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世人紛擾為利來(1 / 2)

紹田重高城頭督戰,高師盛也沒有閒著。

正在營帳之內,仔細觀閱小巖通兄弟以及城中諸多安雲郡豪族,透過戶隱忍者暗地裡送來的輸誠信。

這些文書送來的時間,有前有後,或者恭維奉承,或者諂媚乞降,願意作為攻城時的內應。但有一點相同,就是都沒有留下任何代表家名苗字的花押狀,且對城中守備虛實,決口不提,眾口一致的推說都由紹田重高部負責,自己等人委實不知。

顯然這些狡獪的豪族,即便是已經有開城投降的打算,也不會留下任何把柄給人利用,這種謹慎是很有必要的。

紹田重高並非不由知道,這群安雲郡豪族心懷鬼胎,可只要一天沒有拿到證據,或者說所謂的證據沒有公佈於眾,他們沒有正式舉旗作亂,為了保住城砦就要強自忍耐,繼續和他們虛與委蛇下去,多撐一天也是好的,說不定就能拖到今川軍撤兵。

如果高師盛命人拿著帶有花押狀的寢反文書,到城下公之於眾,無論是紹田重高還是小巖通盛規等豪族,為了自身的安危,只得撕破最後一絲臉面,立刻刀兵相見,先在城內火併一場。

這種場面,是城中上到豪族武士、下到尋常百姓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城內火併時,今川軍必然會趁勢進攻,空虛混亂的千國寺城絕對守不住,待到城砦陷落,高師盛先前的種種許諾還作不作數,著實難說的很。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聲勢浩大的仁科一揆復興軍,基本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雖然在平叛過程中,北信濃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丁口、宿町的折損和毀壞,但至少這些損失對於近領有合計近百萬石的武田家來說,還都在承受範圍之內。

甚至藉著平叛威名,大肆清洗信濃國中搖擺不定,抗拒武田氏家臣化的國人眾,進一步加強一元化的程度,就連木曾家這種地處險要谷地,又有著很大獨立性地豪族也被迫接受有限度的檢地。

造成這種崩壞局面的,正是北信豪族、國人眾目光短淺和無知。一度妄圖藉助武田和長尾兩家在川中島的爭奪,繼續如信濃四大將時期那樣,保持住自家的宛行地的‘不輸不入’之權。

以至於武田信玄頒佈的分國法《甲州諸法度》,多次受到公然違抗,最直白的例子,武田信玄規定所有黔百姓、小商販除了徵收年貢、普請勞役之外,一律免除額外的段錢、段米、棟別錢、地子錢為的多餘賦稅,卻屢屢遭到陰奉陽違。

許多豪族,甚至沆瀣一氣,不惜動用武力拒絕武田家代官、奉行進入宛行領內檢地。

甲斐猛虎的懲戒來的更加猛烈,武田信玄效仿今川家的法度,裁撤多餘關所,鼓勵商隊進入甲信兩州展開貿易,同時限制豪族、寺廟私放債貸。

川中島合戰期間,屢次借用《甲州諸法度》巧立名目,對盤剝信濃的各家寺院、座商,加徵矢作錢、兵糧米等軍稅,來大大緩解了川中島對峙帶來的財政壓力。

在和議之後,沒有跟北信濃豪族商議的情況下,突然佈德政令,打得這些損失慘重的北信濃豪族一個措手不及,犧牲這些不停調遣的國人眾利益,來緩和百姓對武田家的敵視。

如屋代家這些主動家臣化的豪族,都在合戰結束後以賞賜功勞的名義,得到了大筆錢糧當做補償,而原先抗拒檢地的豪族,除了一份‘染血的感狀’外,什麼也沒有得到。

這些手段,無疑令得許多豪族損失慘重,更使得藉助關所哨卡,開墾新名田的範圍,大為縮減。

農民和町人或許愚昧無知,但說起錢財來,他們總是會變得格外精明,於是名主堵在村口,各種各樣的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佃農還錢的詭異場面,如同羅生門一樣不停在安雲、築摩、更及、埴科、小縣五郡輪迴上演。

在這一連串的無差別的打擊下,許多小豪族和地侍再也無力沉重的軍役和對郎黨的賞恤,最終只能宣佈家中破產,將宛行名田低價出讓給武田家的代官,換取錢財來償還拖欠軍役眾的錢糧。

被武田家‘合法’收走田,導致徹底一無所有的野武士們,隨後頻繁掀起各類一揆,向武田家展開復仇,或是乾脆聚集一處化身惡黨,從事山伏這項很有錢途的工作。

前者多投身進仁科復興軍裡面,寄希望於長尾景虎這位‘越後義將’的援救,但是承諾鼎立相助的越後軍,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看見;而後者中的相當部分,已經跑到了高師盛的麾下,同前者展開殊死搏殺。

如果說武田信玄不是早有圖謀,故意想盡辦法讓信濃的豪族傾家蕩產,最終煽動一揆眾鋌而走險,從側面加快對信濃的一元化程度的話,說出去恐怕沒人會相信。

但面對武田、今川兩軍犁庭掃穴的攻勢下,城內的豪族想要苟全性命,唯有再度屈辱的乞降,可要說他們真的相信高師盛看似隨意的許諾,就舉兵獻城,倒還不至於。

雖然被困在城內的北信豪族,爭先恐後地向敵軍輸誠,但雙方確實沒有多少相互信任的基礎,比起輕易乞降,繼續垂死掙扎一段時日來觀望風色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高師盛將這些豪族的文書分作兩摞,把能派上用處的,和派不上什麼用的進行區分,剩下的則由小野忠明與下間賴慶、立石瀧三人進行甄別,篩選出來那些人的話可信。

小野忠明同樣是武家出身,而且還是扇谷上杉氏分支末流,雖然只是領有上野國群馬郡內一個不足兩千石的小國人,且隨著北條氏的關東經略,頻繁的戰亂讓家名傳到他這一代時斷絕,不得已才出家為僧。

可眼下城中安雲郡豪族猶猶豫豫,倒是讓他頗為不屑,坂東武士比之甲信的山猴子們,早在平家時期就體會到了‘在國則隨從目代,在莊則出仕莊官,被課以公事,雜役,晝夜無寧時’的艱辛和不易。

正如‘毛野之民剛強’的品評,受尚武風氣的影響,坂東武士面對守護大名、乃至是朝廷官家的盤剝,從來都是悍然起兵,奮起反抗,自平安時代就是久反之地。

‘坂’者士反也。坂東也是朝廷對關東這塊擁立過平將門,試圖謀朝篡位的久反之地的蔑稱。

不管是朝廷官軍,還是平家軍勢、鎌倉奉公眾、室町幕府的討伐軍都有將關東八州化作修羅沙場的勇氣,比之別國武士,向來都是以叛亂果決著稱,連同歸於盡的勇氣的都沒有,還造什麼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