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外(1 / 3)

出了禁的王肅悌,心思就象只放飛的小鳥,不住偷瞅外頭的街市和行人。可惜到後來,啥也瞅不到,除了轎伕的後腳跟。

兩側的轎子窗扣著,隨風飄起的錦簾,又被人又捂著。

宮裡嬪妃不是每個都有張皇后那般的好命。先帝拋下大大小小眾多的寡婦,也不是每人都能安心地頤養天年。太擠了,守寡和不守寡的,都擠在巴掌大的慈寧宮裡。讓人時刻有喘不順氣的壓抑。

九栽恍如一夢。禁內宮冷似冰。唯願家裡一切安好,自己也不枉死人一般捱著時光。

莫要看現在銅鑼開道,大街上行人統統避讓,好不威風的一番模樣。誰會曉得長年累月一間窄閣,兩名伺女,艱辛苦熬的歲月。

世上最命苦的當數女人。好端端的女兒家送入去,換回不過百傾的田畝和些虛飄的名聲。

馬蹄聲亂,前方有馬迴轉,舉旗扛牌的依仗軍漢們在哄叫。

“啟稟娘娘,前方橋斷了需繞行。”

扶攆的宦官是個極為老成的,講話總是斯言慢語。

“嗯。”

不曉得是那座橋斷了,但一路都無長橋,繞行卻都要兜上極遠。自己一來一回本就時間倉促,路上耽誤一刻就少見爹孃一刻,不好的訊息使得原本不錯的心情,一下子翻了個個。

“替哀家傳話,巳時兩刻若能到家,重重有賞。”

“謹遵娘娘口諭。”

老閹貨歡天喜地去了,側邊的簾子也終於飄開,但王肅悌已沒了往外張望的心情。

低下頭看著雙腳,要是自己能騎馬就好了。聽張皇后身邊的暴丫兒說田妃就能騎,還在西苑裡跟好些宮女一起蹴鞠。羨慕煞人,真是一代更比一代更…更放肆呀。

一說有賞,左右傳來的腳步聲果然密了,連槓夫們的肩膀也好似軟下幾分。

柔軟平穩的轎內,她正得意間,猛然間又顛簸起來。才現,轉過道後儀隊走得飛快。連銅鑼也不再響了,遠遠的後頭還傳來參雜喝罵聲的糟亂。

“怎麼回事?”

飄簾外,老宦官低聲尖氣在詢問。

“駕。”

衛隊頭目打馬近前,急急的聲音中透著萬分的焦慮。

“所有人快點朝前行,莫要管後面。”

本就不慢的轎伕們打起了飛腳,轎子越的顛簸,周圍稀里嘩啦,像逃難的動響。

現在情形輪不到王肅悌講話,講也沒有用。世道變得已經沒人講真話,大傢伙都一樣一樣的唯利是圖。仁義禮信光吊在嘴邊說,各自苟營、損他利己才是理所當然。

宮裡頭,但凡有些許權利在手的,哪一個不是毒辣狠絕。她早看透了!

苦的只是無權無勢的黎民百姓。天景不順,官吏盤剝糟踐,一年比一年活命難。

即便是在深宮,也能聽說到民變、兵變的相關事。外間更不必說,小時候就聽人抱怨常大明天下何時太平過。打自哥兒記事起,每年都聽有逃難的人過村,每年都有橫死的人停在義莊。

世道亂了,是該和父親說說後路的事。

但願宮裡給家的賞賜還能存有些,但願父親莫再一心迷戀在葉子戲上。

狂奔顛沛的一路,王肅悌想了很多,很多。

是夜,順天府及內務衙口接報,大興附近現小股賊寇,熹宗良妃回城受阻。

次日,兵部下轄五軍都督府呈言查無賊,恐為流寇過境。

乾清宮。

“…,臣以為,既然光宗皇帝未按遺詔尊其為太皇后,熹宗皇帝也未實施,陛下當依從熹宗皇帝舊例,按皇太妃一儀而定。諡號也可依太妃例。”

奔放的周延儒在侃侃而談,總是能讓人覺出言辭間的灑脫,語氣也豪邁的很。

“那需不需要入定陵合葬呢?”

“參熹宗成例可不入定陵,按神宗皇帝遺詔則當入。”

成基命作為輔,理所當然地做出解答。講得也夠有板有眼的。

可這個解答還不如沒有的好,這點連內務府站值的小宦官都已看出。聖上在皺眉呢。

“周愛卿以為如何?”

“回稟陛下,臣以為,若按方才曹公及王公所述,綜合臣參閱的所具以往成例,或可並葬入銀泉山李園為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