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寬猛相衡兩不復

駿府或許可以尋找藉口削減井伊家的宛行,但卻很難決定到底是將這些宛行收歸直領,還是分賜給某位家臣。

井伊家正是看準了這點,拿必然要丟掉的宛行,去賄賂朝比奈氏和高氏出手相救,只要這兩家一起出面聲援,就算是今川義元也要仔細斟酌。

況且朝比奈信置和高師盛確實功勞不小,也要做出合適的恩賞,才不至於‘寒了忠臣’的奉公之心。

“若非懾於駿府法度,不敢妄動刀兵,老夫早就派遣軍勢出陣,將飯尾家滿門斷絕,斬斷松井家伸進本家領內的那隻暗手,九郎既然不願去駿府,正好押領引佐郡,奪佔了松井家的官位,權做是敲山震虎的警告,讓其知曉本家的厲害。”

這些年來,遠江高氏受到外部壓力大增,跟井伊家所受到的困境頗為相似,郡中的原田飯尾家,近年來不斷頻頻起釁,試圖撼動高氏在敷知郡內的旗頭地位,而背後指使者正是松井氏。

當年高氏和飯尾氏聯手攻陷了引馬城,奪取了三方原的控制權,但這種友盟狀態,很快就因為爭奪宛行而破裂,變成了深深的仇怨。

當時駿府出於制衡遠江豪族的目的,扶持高氏佔據住了三方原。

從此高氏與飯尾氏兩家,就變成不死不休的世仇。在鄉里,兩家麾下的地頭武士,時長藉口爭水斷壟,率眾私鬥,甚至燒討對方村莊。

只是近些年來,隨著今川義元穩固住了駿府在遠江國內的權威,對於擾亂法度之徒的懲處,越來越嚴厲,才漸漸偃旗息鼓。

飯尾氏在鄉里爭鬥不過高氏,駿府裡面的權勢更是不如,請求縂旗頭朝比奈氏主持公道,又屢屢被無視,索性就退旗,改而投奔松井氏,尋求庇護。

松井氏本就是西三河最大的豪族,單論對國內豪族的影響力的話,朝比奈氏也要遜色不少,飯尾家找到了支援自家的有力國人。一時間,倒是能夠跟高氏鬥得旗鼓相當。

如果松井氏真的懾服住井伊家,那麼不僅朝比奈家遠江國縂旗頭的位置會受到動搖,高氏的處境也會愈危險。

所以朝比奈家才會一反常態,讓高氏出面極力救援井伊家。

高氏雖是被動接受指示,出面跟松井家抗爭,但亦不乏有自我保全之意。

想從側面牽制住對方,在三方原內的侵佔蠶食,好騰出手來將飯尾氏為的多家豪族重新彈壓下去。

最重要的是,井伊家屢次三番謀叛駿府,都沒能被如福島家一樣被斷絕,絕非是六百載的餘澤庇佑,更非是今川家心慈手軟,而是朝比奈氏為的遠江國人始終在背後的支援和袒護,讓駿府投鼠忌器。

井伊家如果一次性就被駿府斷絕,名下三萬石高的宛行,必然要被充入駿府的直領裡面,那時候駿府直領的數目就會遠遠過任何一家豪族,遠江國人眾就很難在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小豪族還好說,其餘另外四家各自佔據萬石宛行的豪族,必然要被慢慢迫拆分家業,這是連朝比奈氏都無法接受的事情。

寬猛相濟,在駿府和豪族之間尋求一個穩定和平衡,才是譜代家臣尋求中心。

高師盛年歲略長,又經歷頗多,對這些事情早有耳聞,但高師義卻很是錯愕,因為他年底便要迎娶松井氏家督之女。

原本他還道兩家關係會就此緩和下來,卻未曾想道矛盾會進一步的惡化,這位未來的家督,不由躊躇起來。

“檢非違使乃是郡國右職,是駿府的耳目,職在監察廳內諸鄉,分明善惡於外,同時亦會有諸多有心人緊盯著你,故此一言一行,都當慎之又慎,對郡中倒向松井氏的豪族,你當仔細蒐集其罪證,上承駿府,到時自有本家來替你張目,切不可如在鄉里那般,隨意捏造罪名,掠殺豪右。”

“孫兒謹遵教誨。”這番教誨,使得高師盛頗為汗顏,他當然知曉剷除三沢氏一案中,掌管駿府刑名的本家,出力甚多,否則就算有朝比奈元長肯,也未見的就能夠這麼輕易斷絕一門豪右。

“你攜帶財貨歸鄉,一路廣散於族人,又獻千貫傢俬於本家。我心甚是寬慰,本家立身於世,一在德召寺殿參照《建武式目錄》,設立家中法度,我等子孫雖然不肖,卻仍舊代代相傳,不敢僭越,以刑名律令,傳保家業。”

“其二便是以‘和睦之道’,凡事公正斷處,不敢傷損徒眾部曲的忠義之心。宛行家訾遠再多,也遠不如宗族萬眾一心來重要。每次出陣受賞,總大將歸返家中,總是將於財賙濟窮困,扶助孤寡。是以自遷入引馬城後,本家宛行田產增長寥寥,家中嫡庶雖偶有爭端,但卻也未曾向別家那般,鬧出為爭奪家督、訾業,致使父子反目,手足相殘,這等人倫大哀之事。”

“正是因為宗祖始終秉持家法相傳,才能在東海道穩守住這份來之不易的家業,你等兄弟,要切記勿忘!切記勿忘!若是有一日反目成仇,便絕非我高氏苗裔,我與列祖列宗縱然真個往生極樂,亦如墜黃泉奈落,哀痛不已。萬萬不可是我遠江高氏有一日重蹈師泰公之覆轍。”

“我等兄弟諸人,必不敢望祖父訓誡。”這等家學傳授,雖然從小聽到大,幾乎能做到倒背如流,但今日卻是高師平真情流露的肺腑之言。

絕非過往,死板訓教可比,高師盛、高師義兄弟二人,還是連忙再次伏拜,以示順從。

“新九郎你前番出陣川中島,皆是自募徒眾,家中既然未曾出兵襄助,按理便不該向你索取錢財。不過千貫錢財不算少數,若就此推拒,難免會招致家中非議······經略三河以後,本家少有出陣的機會,一直修養生息,雖然減輕了家中徒眾的負擔,但同樣也再無繳獲予之,來作為恩賞賜下。這些年來,又是各種水旱蝗災,接連不斷,莊園內的窮困徒眾,難免過得艱辛,有這些錢財,總歸能使其稍緩重負。”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