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武田源氏惡,青木三大恨(1 / 2)

“人即城,人即砦,人即垣,仁愛為友,仇恨是敵!”青木大膳低頭反覆重複著這幾句話,面容扭曲,甚至可以說有些癲戾若瘋。

“付盜,我此言····有何不妥之處嗎?”高師盛見他這樣,也是有些懼怕,怎麼這一會兒功夫,就瘋了兩個人。

不知這話哪裡刺激到了他。

“人即城,人即砦,人即垣,仁愛為友,仇恨是敵”為甲斐武田氏現任家督武田左京大夫晴信德榮軒信玄所說,因言辭質樸感人,在整個東國都廣為流傳。

青木大膳面容陰戾地大聲笑道“武田左京大夫所言,自無不妥,甚至可謂當真是武家至理。然這位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的所作所為,當真更無愧清和源氏嫡流,新羅源三郎義光後人之名!”

“這····”高師盛不知青木大膳是在譏諷武田晴信的惡逆行為,還是真在誇讚武田氏有奪取天下的器量,模稜兩可地回答道“武田大膳大夫,切取甲信兩國,本人又為我東海道軍法名家,有此深合孫吳之言不足為奇。”

武田氏世代相傳的官職是左京大夫與6奧守,晴信放逐信虎後,將父親信虎為他取幼名勝千代賜給了庶流穴山家的穴山信君,後來穴山信君也自稱武田信虎的官途“6奧守”。

武田晴信之所以改換大膳大夫的官途,是因為他十分重視與室町幕府將軍的關係,大膳大夫原本是若狹武田家的歷代當主的官途,武田晴信此舉是想取代若狹武田家,成為最親近幕府的一支武田家。

隨後武田取晴信消了父親武田信虎的原路線,破棄了與信濃國諏訪家、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的同盟,轉而與小田原北條氏、駿河今川氏結成了“甲駿相三國同盟”。

武田晴信之所以大反父親之道而行,其實非因為他真個有多恨自己父親,而是因為他其實也是順應了家臣們對武田信虎的不滿而登上的家主之位,再加上天文十年的大饑荒使得領內人民對武田信虎怨聲載道。

武田信虎的外交策略已經被不滿的家臣們冠上了“不適合甲斐”的頭銜,因此武田信玄不得不採取與父親截然相反的路線,甚至頒佈繼“一國平安令”這種降低集權化的法令,而去維護武田家在甲斐國的統治。

“人城之言”,結合他後來一生之中,截然相反的言行,只能說是口是心非安撫國人的欺詐話語,當不得真。

青木大膳稱呼武田晴信為左京大夫,有很強烈的諷刺含義,卻也不屬於惡意詆譭。

並非武田氏一家,整個清和源氏一門興起的歷史,便是一部父子相害,手足相殘的人倫大悲。

正如《韓非子》六微之論:“參疑內爭,亂之所生”。

自源滿仲為巴結藤原北家,不惜親自出誣告同族源高明謀反,使其慘遭流放後,源氏內部便開始,因為爭權奪利而內亂迭起,互相之間碾壓伐害。

保元之亂,崇德上王與後白河大王兩陣營兵戎相向,源為義屬崇德上王一方,其子源義朝則屬後白河大王。戰後,後白河大王取得勝利,源義朝為獲得朝廷信用,竟親手殺死親父源為義。

武田信虎偏愛次子信繁,有意改立武田信繁為家督,武田晴信則先下手為強,以信虎殘暴昏聵,虐殺國人、廢長立幼為由,聯絡自己的姐夫今川義元,將父親誆騙至駿河囚禁,與源義朝弒父的逆行相比,也是好不到那裡去。

只能說信虎始料未及自己長子,竟然敢如此大膽忤逆,沒來得及召集家臣兵戎相見,就被囚禁。

“有今項羽”美譽的源氏名將,“旭將軍”源(木曾)義仲,只因先源賴朝、源義經兄弟一步,攻入京都,就被之派兵攻殺於近江。木曾義仲固然威服自用,侮辱公卿,但比之後來鎌倉幕府的囂張跋扈,可以說是良善行止了。

合兵殺死木曾義仲的源賴朝兄弟,最終也難逃源氏一門,手足成讎的詛咒,五年後,源義經與源賴朝反目,源義經被迫再度逃亡奧州,投奔鎮守將軍藤原秀衡,同年秀衡病逝後,源賴朝唆使其子藤原泰衡派兵包圍衣川高館,逼迫義經與妻女一同伏刀自盡,共赴黃泉,次女龜鶴御前死時僅四歲。

側室靜御前逃亡途中,為追兵所獲,押往鎌倉,源賴朝窺覬弟妹的美貌久矣,哄騙將之納為側室,口稱要效仿唐太宗,讓自己兄弟義經的血脈好好延續下去,暗中卻指示“男殺女活”,不久長子生下後,隨即被家臣帶到由比的海濱淹死,將屍拋擲海中遺棄。

冷酷無情的源賴朝則在利用完藤原泰衡後,背信棄義,宣稱藤原一族窩藏欽犯,罪無可逭,代朝廷下令,親率大兵北伐,藤原泰衡焦慮辯解,稱“往日種種皆先父秀衡一人獨斷,今已依麾下之命誅殺義經,泰衡但有功無過,何以致罪?”然而藤原泰衡仍未明白源賴朝志在天下,豈容藤原氏據地自恃。藤原泰衡在源賴朝大軍到達前就先縱火燒燬居館,棄城北逃。

源賴朝復又唆使泰衡家臣反亂,泰衡為部下河田次郎弒殺,級被送於源賴朝本陣。

數代稱雄奧州,號稱6奧驍銳十七萬眾的奧州藤原氏,在源義經死後不到半年即家破人亡。

天文十一年六月,武田晴信與伊那郡國人,諏訪氏支族的高遠賴繼一同聯手,夾攻妹夫諏訪賴重所領的諏訪郡的行為,更絲毫不亞於源賴朝對奧州藤原氏的背信棄義。

毫無防備的諏訪賴重,根本來不及組織軍力抵抗,被困桑原城,在武田晴信的調略勸降下,開城降服。

與剛剛新婚一年的妻子禰禰被帶回甲斐,幽禁在東光寺,僅僅過去一月後,就在悲憤和怨念中自害身亡,不過也有傳聞說是武田晴信授意看守,害死自己妹夫諏訪賴重,但終究只是沒有實際證據的流言蜚語。

奪取諏訪郡後,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寅王丸反而成了禍患。禰禰第二年就在軟禁中憂鬱病死,武田晴信為了順利將諏訪郡收入囊中,竟然娶了妹夫諏訪賴重的庶女,諏訪御料人為側室,並讓其所生的四子,諏訪四郎繼承諏訪家的家業,至於親外甥寅王丸,最終下落,再也無人知曉。

諏訪御料人雖與武田晴信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終究是叔娶侄女,有駁人倫,再加上失去土地的諏訪國人,大肆編造出許多謠言來對武田家惡意中傷,算是東海道,乃是天下的一個武家醜聞。

如果事情到了這裡就結束,武田晴信自然是無法跟源賴朝相比,與他一同合謀的高遠賴繼,下場也是悽慘。

晴信與賴繼協議以宮川為界,將諏訪領一分為二,東面歸屬武田氏,西面則屬高遠氏,與戰前武田晴信許諾的諏訪惣領,完全不同。

高遠賴繼感覺自己受到了愚弄,率兵突襲並攻下武田領內的上原城,並且拉攏諏訪上社的矢島滿清、有賀遠江守、伊那郡箕輪的福與城主藤澤賴親和土豪春近眾等人。

下諏訪眾、諏訪滿隆、安國寺竺溪等武田氏武將支援板垣信方的軍隊,晴信擁護賴重之子諏訪寅王前往若神子,在強調出兵有理的同時,與信方的軍隊會合,以迎戰高遠氏為的上諏訪眾,雙方圍繞宮川橋,展開合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