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來自雞蛋的誘惑(1 / 2)

小說:我竟然是曹丕 小說 作者:釹砉

曹家的家將從錫福記運回了十車油渣和五車排骨。

但是糖只有一麻袋。

這個時代吃糖跟吃金子一樣。

這下子桓原先的計劃就實行不了,只有一麻袋糖,他就無法做什麼糖醋排骨了,只能在油渣裡放一點點調味用。

兩萬流民加上五千軍卒吃糖醋排骨所需的糖霜,估計得傾盡許都一天市面上所有的糖。

買這麼多糖的錢,子桓現在還是能拿得出來的,但是這不是一個理智的人應該乾的事。

不過排骨不能做成糖醋的,做成香煎的其實也很不錯。

任峻鬆口同意軍民組成家庭,子桓就打馬回修溝渠的工地。

很多事情,必須提前幾十年做規劃和考慮。

比如人口,下一代的教育等等。

總不能等現人不夠的時候再去造人,那就晚了。

軍漢們修溝渠的技術,比子桓想象的不知道好多少倍。

他還是現代人的思維,總覺得現代什麼技術都先進達,所以天生有優越感。

但是他忽視了古代勞動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與天鬥與大自然鬥,日積月累所形成的智慧、技巧與耐心。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故宮的排水系統就比現代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統好。

而故宮的建造工藝、質量及美感,也是後世的房屋無法比擬的。

康熙年間北京地震高達八級,但是故宮卻完好無損。

看軍漢們修築的溝渠,那種精巧與細緻,完全可以感受到中國傳承不已的古老工匠精神。

這種精神子桓在曹家鐵匠鋪裡也深有體會。

工人工作的時候,那種嚴謹、耐心、細緻,一絲不苟,非常地動人。

其實他們在軍營裡也要修築城牆堡壘以及戰壕,所以修溝渠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事。

只要佈置好水網和抗旱塘的分佈,剩下的事情交給他們,他們完全會給你一個驚喜!

專業的事情,有人在旁邊指指點點就不好了,須有相當自由的揮空間和創造餘地,軍漢們吃完午飯,子桓便領著小姑娘和婦女們回家做飯。

古代人講究好好享受晚飯,什麼好菜好肉,都放在晚上那頓飯。

因為沒有電燈等優良的照明裝置,他們總覺得白天有天光的時候,應該好好幹活,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享受上。

等到太陽落下去,天光沒了,他們收工回家,把一天的疲憊都寄託在吃晚飯上。

後世農村酒席晚上比中午吃得好也是繼承這個傳統。

曹家鐵器作坊的掌櫃鐵二哥,是個能幹的人,帶著夥計們,加工加點一夜之間就趕製出了上百口大鐵鍋。

子桓領著廚娘們,把大炒鍋安上泥土和石頭砌成的灶臺,足足鋪出去半里地。

為了防雨雪,廚娘們七手八腳的,鋸下家將們砍回的松木整木,半個時辰的功夫,就搭建出一個茅草長廊。

整個長廊由小孩環抱粗的木柱子撐起構架,廊頂撒上松針。

子桓瞅著那非常具有鄉野氣息的茅屋長廊,就差有一籠爬藤或爬山虎就是一幅絕佳的畫了,含笑道“行了,以後這就是咱們的廚房!”

灶臺有了,鍋安好了,剩下的就是做香煎排骨。

油渣這種東西的好處就是,熱一遍出一波油,熱一遍出一波油,當子桓領著廚娘們把一車油渣熱了,上百口大鐵鍋裡的油,煎排骨綽綽有餘。

其實香煎排骨的做法也很簡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