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置彀在此待入甕(五)

菅沼定村在中泉館內安插了不少耳目,高師盛雖剛到八名郡不到三個月,可卻也在派出戶隱眾裡的忍者,喬裝打扮,裝成虛無僧、貨郎在八名郡各處不停梭巡。

這日下午,一名虛無僧悄無聲息的混在人流之中,經過守城足輕的簡單盤查過後,便進得了中泉館內,順著城內正中位置的一坂町街,轉入一條不知名的小巷裡。

這名虛無僧在出來後,便是一副頭纏巾布的浪人打扮,而後一路繞道,奔至天守閣館敷的後門,入見戶隱眾的総領立石朧。

“稟報総領,菅沼定村今晨親率百於部眾出了野田城,往善秀寺去了。”

賀茂眾麾下共有一千二百於人馬,主力駐紮於野田城、善秀寺和寶飯郡的伊奈城,其中野田城有四百部眾,善秀寺有三百部眾。

伊奈城因為蒞臨三河灣,加之是暗中溝通尾張輸送錢糧、武備的重要港口,駐守了二百八幡水賊,餘下的數百人分別屯守在其餘鄉就食,以便同時壓制鄉里豪族。

高師盛現在隱居不出,不能見人,所以這個從野田澄來的忍者只能來找立石瀧稟報。

立石瀧打了他下去,合上正在看的《戶隱忍法帖》,——這是當初戶隱眾歷任代目總結的一本忍法卷集,共有五行兵卷,主要用於講解各類不傳秘術,唯有総領家才有資格修習,其餘分支庶流僅能修習被拆分後雜法。

她過往連觀看的資格都沒有,立石家以前主要是負責間細工作,這會兒翻閱忍法帖,亦是現了不少負責破襲暗殺術,裡面對於各種要法,指切時術,言辯而确,深為是讓她覺得大有體悟。

立石瀧以前就讀過此書的《水法奧義卷》的前三章,來到中泉館安頓下來以後,便就將這個忍法卷軸取了出來,閒暇時常讀之,而後抄錄有關於密室暗殺的部分內容,下給戶隱眾的忍者修習,力求改變現在這種孱弱無力的局面。

受到重要訊息,她連忙收起卷軸藏好,出得室外,去到後宅,面見高師盛。

在後宅的奧間內院,碰上了姊小路千華院和長谷川元盛,姊小路千華院是家督的妻子,便就是她的主母,而長谷川元盛是高師盛的烏帽子親猶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算是目前高師盛的半個養子,也算是她的主家。

心中暗歎長谷川家當真走運,但見得主母、猶子二人在院中閒坐,她忙垂素拜,執禮甚恭,口稱“見過夫人、文之丞。”

姊小路千華院僅是微微抬高了下巴,權作是回應,而長谷川元盛則是並沒有仗著自己的顯貴身份,倨傲無禮,而是同樣恭敬的俯身拜倒在座臺之上,還了一禮。

姊小路千華院與立石瀧年齡相仿,可尊卑不能廢,拿出主母的樣子,端莊地說道“代目來謁見郎君麼?”郎君既可用為對年輕男子的尊稱,也可被妻子用來稱呼丈夫。

“正是,有要事報與武藏守。”

“郎君正在書齋內讀書,代目請自去吧。”

立石瀧又素拜一禮,別過姊小路千華院,長谷川元盛緩緩行步地前去高師盛“隱居”之室。

長谷川元盛目送她遠去,好奇的問道“立石代目生得這般好看,猶父為何不納她為側室,是院君不許麼?”

因無有親子之故,姊小路千華也十分喜愛伶俐懂事的長谷川元盛,兩人雖然相處時間不久,但論起關係來,反倒是比高師盛這個名義上的猶父還要親近。

故而談論起一些事情來,也無需太過於避諱。

姊小路千華院也不生氣,而是聞言說道“文之丞,你如今是郎君的猶子,卻不可背後議論郎君同親信、家臣之間的關係。”

這位公家貴女年歲不大,今年剛到二十,然說起卻歷來嚴肅認真,不過也不讓人覺得奇怪,畢竟姊小路家中的另外兩位,怎麼看都不是個能夠維持家門的人物。

長谷川元盛自來到中泉館居住,心情一直很好,每天除了跟隨館敷內的淨土真宗僧人讀書以外,便就是去道場內,跟著年齡相近的‘寄子’們演武。

今天正值休沐,所以才跑來後宅閒坐,討要些蜜餞乾果,聽到主母的訓教,並未覺得害怕,反倒是覺得自家現了件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哈哈一笑,俯身再次下拜,而後起身說道“是了,文之丞恭領夫人訓戒。”

心裡想的卻是“難怪猶父,每次遇見夫人時候的樣子,簡直比我還要恭敬三分。”

立石瀧入到室內,看見高師盛端坐案前,對著窗戶,正捧著一卷書在聚精會神地看,湊近看了眼,見竹簡上寫著“御寶可算節過令明年御之由,旁所思食也。依難合期向後御年巃,可猶御參謁之由,所思食企也。”云云,溫婉笑道“判官又在讀《東鑑》了。”

《東鑑》即使前朝鎌倉幕府時期的官修史書《吾妻鏡》,吾妻是地名,是關東地方的總稱,‘鏡’即以史為鑑之意,亦有說吾妻之意來自平賴盛。

源平合戰過後,伊勢平氏滿門千餘口投海自盡,唯有解兵乞降的平賴盛一人獨活,平氏滅亡之後,此人遭到京都百姓垢罵,恥與他這等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之人同居一國。

最後不得不離開京城,前往自己在越後的領地蒲原五百刈村,但是當平賴盛一家透過越後的這條海邊斷崖時,他的妻子和幼兒卻被湧起的一陣巨浪捲去,悲慟之餘,平賴盛寫下一和歌“親不知子不知,越路浦波之惡,使吾妻子盡失。”因為這個典故,此地便得名“親不知子不知”。

本書成於鎌倉時代末期,具體作者已不可考,但應是由幕府中樞的多人編纂,從當時當權的北條得宗家的角度來記述,是鎌倉時代流傳下來幕府正史。

不過因編纂者的立場偏頗,對源氏三代的評價十分嚴厲,強調北條得宗家的活躍。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