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聚族相居館邑中

這才想起來讓招呼幾名回見組的家人,吩咐道“將輜車找個地方放好,在把牛送進棚戶裡面拴好,這兩頭畜生趕了一天的路,別忘了多加點草料。”

牛身上的汗水未乾,溼漉漉的,大井信政抹了一把,在門柱子上抹乾淨後,有些疼惜的囑咐道“夜晚天涼,記得把牛身上用乾布也擦一擦,這麼精貴的牲口,可不能叫它病了!”

說完,又是搖著頭,一瘸一拐的回入內門側塾房的屋中歇息,灶臺作好飯菜後,自然會有人專門給他送進去,伺候著這個名下有兩百石高宛行的裡監門用飯。

相比較城中其他各里巷,高階館明顯更加整潔有序。

館內的主要道路筆直,鋪著青石板。每天早晚,裡監門都會安排奴婢打掃乾淨,今天也不例外,負責灑掃的奴婢見到高師盛等人路過,紛紛避讓到兩旁,俯跪拜,等待這群武士走後才敢起身,繼續忙碌。

高階館除去供回見組居住的兵舍區外,剩下的部分同樣分作內外兩層,外寬內小。外館跟尋常的里巷並無不同,巷子兩邊都是高大的長棟屋宅,比戶相連,列巷而居,排列的整整齊齊。

巷子中的空地處,都種都有樹木,或桑或榆,也有橘、梨、這種果樹,枝葉繁茂旺盛。

遠望如冠蓋相連,每當起風之時,颯颯擺動,響聲不絕於耳,如同是出陣時的長幡旗幟,惹人側目。

反而武家最喜愛的櫻花樹,卻根本不見。讓跟從在高師盛身後的諸人很是驚詫,對此高師盛也不知為何,也從無人跟他說起過為何不見櫻桃之花,私下揣測,大抵是家中死板守舊的風氣所致。

城中的所有規格,從城防守備,到桑榆樹木,一如曾祖所留的之初的模樣,即便這麼多年間有所損壞,也都是竭力還原舊觀,而非推倒這些腐朽舊物,革新來過。

在高師盛看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祖宗之法,縱死而不可變。

維持陳舊理念,雖然讓遠江高氏得以緊緊維繫著跟分家之間的關聯,在戰國亂世中保守住了這份難得的家業。

可這種抱殘守缺的行為,同樣限制了家中的展,宛行自遷居引馬城後,除了自行開墾的名田外,就再也沒能從駿府那邊獲得過恩賞加封。

這種不曾改變的風氣,既讓高師盛慶幸,又難免覺得厭惡。

慶幸是他也屬於那種念舊之人,看到離別多年的居館,仍舊像自己剛離開時那樣,看著盡皆熟悉之極的人、景、物,不由讓時刻憂慮的心緒,趕到了放鬆許多。

同時又莫名的感覺到一種,莫名的疲憊無力,法度二字帶來那種深入人心的約束,絕非外人所見的那般,井然有序,全無半點後患。

這二百年來,試圖逃離之人,不在少數,但真正是否有成功者,卻非是高師盛所能知道的事情,或許有,但更多的大概是脫離宗族庇護後,就此消亡在隱匿中。

高階館內皆是同宗族人,高氏不必去說,都是本家子弟。大平、南、三戶、國司、玉井這五家的族人,雖不見得都認識高師盛,但卻是認得他陣羽織上的本宗家紋。

遠江高氏各支的家紋大同小異,但本宗家紋多是白底黑色,以彰顯源氏武家的出身,而庶流則是偏向青、赤二色,故而主從身份,很容易區分。

帶人走在居館廊道中,不時碰見有人從兩側的院中走出,或是從里巷外回來,一路上都是恭敬問安的聲音。

有相熟的,知曉他到底是何人,見高師盛衣冠齊整帶著隨從回來,免不了要上前敘話,高氏雖然尊卑有序,但互相問安過後,攀談就隨意了很多。

有的叫他‘相馬殿’的,也有稱呼他為‘九郎’或‘大兄’的,前者多是比他年紀大的長者,後者則是輩分與他相同年輕人。

高師盛兄弟姐妹四人,他作為庶出長兄,不僅是三位弟、妹的兄長,更是遠江高氏族中同輩中的長兄,這聲長兄可不是簡單的一聲稱呼,而是他要切實肩負起來,為這些同宗子弟張目的責任。

遠江高氏內部的家法中,開篇第一條便是;‘家中和睦’四字,維持住家中和睦比擴張宛行還要重要,任何妄圖形式,分裂遠江高氏和睦的行為,都是最為大逆不道之事。

在這種家法約束的氛圍內,遠江高氏內部雖然仍舊有諸多矛盾存在,比如嫡系子弟欺壓庶流的情況存在,但遇到外敵時的向心力,遠遠過當世的多數武家。

高師盛自幼就沒有主家長子的架子,故而在族中同輩間的名聲甚好,加上他母親時常散財有救助窮困族人的舉動,還收養了許多失孤的族子,故而許多同宗都仰服其德,因而願意與他親善來往。

喊他一聲大兄的武士裡面,不少就是他母親代為撫育長大的族子,說句情深意切,也不能算為過。

碰上叫‘相馬殿’的多是長輩,高師盛就同樣恭敬的回禮問好;碰上同輩兄弟,就停下腳步,與對方多說上幾句,詢問家中情況。

而今他名聲大振,卻仍舊能夠放下身段跟這些碌碌無為的從弟們,和跡以前那樣攀談,著實讓不少人都受寵若驚,不過看到他身後跟著十幾名隨從,也都識趣的沒有耽擱太多時間,應酬幾句後,就拜辭離去。

北莊盛忠等人對自家武藏守這種和煦性子,早就見怪不怪,關注的更多則是居館內,那些大大小小,隨處可見的校場。

不遠處的箭場內,一幫子臨近元服的孩子,在落日的餘暉中,由幾名年邁的老武士的指揮著,對著遠處的標靶,不停開弓射箭,惹得他們一陣觀望。

不過當世武家,多以弓馬之道立身,許多武士剛一元服就能跟隨宗族長輩出陣騎射,算不讓太過驚訝。

如島崎景信、青木大膳這種天賦異稟,勇武過人之輩,往往在十四歲之前,就完成初陣,且能討取敵兵級,反倒是高師盛這種不諧兵法的,才是異類。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