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月朗星稀追前憶(1 / 2)

天上月朗星稀,兩人藉著明亮的月光沉默地走在回關所的鄉道上。

剛才幾句話,讓高師盛很是惆悵難言,多年來心中所思所想,實難言與人知。

年初朝廷再次宣佈改元,並同樣宣佈再一次大赦天下,祈求福報。

只是似乎沒有任何作用,天下各處的戰亂兵災,反而愈演愈烈。

今年的“永祿元年”,到底現在是西曆那一年?高師盛仍舊絲毫未知,即便知道又待如何,駿府大殿今川義元那一年宣佈上洛,他仍舊不知。

倒是最近十年內,生的幾件大事讓高師盛記憶猶新。

天文十七年,十二月,長尾景虎作為長尾晴景的養子繼承家督和守護代職。天文二十一年長尾景虎開始進軍關東,翌年爆了對武田氏的第一次川中島合戰,今年第二次出陣川中島,再次與武田晴信開始了長期對峙。

天文二十年,織田信秀在尾張尚未統一,又有強敵今川義元的內憂外患下,終於因酒色過度中風而死,身為嫡長子的織田信長因而繼承家督。

弘治元年十月,太原雪齋圓寂,享年六十。死後獲賜“寶珠護國禪師”的諡號。這位從“花倉之亂”起,至“甲相駿三國同盟”終,一生都在便保扶今川義元的東海道黑衣宰相的去世,比起未來的第六天魔王上位,讓人更加感到焦慮和不安。

弘治三年,今川治部大輔義元,收繼一門眾關口親永的女兒瀨名姬為養女,將之下嫁給了剛剛元服的松平元康,那時高師盛作為同心眾,曾負責婚事的治安工作。

永祿元年七月,也就是今年。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公方足利義輝與管領細川晴元再度兵上洛,討伐叛臣三好長慶。雙方於京都鹿谷交鋒,三好長慶命令松永長賴、三好長逸率一萬五千兵佈陣于吉祥寺、梅小路、七條千乘寺、六條中堂寺,兩軍在白川口展開激戰,雙方皆死傷無數。

最終結果,仍以幕府討伐軍的再一次慘敗告終,三好長慶挾制將軍返回京都,出任管領代,並向京都地方徵收六十萬“地子錢”,正式確立了對近畿地區的控制霸權。

除這些事情以外,他還66續續聽到一些耳熟的人名,無一例外,都是戰國名人。

根據以上這些資訊,高師盛大致斷定的是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的年紀都還不大,應該與自己相當。

在“副將軍”三好長慶帶領下的三好家,如今正是是如日中天的時候,是領有阿波、贊岐、淡路、和泉、山城,攝津六國之地二百萬多石的強力大大名,名副其實的近畿霸主。

甲相駿同盟後,今川家沒有幾年就要出兵上洛,舉東海道三國之兵征討尾張。

這些歷史事件,有條不紊的按照本來的軌跡進行著,沒有出現絲毫會改變的跡象,高師盛有理由相信桶狹間之戰也必然會生。

…………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是什麼?不是危險,也不是死亡。而是你清楚的知道危險和死亡就在身邊,卻無能為力,只能在那裡如履薄冰,時時刻刻、膽顫心驚。

高師盛不是沒有考慮過,諸如跑去尾張投奔織田信長,迎娶市姬,最後受封加賀百萬石,當上五大佬之類的妄想,但當詳細瞭解了戰國時代的封建秩序以後,便不在對這種妄想抱有任何期待。

先他自己出身於遠江高氏,遠江高氏作為今川氏的譜代家臣,世代奉公,至今已經有二百載。無論是個人風評還是家族利益,都是與今川氏的興衰緊密聯絡在一起。

叛逃今川家只會讓自己落下背主惡名,連累父母宗族。

其次,即便他真的能夠狠下心來拋家舍業,棄父母安危於不顧,去尾張投奔織田家,最後也肯定不會受到信用,且不說織田信長用人如堆薪,後來者居上,單隻他一個遠江人的出身的原因,就會被尾張人排擠到死。

這種事情,他在駿府城見得太多了,遠江國人眾在面對駿河眾時,永遠是低人一等,至於來參覲的三河眾更是連遠江眾的待遇都不如。

人貴有自知之明,高師盛才器平庸,武不過一人之敵,文也只是中人之才,更不是鄉黨故交,又憑什麼讓織田信長對他另眼相看。

同樣他也沒辦法,跑去提醒駿府大殿今川義元,告訴他,你沒幾年就要在桶狹間,命喪在織田軍手裡了。

且不說他從寄子眾中被除名後,連進入駿府館的資格都沒有。這話說出去,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世人只會覺得,他是在詛咒今川義元不得好死。

自從今川治部大輔繼任家督以來,二十年間接連吞併遠江、三河兩國近五十萬石,凡戰必克,號稱“東海道第一弓取”。

“尾張之虎”織田信秀尚且不是對手,他兒子織田信長現在別說討殺今川義元,就是連家中內部都沒能統一,即便現在就被其他分家,聯合家臣推翻下臺,也不會有人覺得太過奇怪。

高師盛不是一個喜歡坐以待斃的人,事已至此,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只能想辦法應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