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義兵戰死誰得名

這幾日傳遞營中的軍報統共有三件大事值得注意。

一條是在幕府使節的敦促下,長尾景虎、武田信玄兩人沉白馬於江,以現有領土為界,再次簽訂和約。另一條則是村上義清軍中生喧譁,雖然很快就被平息。最後一件卻是長尾景虎遣使前來營中撫問。

這三件事,有一件和高師盛有關,便是最後一件。

在救援泰平寺的合戰中,高師盛立下極大的功勞,以至於長尾景虎作為敵方大將也為之動容,當得知高師盛太刀在廝殺中折斷後,特意命人送來一把名刀相贈,同時帶來的還有一份‘染血感狀’。

‘染血感狀’即主家為了表彰忠勇節義的朱判文,同時還會將受領人的功績記錄進家中的‘閥閱書’中,世代流傳。武田信玄一連寫了三份‘染血感狀’,也不及長尾景虎這一份帶來的分量更重。

如果是在平常時候,這種憑運氣僥倖逃生的武士,要享譽這等武名是絕無可能的,但今時同往日,高師盛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幕府使節現下正在川中島敦促議和。

他本人的戰功雖然全賴士卒搏命,但畢竟出身源氏正經的武家名門之後,而且還是今川氏譜代家臣,兩家為了淡化自己因為合戰不利,被迫退兵的風評,便大力鼓吹泰平寺之戰中雙方將士的忠勇。

高師盛作為給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武士,雙方大將如何使用溢美之詞都不為過。

不論出於何等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同時受到敵我雙方將領的認可,讓高師盛一下子從無名小卒,變成聞名關東八州的一員剽悍猛將。

再加上戰場中狀若瘋鬼的廝殺,不但長尾軍計程車卒為之喪膽,就連今川軍內計程車卒也畏懼高師盛如虎,不敢與之同營共處,以至於朝比奈信置單獨另立一營,安置泰平寺倖存殘兵。

使他頗有當年高師泰於武藏野一戰擊破前北條氏大軍,關東豪傑為之斂跡,莫敢仰視的風采,而且他在軍中的威望大漲。

士卒在談論他時,無人敢直呼其名,皆以鬼武藏代稱,幾乎每日都有浮浪信濃的野武士、惡黨山伏登門跪見,希望能夠投庇門下,為其奔走效命。

有這四份‘染血感狀’傍身,待回到駿府城後,今川家為了收攬士心,也要拿出來重賞名武士的姿態,想來很快就能得到拔擢,若能被委任檢非違使,對高師盛以後的展而言是件好事。

先,檢非違使比鄉佐官位要高,從下六位,已經是中層吏員。其次鄉佐只是個郡職,不能出郡,而檢非違使則是監察官,最起碼能夠巡視一郡,只要駿府有令,整個東海道都大可去得,也就是說,高師盛完全可以使用剷除三沢氏的酷虐手段,以為駿府糾察豪猾的名義,將自己治下的郡鄉牢牢控制住,不斷控制町場、商座,擴充財力和兵馬,從被動應對桶狹間之戰的死局,變成主動尋求破解之法。

對於長尾景虎的這份抬升自己武名的‘染血感狀’,高師盛是很感激的,當然如果能像武田信玄那樣,一口氣送來大筆財貨,就再好不過。

高師盛營內現在的部眾來源很雜,有平山鄉軍役眾和武士,有長谷川、長田兩家的郎黨族人,有武田殘兵,有井伊谷的鄉民,更多的則是因為戰亂、饑荒而逃難遠江最終被他逼迫出陣赴死的三河流民。

在迎敵之時,不論他們出於何種目的,但卻是始終跟隨在高師盛的幡旗之下奮戰,那在戰後,那他便不會吝嗇,更不能吝嗇。

郎黨武士向主家奉獻忠勇,換取染血恩賞的封建秩序,起自莊園制度興起,甚至還要早於源平合戰之前。

村上軍中喧譁的主要原因不就是未能及時將戰時許諾的恩賞,如數下。村上義清三人不敢激怒聚眾鬧事計程車卒,只能將怒氣洩到沒有第一時間制止喧譁的目付眾身上,當著喧譁士卒的面,一連把十幾名目付全部斬,才將之全部震懾住。

隨後向旭山城和附近的寺廟、豪商借貸了一大筆錢財,當做恩賞再次賜下,才算勉強將足輕一揆壓下去。

高師盛立刻想到自己在馬上兌現,當初在魚明川前,與諸人盟誓,凡戰後所得恩賞,無不盡分於眾的許諾,不然就會出現村上義清面臨的窘迫處境,失去信用和名譽的武將,比然要被麾下計程車卒詰責,質問。

許諾容易,兌現卻十分困難的原因,往往不在於錢財難以籌措,而是人心的貪念作祟。

武田家因為國內多有金山,所以在合戰中開出的恩賞十分豐厚。

“甲斐國中產金,送來的恩賞中多為甲州金判,銅錢、糧秣較少,得二分金判二百枚,銀判四百,錢糧合計六百貫。另有信濃豪族諏訪氏為感謝兵曹救命之恩,同樣獻納信濃駿馬十匹,名刀家寶一把,諏訪大明神旗一面。”

大井盛朝手持賬簿,跪坐在臥榻旁邊,鉅細無漏的念道“小人與佑筆統計得出,共計驗敵軍武士頭顱多達一百三十二枚,足輕六百餘級。繳獲卷腹、刀槍尚算完好者一千三百餘件,村上軍營內武備諸物近數百件,另有許多攻城器械,鐵炮三十杆。”說道這裡,有些惋惜“可惜鐵炮多有磨損,冒然使用會有炸膛的風險。”又補充一句“所有繳獲檢點完畢之後,除去我軍補充必要損耗以外,其餘的都奉兵曹令送至丹波守處統一看管。”

武田家送來的錢糧中,單屬於高師盛自己獲賞的銀錢銅錢就多達一千多貫貫,這還不包沒有折算成錢財的戰馬、名刀、繳獲武備。

高師盛也是微微驚詫,他從未奢望過自己有一日,會有如此傢俬富貴,如果按照他在駿府受領的俸祿來算,大概需要百十年才有可能積攢下如此家訾。

值得慶幸的是,他自始至終未有出言食言而肥的念頭。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