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149節(1 / 2)

小說:大秦嬴駟小說 作者:一口香

既然已經選

擇捨生取義了,你要是將他救下來,說不定人家還要罵你多管閒事呢。

......

人口統計一直在進行中,目前,秦魚手中拿到的戶籍簿冊,已經有百萬人口了。

不算之前被強制遷走的原韓國河內人口,目前河內的人口主要成分為七萬秦軍刑徒、隸臣、商人、欠債者等,原河內老弱,二十萬上黨庶人,三十五萬趙軍降卒,十萬遷徙而來的秦人,二十萬留在河內沒有回鄉的秦軍卒,部分走不了的魏人,隨著城池一起割讓給秦國的趙國貧民,以及秦魚、白起、孟伯禾等大貴族在此駐紮,從自己老家調撥過來的私兵、家奴、奴隸等人口,組成了現在河內這樣成分複雜的形勢。

河內目前秦人與他國人口的比例為41:56,沒有達成1:1的人口比例之前,秦魚始終不能放心,就怕有哪個刺頭挑動事端,讓這些他國百姓們生了反心。

原本一日三餐的制度,也開始變為兩餐,一個是為了節省食物,另一個,就是秦魚非常害怕給那些趙軍降卒和韓人一個秦人鉅富的錯覺:不搶白不搶,萬一搶成功了呢?

秦魚去跟白起說他的擔憂,白起只淡淡的給了他一句:“我已經讓還在晉陽的司馬梗帶著十萬大軍趕過來了,那幾十萬趙軍降卒我也已經下令重點看管,鬧事的直接殺了就是了。”

自從秦魚主張接手這幾十萬趙軍降卒之後,白起對秦魚就愛答不理的,倒是沒跟秦魚鬧矛盾,相反兩人平日裡相處共事也越發絲滑,就是吧,缺少了以前那種志趣相投的親近感,變的公事公辦起來。

秦魚對此也無法,白起是個成熟的有自己思想的大人,又不是小孩,不是秦魚哄兩句就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和立場的。

秦魚一聽司馬梗要帶著大軍撤到河內,不由又有了一個新的擔憂:“十萬大軍從晉陽撤回,上黨豈不是要空了?不會出什麼問題吧?”

晉陽原本是趙國的都城,在上黨的最北端,控制了晉陽,就相當於控制了上黨在北端最大的一個進出口,白起讓司馬梗去攻戰晉陽,就是為了能與秦國的河東郡從西部相連線,

抵禦趙國從北部派軍攻打上黨,控制住晉陽,上黨就完全落入秦國控制之中了。

白起:“秦趙撤軍之後,上黨原本就已經

空了,現在就是把上黨讓給趙國,趙國也不敢接手,更別提來佔領了。”

秦魚默然,上黨這麼大一塊地,雖然都是崇山峻嶺,但也分佈著大大小小的盆地,能養育不少百姓。

兵過如篦,秦趙在上黨這麼一開戰,北上黨的百姓如何了秦魚不知道,但南上黨的百姓,可是被他一鍋端的都給移到河內來了。

白起說上黨現在就是一塊空地,絕對不是誇張,而是在描述事實。

兩年征戰,上黨的百姓們早就逃的逃,散的散,原本的農田房屋早就都荒廢了,現在又是冬天了,趙軍若是在此時進軍上黨,連個補給都沒有,還真就跟白起說的,秦國就是讓趙軍來佔領,趙軍都不會來。

更何況,現在的趙國,還有兵嗎?

趙國還有兵,兵都在北邊抵禦匈奴呢!

所以,上黨空著就空著吧,大冬天的,除了秦國,沒有國家會出兵的。

就連秦國,也是在某人出世之後,才形成的一種戰略風格,一般人想學都學不來現在的秦國的豪橫。

秦魚稍稍放心下來,等司馬梗的十萬大軍到了之後,河內的秦人人口和他國之人口基本上就持平了,而且,秦人要更佔優勢一些。

因為秦人大多數都是全副武裝的軍卒,而他國之人,基本上都是老弱婦孺百姓,真正有戰力的,還是那三十五萬沒有裝備的趙國降卒。

只要他們安靜了,河內就安靜了。

要想將這五十多萬成分複雜的他國人變成秦人,沒有其他辦法,只有經過時間的更新換代之後,才能消磨掉這種斑駁的緊張感。

不過目前來說,組合還算平穩,唯一擔心的就是,在明年夏收之前,糧食可能不太夠吃的。

今年秦國腹地關中地區,因為旱情,糧食減產近三分之二,交上賦稅之後,百姓手裡,基本上就沒有新糧了。

雖然沒有新糧,但百姓們家中囤積有舊糧。

新耕種方法、新糧種的推廣,新農具的普及,新養殖政策的放鬆,在不增加賦稅、甚至偶爾減負的政策加持下,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關中的百姓們不說家家富的流油,但家家囤積了足夠的糧食倒是真的。

除了糧食,還養有自家吃不完只能賣掉的雞鴨豬羊等

牲畜,院子裡種著葡萄、柿子、棗子、石榴等果樹,雖然因為旱情白忙活了一年,但有之前的囤積,百姓們心中倒還能穩的住,沒有慌亂。

也是為了獎勵百姓們能在旱年還能交上賦稅,秦王下令,開放山林漁澤,允許飢餓的百姓到原先屬於國家和大貴族的林苑中去自己打獵捕魚摘果子吃,這個‘林苑’,包括以前秦魚讓人在路邊種的各種果樹。

當年秦魚為了能利用葡萄、柿子等果樹釀造出醋、酒等調味品,下令在道路兩旁和空著的荒地裡種植果樹。這些果樹,平日裡由官署亭長等小吏看管,採摘施肥澆水的時候,就發動有償勞動,僱傭百姓去照顧這些果樹。

這些年發展下來,關中的果實,尤其是櫟陽周邊的果樹早就已經形成了規模,每年都能為當地官署創收不小的份額,所以,當地官署,對這些果樹,也都非常上心,養護的很好。

秦魚當年種這些果樹,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供給百姓災年救荒用的。

今年,這些果樹著實發揮了大作用。

如果沒有秦王按照以往的慣例收足賦稅,其實這些果樹,幾乎派不上用場,仍舊會被摘下來送去發酵釀醋。

但誰讓秦王仍舊按照以往的慣例收賦稅了呢?既然百姓們手裡的糧食都交賦稅了,實在貧苦家中存糧不多的百姓,只能去摘果子吃了。

秦魚知道秦王居然沒有給受旱情影響的百姓減免賦稅之後,自己把自己關起來大罵秦王周扒皮黃世仁,等聽到秦王下令開放林苑漁澤讓百姓自己去找食吃的時候,心裡就也沒那麼生氣了。

秦魚只能在心裡安慰自己,這就算是另類的資本迴圈了吧。反正那些屬於王室和大貴族的林苑放著也是放著,要是缺少人去打理,果子獵物什麼的還都浪費了呢,讓百姓們進去採摘漁獵一番,正好有利於生態迴圈,就當搞一次大清理了。

封建王朝都還沒有建立呢,你讓一個最大的奴隸主去考慮螻蟻們的感受,委實有些太為難他了。

關中旱情,百姓們非但沒有餓死,秦王還往河內調撥了部分糧草,供給白起這邊的大軍嚼用。

從這方面來看,秦王無疑是一位非常賢明,任何將軍都會喜歡的雄主。

雖然有秦王撥來的糧草,但如何養活河

內的百萬人口,仍舊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秦魚只能自救。

好在,湯榆算是有準備的,河床上種植糧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秦王大半年都沒有向大軍供應糧草的糧荒,現在,無論是原河內百姓,還是後來遷徙而來的百姓、收下來的俘虜等人口,都沒有一刻停下的透過各種方法種植糧草。

以及,還有幾十萬牛羊兔豕等牲畜做補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