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賜祭九壇(1 / 2)

擅權猜忌,這是繼勳貴外戚之後,資深大臣們對今上的普遍看法。

自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朝官大臣都為人中翹楚,很快也都摸索出一套保身避禍的辦法來。那就是,不做事。

誰做事誰倒黴!不做事無功亦無過,一直無過即有大功,且升遷穩當。

文臣,內閣頻換,落馬遭貶已成常態。武將,平臺召對變成了平臺招魂,拜一個死一個,拜兩個死一雙。誰還肯這時節為朱家天下忠心賣命?除了官癮奇大無比的周延儒。

張至、薛國觀等相繼倒臺。去年(崇禎十四年)二月,周延儒五六年以前結交東林人種下的‘善因’終於結出了香甜的碩果。朱由檢唉病急亂投醫之下,又啟用了不少的東林黨,他們這時候當然就將周延儒抬到了輔的寶座上。

九月到京,皇帝立即下昭,複用周延儒為輔,加太子太師,進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怎麼回事?原因簡單,在原為輔大臣期間,周延儒同東林人大做交易,從他手上提拔的東林黨人不在少數,而且,這名看似豪放灑脫之輩,行得卻是鬼祟之道。利用主持會試的機會,廣納許許多多的東林門生。

日落黃華的季節,他上趕著入京。松錦戰敗的哀期,他卻穩穩地箍住烏紗。

為什麼進吏部尚書?也是交易的籌碼,他要公然大舉任用東林黨人,革除溫體仁的‘弊政’,用以換取朝野中黨人的抬轎子和吹喇叭。使得整個朝廷看上去欣欣向榮,虛報社會安寧,浮誇政績卓著,狂吹輔賢名。

很簡單嘛。楊嗣昌加稅,他就來減稅。溫體仁禁朋黨,他就廣開言路,灑灑水啦。

不灑灑水的是遼東建奴。從崇禎十三年三月開始的松錦之戰終於落下了帷幕,大明軍團完敗!

大略過程如下

十三年三月濟爾哈朗、多鐸修築義州城。同時清兵將錦州城外的莊稼收割完畢,分為兩班輪番更換並掃蕩清除明軍在錦州外圍的據點,徹底切斷駐錦明軍與外部的聯絡。守將祖大壽手下蒙古部隊見此狀況,秘密與濟爾哈朗聯絡欲行反叛。內外夾攻直往下,錦州守兵只能退入內城堅守。

崇禎十四年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外城失守,外援給養統統斷絕。

七月洪承疇寧遠誓師匯八鎮十三萬大軍前往解圍,結果糧草遭劫敗退,吳三桂攜本部逃歸山海關,老洪本部萬餘人困於松山。

松山副將夏承德崇禎十五年二月降清,併為內應。於是十八日城遭破,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遭殺,洪承疇、祖大樂被俘至瀋陽。三月八日,苦撐不住的祖大壽率部降清。到四月中下旬,建奴用紅夷大炮猛轟杏山城,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失,至此松錦戰役結束。

不靠譜的戰報呈上來了。大概是妙筆生花慣了,裡頭竟然說老洪大罵奴酋,自絕而亡!

好傢伙,這下得大肆宣傳下。輔可是狀元,怎麼能放過這等弘揚仁人烈士的大好機會?得祭祀一番,大大地宣揚下忠君之道。

朱由檢親撰祭文嗚呼!劫際紅羊,禍深黃龍。安內攮外,端賴重臣。吳天不弔,折我股肱。…,聞卿被執之後,矢志不曲,蓬頭垢面罵不絕口。檻車北去,日近虜庭時時回南望,放聲痛哭。…嗚呼!卿雖死矣,死而不朽。死事重於泰山,豪氣化為長虹,享俎豆於百世,傳今名於萬年。魂其歸來,尚饗!

祭祀中,軍報再傳。妙筆不再,言洪承疇已降東奴,京城皆大譁。

停朝會大祭九壇也不知道誰出的鬼主意,那可是大型禱告上蒼的活動呀。九壇者社稷、祈谷、圜丘、方澤、朝日、夕月、先農神、太歲、先蠶。如此隆重的拜祭活動,卻笑話般給了個漢奸,千古奇聞!

千古奇聞的事不止一樁。早在崇禎十一年冬月,那時節遼東大兵壓境肆虐京畿,有個兵部主事叫沈迅的傢伙急急趕往皇宮獻出一妙計,請皇帝陛下允許以當今天下僧人配對尼姑,統統編入裡甲民戶。然後呢,三丁抽一,立時可得兵數十萬。

朱由檢居然認為沈迅的建議可行,立即擢拔沈迅任兵科給事中。然後…,沒有然後。真不知道沈迅這傢伙是怎麼混入兵部的,以此等人充任兵部要職,老洪敗的也不冤枉,藉口也是可以找出大把滴。

一切都不關他事了,現在頭疼的是周延儒。

皇帝現在很尊敬他和賀逢聖、謝升三個。正月的時候,叫三人在東立著,陛下一揖到地,口稱帝師喲。

同是正月間,把京營中的宦官統統撤回。這事鬧不清楚朱由檢咋想的,一會派一會撤的,來來回回已經好幾次了。現在中官們再出去都情願同各科道官員打成一片,大家財緊要,省得出力不討好。像王坤那樣挖空心思找政績的,已經絕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