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吃解決不了什麼都白搭(1 / 2)

小說:我竟然是曹丕 小說 作者:釹砉

“想遷都以前,洛陽經董賊之亂,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穭,或飢死牆壁間……”

郭嘉拍了曹操一大通馬屁,又橫掃了兩眼匍匐跪地的鴻臚寺禮官及欽天監官員。

躬身道“小公子們有主公之德,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荀彧也上前道“子桓公子年齡雖小,突然遇到流民事件,想開墾土地以助解決,這看起來確實太過天真,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

若以子桓公子的年齡來論此事,更有旁臂擋車之嫌,屬小孩兒胡鬧,但是荀彧卻認為此舉有三益,於天下百姓有深遠的意義。

其一,自戰亂以來,百姓或遭屠戮,或流離失所,大片土地荒蕪,倖存者被迫離鄉背井,流落他方。如果能夠藉此機會勸課農桑,恢復經濟,穩定局面,是百姓之福。

其二,如果屯田面積夠大,當解我大軍軍資不足之軟肋,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指日可待。

其三,亦可藉此機會招懷流民、遷徙人口、檢括戶籍,充實編戶,為大軍提供充足的人員補給。”

群臣見荀令君把小孩子的胡鬧神話為國家大事,都在面面相覷,但是越聽越覺得有道理,可謂字字珠璣,惹人深思,也開始議論起來。

曹操的屬臣棗只,現任羽林監,早就建言要屯田,結果老曹一直猶豫不決,此刻見荀令君直指要害,忙上前建言道“請司空下令招懷流民,興辦屯田!農事乃國之根本,意義深遠!”

原本曹操指給子桓的土地是西郊。

西郊都是山地,且嚴重缺水,許都的河流都在東邊、南邊和北邊。

即便子桓有現代農業的各種理念和好點子,但是沒有完備的基礎設施,比如抽水機,大棚什麼的,他是種不出比別人更多的糧食和新品種的。

即便是基礎設施完備的現代,也有無法種的地,比如北京與河北興隆交界地帶,全是尖尖的山和石頭,還有長城及長城以外的大片地區,都無法種地。

這無疑是隨便指一堆垃圾哄小孩子胡鬧呢。

荀彧剛剛提的這三大願景,曹操聽著是很有誘惑力的。

但是以他那樣老謀深算之人的人生閱歷,知道此事一定不是那麼容易。

然而,優秀的上位者都有一個世人共見的優點,他們總有接受新事物的眼光和勇氣,肯百般嘗試即便頭破血流,接受新事物的度甚至越所有人的預期。

曹操不等眾人議論完畢,下令道“那就募民吧,大力開墾整個許下荒地。來年春耕,時日不多矣,責令人員即日進行。”

拿地比其他穿越者容易,這是子桓沒想到的。

這當然是沾了曹操兒子這個身份的光。

其他穿越者都得先謀個爵位,才會有封地。

不過現在時局的確是困難得令人難以置信,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大饑荒是常態。

這一時期,糧食供應成為各軍事集團最大的問題,因軍糧不足而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而郭嘉說的,曹操挾天子到許都以前,尚書郎以下的人都在找野草飽腹,還有的已經飢餓死在了找野草的路上,這更是子桓聞所未聞,也是現代人無法想象的。

洛陽經董卓之亂,已燒成一片廢墟。荊棘滿地,依丘牆間,皇帝上朝都在荊棘叢中,百官連居住的地方都沒有,遑論乎糧食?

要救這個水生火熱的世道,不種地是不行的。

當然啦,有人會說開工廠啊。

先,開工廠的成本比種地的成本高不知道多少倍,子桓現在最缺錢。

且戰亂把種糧食的人要麼弄成了流民,要麼打死了。

糧食都打沒了,對於所有人來說,現在最缺的不是工廠生產的各種產品,也不是錢,是糧食,是能飽腹的糧食!

如果後世像現在一樣缺糧,一樣缺人種地,其他所有產品,什麼高科技什麼電子高階通通賣不出去,都將成為廢品!

吃解決不了,什麼都沒用了,金銀也沒用了,大家只能迴歸農村,先種出可以保障肚子的糧食再說。

而糧食只能從地裡長出來,子桓穿越回來認識到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

若不是群臣都奔跑著去告狀,子桓只能拿到西郊只長樹和石頭,寸草不生的貧瘠土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