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小算盤

護天營中許多官校與旁處的大為不一樣,甚至於連京營中也僅有部分勳臣外戚才會如此。

比如王家麟原有品階不夠,任營指揮使後卻不擢拔。王晚亭一路走正經的勳階官,不領散職。

還有朱驥也是特例,身為護天營文臣協理,走得卻是正經武將勳階正副品的累升。起步雖低升得倒快,隨著主將黃衝是一路水漲船高。

所有人中,最厲害的當數張娘娘的狗腿子(曹化淳私下語),一歲達至三遷。

從一個不入流的錦衣衛大漢將軍,放出來才不過一年多點,已混成了從三品的輕車都尉,吏部和兵部官員領皇命還在為他議封,這可不是要逆天的節奏嘛。

如果按照黃衝所謂科學理論,閹人不陰不陽的,生理上的改變,絕對會影響到心理。即,伴有失衡的心裡疾病。

這種影響到了曹化淳這裡,就變成了特別愛吃味兒。如女人一般,他先吃高起潛的味,再吃王承恩的味,現在連人家狗腿子也不放過。他在嫉妒,狗腿子如果一直照這般的升遷法,與自己有得一比,而且遲早要過自己。

“派駐宣鎮,兼假宣鎮總兵衙署?…。”

朱由檢在沉思,護天營再經歷一段演練,即半載或八九個月後,是該併入勇士營還是併入京營是該預先備下定案,拖不得了。

“稟陛下,當初兵部諸官及一般大臣,誰也沒料到能如此迅。”

“也是你的意思?”

“回陛下,僕臣無權商議調任去向,亦沒有建議的許可權,只是想再募集新卒,交由其代訓。”

“哎,此議甚好。”

曹化淳其實真正的目標是,想把黃衝搞到京營來任做副手,專門替京營選練兵卒。只要他能盡心盡力,一年新增一萬的精銳,該是何等了不得。

“若護天營練成,交由高起潛帶往遼錦,伴伴以為如何?”

也不知是何目的,朱由檢對曹化淳問起針對護天營一萬多軍士的去向建議,並且直接點了御馬監大太監的名字,毫不給面子。

“稟陛下,遼陽兵歷來排外。”

話是王承恩接的,說得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遼東局勢崩敗,拖到此時已是成因複雜。南北兵的不合,遼陽兵的獨樹一幟,等等,也算是一個大問題。

“對,派不得。”朱由檢從善如流否決了這種假設,或者高起潛的隱含請求。

“那兵部的這條意見,你兩個怎麼看?”

收穫師傅嘉獎及感激目光之後,王承恩適時閉上嘴巴,繼續扮起盡職的陶甬。

“僕下以為,黃衝少年英雄又偏擅工造,驟然調往商賈雲集的宣鎮代掌總兵衙口,天長日久難免沾染一些文臣們的浮華。”

話講的很委婉,意思也表述得很清楚,少年得志難免得意忘形,容易沾染些不良的官場習性。

“嗯,有理。”

不算是件大事,但司禮監特意將此本奏章押在了最後,其目的不言而喻。

細究起來,黃衝與護天營一開始就是個美麗的誤會,本就是為勇士營擴充做鋪墊的。皇帝朱由檢一開始是漠不關心,隨後展到模稜兩可,再到後來偶爾關注,直到現在已視作不可或缺。

“當初徐光啟諫言,組新營當顰大營,若是繼續完善,等若再造新一京營。”

人家徐閣老是對的,最起碼黃衝認為是百分百對的。最初的意圖是按西兵的模式組建出新三大營,基本使用火器,大幅度增加火槍、火炮的配比,最起碼也是新起個神樞營的等級。

“僕臣自勉為提督大營,自覺責任重大,所堪積弊,確實已到不改不行的地步。”

“之前兵部亦有議,著黃衝返京後整殤三大營,後伴伴親去也就不用他了。”

哇涼之下,曹化淳知道此事休得再提了。

“陝西洪承疇曾請,調黃部皮仰堯之騎軍入陝,協助戡亂。”

洪承疇是位狠人,繼任三邊總督後,他一力主張對陝西亂賊,實施“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的方針。曹文詔就在其手下效命,他還看中了黃衝,可惜人家不可能會鳥他。所以,他退而求次,想徵調皮仰堯的肆營過去幫助剿匪。

此事兵部倒有定議,先行押後,待護天營完成第二階段演習,自喜峰口返回,再行匯商。

講匯商,其實是指徵求黃衝的同意,他若不肯,匯商結果也就不明而喻。

“僕下之前得塘報,雲其戲耍了一番科爾沁,解救插漢萬餘部眾。恰是西向而行。”

老曹不願意黃部向東走,離錦寧過近不是件好事。倒不是擔心護天營會如何如何,而是擔心狗腿子與高起潛走得過近,萬一結成聯盟,會對自己形成威脅。

他的擔心是多餘的,自黃衝嶄露頭角之後,高起潛已經不具備向其示好的條件。何況皇帝也不準黃部去錦寧。

倒是有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物正在主動示好,新任內閣代輔溫體仁。

連老董御史也覺出乎意料,因為之前溫大人已經明確拒絕過黃衝,在孫元化一事上提供幫助。而且,雖名聲不小,可終歸是個兵備一級的小角色,即使聖眷日隆,眼下還真如曹化淳所言,不過是張娘娘家的一名狗腿子罷了。最多,中允一些來說,是個未來不可限量的少年俊才。

老謀深算的溫體仁正是看中這點,如今的少年俊才,來日的國之抵柱!

他要看好這名少年的未來,不為所謂的擅營作等工器,也不認為在帶兵練卒方面他黃衝有多少能力。他所認同的是其馭下手段,認為生就的帥才,天賦滿滿。

巡牆一段,連獲兩捷,逞匹夫之勇而已。手下諸將,個個死心塌地任由差遣,厲害!

他看中的倒不是護天營在短時間內練兵成效,而是黃衝本人由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卒,逐漸轉變能自行主事一方的適應時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個真理千古不變。

聽書的販夫走卒們喜歡說曹操,位極人臣的內閣大學士,則更願意議論諸葛武侯或張叔大。

明眼人都曉得,這三人有一共同的特徵,皆為權臣。再細辨下去,都直接或間接掌握著軍權。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