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甲越勁兵孰為強(1 / 2)

這番話甚是傷人,不利於本部和睦,除了甲斐本國武士起鬨譏笑外,外來投奔武田家之人,連帶剛才畏戰的屋代政國,都作色不樂,有幾個脾性暴烈的,當即起身與之對罵,藤堂虎高二易主家,難道他們就好到哪裡去了麼?

唯有真田幸隆這位先附海野,後棄長野,三從武田的‘攻彈正’始終面色如常,與身旁的山本晴幸附耳低語。

兩人談笑風生,似是此回軍議,與自家無關,真田幸隆也就罷了,只是過來支援,山本晴幸可是軍目付,這種場面也不來制止,當真極為耐人尋味。

小山田信茂沒有時間細想,見有兩名武士竟然已經開始推搡扭打起來,不由勃然大怒,厲聲喝止,“噤聲,軍議重地豈容爾等兵子肆意喧譁!”他作為主將,怎能容部將在自己面前,相互起釁。

見主將怒,兩人忙才收手,跪倒請罪。

小山田信茂道“請軍目付定罪處罰!”

山本晴幸獨目如刀,在二人脖頸處來回繞過,最後說道“喧譁軍議,按律當斬不赦!”

“來人,拖下去砍了!”

大帳外把守的一隊旗本,立刻魚貫而入,將想要辯解反抗的二人,按倒在地,用破布塞口,拖拽下去。

不一會兒,有劊子手捧著托盤送上血淋淋的人頭,小山田信茂揮手命道“拿來給我看作甚,掛到旗杆之上,告知三軍,凡再有不尊軍令者,如有此類!”

諸將噤若寒蟬,紛紛退回原位,不敢再肆意妄為。

小山田信茂冷哼一聲,復又皺眉言道“源助所言固是忠義,奈何吳越勁兵自古精銳,島崎八郎上野劍豪,勇悍非常,我軍連日強攻,皆因此人未能克砦。”

北6道前身是古志國,‘古志’音類似漢書中的‘越’字,故而又名‘古越國’,後來多次拆分,先後析出前、中、後三越之國和能登、加賀,其中能登又稱‘吳外’。

驚逢變故,諸將無不駭然,唯有藤堂虎高昂而立,對主位上的小山田信茂、真田幸隆、山本晴幸三人,慨然請戰“虎高雖怯,尤敢請為明日先手與越兒決死!”他生的本就身材魁梧,眾人此刻坐而觀望,頓覺其淵渟嶽峙,猶如高山仰止。

這兩日與越軍鏖戰,藤堂虎高殺敵甚多,小山田信茂壯其膽勇,也知士氣可鼓不可洩,當下應允。

翌日,藤堂高虎率兵進討,依舊是屋代政國等千餘信濃新方眾跟在身後,以為策應。

真田幸隆、山本晴幸二人登上望櫓,觀他進兵。小山田信茂沒有登樓,而是親自帶領本隊人馬,停駐營門外邊,為藤堂虎高掠陣,嚴防敵軍精騎,如前兩日那般縱馬突襲。

諏訪滿鄰、高遠繼宗等順從武田家配下的南信豪族的寄親眾沒有出營,戰場上刀槍無眼,若是意外喪命又是一樁麻煩事,小山田信茂索性把他們和佑筆、小侍、藥師、陰陽僧一起全都留在營中,只將部眾編入自己麾下。由其部將上穗重清、矢島元綱、小林貞親、石原守玄各率足輕部眾立在左翼,加野津勝忠、昌忠兄弟帶領赤備騎兵賓士逐塵,叱吒呼號,為大軍鼓壯聲威。

此時下午,山風驟起吹得武田軍士兵兜後的‘笠印’,背後的旗幟物獵獵作響,偶爾還夾雜著一兩聲戰馬的嘶鳴聲,藤堂虎高在本隊旗本的簇擁護衛下,站在步、騎之中,眺望遠處,信濃江的川水蜿蜒洶湧,似是不停咆哮催促,讓他早日耀武揚名。

武田軍和越後軍的營砦相隔約有一二里遠,從藤堂虎高現在的位置看去,因為天光正好,可以看到敵營裡的櫓樓,迎風招展的幡旗和一條長龍也似的越信兵卒,兩軍營壘太鼓不絕。

陣鍾三響,他收回遠望的視線,嗆啷啷拔出太刀‘備前兼光’,振臂奮呼“出陣!出陣!”

“威威哈!威威哈!”身後軍勢頓足擎槍,齊聲吶喊,呼號鯨波,在各隊足輕組頭的帶領下,三百餘人列成一個方陣,長楯在前,長弓、鐵炮在中,鐮槍居後。列成陣勢,跟隨太鼓法螺之聲,緩緩向敵軍營壘壓去。

藤堂虎高騎著赤慄馬,披甲持矛,帶著中川左衛門、新田三十郎諸郎黨行在最前。

於其後,是屋代政國所領的上千信濃先方眾,這千餘足輕跟在先手隊後出離營砦,待藤堂虎高部列好陣,繼續前進後也緊緊跟隨,與之始終保持在七八町遠左右,蓄勢待,若藤堂虎高敗敵,那麼他們就趁勢掩殺過去,奪取營砦,如果藤堂虎高失利,那麼他們就負責接應前隊撤退。

合戰開始前的陣太鼓、法螺號和兩軍士卒絡繹出營的動靜,揚起的塵土,總是最讓人感到壓抑。

山本晴幸遙望戰場,手捻鬍鬚問道“攻彈正,覺得今日有幾分把握破敵?”

真田幸隆笑道“兵無常勢,我又怎麼會提前知道勝敗?”

前兩日他沒有出陣對敵,而是在望櫓上旁觀,這股越後援軍的銳猛,給真田幸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確實比信濃兵要強得多。

本多右近允斬將先登,潰敵奪旗,更難得的是精善軍法,調兵遣眾,將偌大的營壘防禦的滴水不漏,讓人找不到他絲毫破綻。島崎八郎矛甲馳騁,悍勇無匹,帶著五十於騎在交戰曠野上來去如風,侵略如火,只要武田軍略佔上風之時,他就會豨突狼奔,救援本陣營壘,每次都能將武田軍打退,扭轉頹勢。

真田幸隆在心裡粗略計算,這兩天被松平、島崎二人手刃的武田軍足輕不下三十於人,其中包括兩名足輕大將,七名武士,當之無愧的兩名赤鬼猛將。

越兵營砦之中太鼓連響,不斷有兵卒出營,於柵壘後列陣。可能是看出來武田軍更換本部精銳為先手衝陣,又派赤備搶佔平野,松平右近允將本隊也分成了兩個部分,前隊較少,大概百於人,多持長弓、使鐵炮,據守柵壘。後為主力,披甲執銳,二間長槍如林矗立,根據幡旗目測,大概有五百眾左右。

營壘前左側方又是五十騎馬,其領是一個黑甲朱槍,頭戴鹿角大兜的高大武士,此人便是島崎八郎景信。

真田幸隆心道“這島崎八郎倒是頗有其師上泉信綱的三分能耐,很是擅長仗著武藝馳騁,用‘一騎討’來破陣催鋒,今天應該還是想和前兩日一樣,伺機而動,只待藤堂虎高稍無防備,便要去直討大將。”他早年庇託上野,曾見過其人,島崎景信本是長野家的黃幌使番,不知怎麼來了越後軍中效力,想到這裡,不禁看了眼對面獨眼跛行的山本晴幸,想起來對方也是劍聖卜原冢傳的弟子,成名之戰也是率領五十騎馬,在上田原大破村上義清,扭轉乾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