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274節(1 / 2)

陽泉君率先打破了沉默:“讓秦如做丞,算是安平侯對大王的妥協吧?”

華陽太后一臉的難以理解:“好好的咸陽貴女,不思如何打扮自己,整日的與男人混在一起算什麼?大王難道是想靠個小女郎奪權嗎?大王到底是怎麼想的!宗室腦子被糞糊了,推了個女人出來與男人爭權!”

華陽太后想到了秦王政和宗室那邊會推舉自己的人出來,但她也實在沒有想到,秦王政居然看好宗室選出來的人,更是沒想過,這個人居然是個小女郎。

這實在是超出了她的認知範圍之內了。

陽泉君卻是搖頭勸道:“太后常年在後宮,不知道外頭這些年的變化,這些年啊,秦國可是提拔了不少女子出來為官做吏呢。”

華陽太后不以為然道:“不就出了一個蒙嫣和?蒙家那是武將世家,能出一個帶兵打仗的女兒出來不奇怪,普通人家的女兒,大字不識一個,能做什麼官?也就在鄉里間靠著夫家宗族做一做鄉老,組織一些黎庶種地罷了,讓女子走到秦國的朝堂上做官,簡直笑話!”

陽泉君也點頭道:“何嘗不是笑話呢?唉,秦國,不是惠文王昭襄王那時候了......”

這就是眼界的侷限性了,華陽太后常年居住深宮,不知外界變化是正常的,但陽泉君可是常年在外行走的,卻是

睜眼看不見秦國這些年來大搞基層普及教育,以及秦律規定家中女子不上初學者罰三甲,更理解不了這其中的意義。

如今最初接受初、中、高等教育的那一批女子都已經長成且開始進入秦國的官場掌握權柄發光發熱,陽泉君看到了卻還認為這是一個笑話,不得不說,陽泉君明明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還混的遠離了朝堂中心,得靠才來秦國的黃歇給他出人出招才能入主商會。

不得不說,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就這種跟不上變化的見識,楚人在朝堂上爭不過宗室實在是太正常了。

隨著王令下達,商會會長以及其他商會中低層官員小吏們迅速就位,秦國關於商會的一系列改革條陳也公佈出來了。

首先第一個就是統一貨幣。

秦國在商鞅變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統一國內貨幣了,規定了錢、粟、布帛之間的兌換單位,以及國內不允許是用他國貨幣,只允許使用秦國的貨幣。

但秦國並不是閉塞的,而是時刻與他國通商交流的,尤其是在秦魚組建了商會之後,秦國國內流入了大量的六國貨幣,秦國手工業和紡織業的迅猛發展也讓國人手中六國貨幣慢慢增多了起來,是以秦國國內的市場上六國貨幣也在流通。

秦國針對這種現象放寬了商鞅制定的不允許流通他國貨幣的政策,而是規定若是百姓手中有六國貨幣,可以到官署按貨幣的稱重兌換同等重量的秦半兩,這樣也能達到國內只流通秦半兩的目的。

秦國官方收取上來的他國貨幣,則是又透過商會流向六國,這樣就透過商會達成了一個貨幣流通的閉環。

現在秦國出臺的這個“統一貨幣”,就是將這個貨幣兌換的政策推向六國國內。

這些年,商會通行九州大地,凡是所經之處,便會設立據點,開設商鋪,便於與當地庶民和豪強交易。

以前,當地百姓在這些商鋪裡交易的時候,商鋪會以當地貨幣和規矩來交易,但從今以後,當地之人再要和商鋪交易,仍舊可以用當地的貨幣購買秦國的貨物,商鋪會將這些貨幣運回國內,然後融化了重新鑄幣,而不是重新流回當地百姓手中。

相反,若是商鋪收取當地百姓的貨物,付款的將會是秦半兩,而且會施行一些優惠政策,鼓勵當地百姓用

秦半兩來做交易。

秦國企圖透過這種方法達到天下之民只流通秦半兩的目標,最終達成統一貨幣的目的。

當然,這個貨幣統一,不只是讓人民只使用秦國的錢幣做交易,更是統一物價,讓天下人都按照秦國的物價做衡量標準來完成自己的交易。

當“秦國標準”慢慢深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去並且習慣與之帶來的便捷和公平的時候,他國之人再面對秦國的武力統一阻力就會少很多。

與統一貨幣相配套的,就是統一度量衡,秦國在與他國百姓交易的時候,會將秦國衡量一匹布長度和寬度的尺子,以及衡量一斗粟數量的方鬥等其他的衡量工具免費發放給他們,讓他們以後將之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這樣他們自己就會知道,一斗米和一匹布到底能從秦國這裡換到多少個秦半兩,以及多少鹽和油了。

第三個就是統一車軌,這一回,秦國的路修到哪裡,哪裡車輛的通行就必須按照秦國車輛車軸尺寸的標準來,這個倒是挺容易得,因為秦國的車軸好用又結實,又物美價廉,早在多少年前就開始向他國輸出車輛和車軸了,若是車軸壞了,拿到壞的車軸到秦國的商鋪裡換一個新的車軸,安在舊的車輛上,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這看似只是便於商會交易的一個措施,蘊藏了秦國蓬勃無限的野心。

這一回,秦國會先一步從不起眼的小日常開始潤物細無聲的統一天下。!

第234章 旱災

伴隨浩大曠遠的鐘聲想起,在櫟陽舉辦的考課大賽正式拉開帷幕,不僅是咸陽內史地區,還有秦國上郡、北地郡、河西走廊、西域、隴西郡、蜀郡、巴郡、南郡、洞庭郡、三川郡、上黨郡、河東郡、河內郡、太原郡、雁門郡,除了新設的六個新郡之外,秦國所有郡縣都有代表性物產和文化作品送來櫟陽進行評比。

參觀此次大賽的,除了秦國本土官員和百姓,還有他國使臣、貴族以及滯留在咸陽不肯離去的商人、遊俠和百姓等。

這相當於是秦國全國範圍內的一次狂歡了。

整個櫟陽都邑人來人往車馬雲集熱鬧喜慶的不像樣,秦王政和小夥伴們也都沒宅在櫟陽王宮裡等著最後的大決賽,而是換上常服,結伴遊櫟陽。

第一站當然是新立起來的鐘樓啦。

華夏民族有自己的報時器,叫做日晷,但這個日晷是很抽象的東西,至少秦魚看了這麼多年就總是分不清時辰,還得依靠他人來給他報時,他總覺著這東西只有專研天文現象的人才能看得懂。

除了常見的日晷,還有水滴計時法和沙漏計時法等,準不準確不說,卻是不夠大眾化。

秦魚所謂的大眾化,自然是要所有黎庶百姓們都要看的到的。

墨家早就將齒輪給玩透了,既然有齒輪,那麼手搓一個青銅機械鐘就很簡單了,加之近年來東西方頻繁交流,古希臘用來奧林匹克運動會計時的倒計時器也傳入秦國,兩廂結合研究,最終研究出了一個一丈高的機械大鐘,有鐘擺自動報時的那種。

此鍾一出,瞬間經驗了所有人,秦王政當即就想拉回自己的咸陽宮內,專門給他報時。

世界上第一座自動報時的機械大鐘為秦王的私寵,只此一座,別無他號,多麼完美。

當即被秦魚給按下去了。

這怎麼行?這鐘造出來就是要給所有人使用的,放咸陽宮裡收藏起來誰能知道?當然是要公示天下讓所有人都看到啦!

鍾能造出來第一座,就能造出來第二座、第三座、第四座,秦魚下令讓咸陽、櫟陽、庸城、蕩陰四座大城同時督建鐘樓,鐘樓頂部安放機械大鐘,給全城百姓報時。

櫟陽、庸城是秦國曾經的都城,其中庸城

更是嬴姓宗廟所在,是以這兩座城和咸陽一樣,都建鐘樓。

之所以先在河內蕩陰建鐘樓,純粹就是炫耀了,蕩陰乃是中原四聚之地,蕩陰城一發生點什麼新鮮事,周圍的趙國、韓國、魏國、齊國,乃至遠一點的楚國和燕國也會很快都知道。

秦國有了如此新奇事物,自然要向六國和天下人彰顯一番大國榮耀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