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勉強(1 / 2)

按往常慣例,皇帝賜見了黃衝、朱驥兩個。

如果這一關他倆通不過,則新營選帥的事須打回去,重新商議人選。

“卿何以練卒?”

“回陛下。在體能,而後是戰術。從單兵到伍、到什直至各小營間都要有一套與兵種貼合,並行之有效的戰術配合。”

“何謂行之有效?”

“回陛下,行之有效便是指經過實戰而總結出的戰法。簡而言之,戰例和老兵是制定優先戰術的基礎。只有歷經戰場上實存的老卒,才有可能教授給新兵戰場生存的技巧,而只有掌握了生存技巧的新兵才不至於在戰場上一鬨而散。畢竟人之畏死,是天性。”

“嗯。”朱由檢談談地應了聲,但很難說就是贊同的意思。

“團隊戰術也是同理。軍校們也怕死,他們在戰場的恐懼如果無法解除,便會指揮別人先送死,而自己呆在暫時認為安全的地方。但如果,有之前的例項,如何指揮能不敗於敵,便能先減去部分的顧慮。再強化之前致勝的關要並落實,他的信心則會更強。最後再加上裝備的優勢和軍紀的束縛,才能初步保障他們會按計劃作戰。”

“說得也有些道理。”

這段話很淺顯,也很直白,並且文不文來白不白的很囉嗦。但在所有歷次應對的軍將中,朱由檢聽他對戰場上人性的詳細分析,有了些認同。

“戰術而後還要有聯絡通訊。戰場上能保證勝利一般唯以多打少,以優擊劣。沙場上指揮的都是中下級軍校,他們必須有快捷的通訊聯絡才能做到合理的配合。目前底下人依靠的是口令和動作,再上用旗語,然後便是金鼓、號炮。”

“雖然簡單易懂,但仍然存在兩個大的缺陷。一個是單向快捷而雙向遲緩,二是複雜的指令無法快傳達。反饋訊息和複雜的指令都要依靠人員去完成,戰場上的戰機稍縱即逝,所以需要增強和改進。”

“且說說如何改進?”朱由檢有了那麼丁點興趣。

“暫只講戰場上中短距離上的敵情與指令的傳達。總指揮、各分指揮、哨卡及斥候三者之間的訊息傳輸當然是越快越好,角號、竹哨和鎖啦都可以利用,編製成簡單的節奏暗語,透過簡單的培訓便能達成。”

朱由檢這回點了點頭,如果能將這些方式系統定製並統一運用,確有作用。

“卿之所言雖然淺白通理,卻都不是獲勝的關鍵。”

別以為皇帝好糊弄,朱由檢所讀過的兵書是黃衝的數倍,身為信王時便能開三石的強弓,騎馬和施放火槍也不在話下。

“陛下方才只問練卒,末將以為練卒只為獲勝的基礎。末將未曾經一陣實戰,所言也僅為前人的經驗之談。獲勝之事,不敢妄言。”

可也別以為黃衝聽不出來皇帝有意無意間的刁難,雖然只最近臨陣磨刀下得功夫多,但一貫以來他還真對軍事、軍情都關注備至。最關鍵,他可不傻!

也罷。皇帝本也沒想讓他真格統兵打仗,黃衝的一番實話也算將就著過了關。

朱驥在聖前的應對卻要順暢得多。

與黃衝煞費苦心獨闢蹊徑的艱辛不同,皇帝只簡單地詢問了下他過往的經歷和祖輩的名諱,以及前年南下北上的一些民間見聞。

關於朱驥與黃衝兩人的資料,朱由檢早已看過。巧的是,這兩人以前還有數月一起同行的經歷。那麼主、副官之間也算有了些基礎。

不多久,聖旨下。封黃衝為中騎都尉,授宣武將軍,總督新營戎務;封朱驥為飛騎尉,授武略將軍,協理新營。

當懿安皇后張娘娘得知此訊息後,僅是笑了笑,並無過分的欣喜。

南口驛路上,一輛類似西番人圖冊上的四輪馬車在奔跑。

“師叔變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