。

於是,吏科都給事中吳麟徵請“棄山海關外寧遠、前屯二城。徙吳三桂入關,屯宿近郊,以衛京師”。

一幫子廷臣皆以棄地非策,又不敢附和其議。

怎麼辦?從李自成稱王於西安,僭國號曰順開始。河東,河津、稷山、榮河、絳州一路俱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