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遠州兵進慄田城(1 / 2)

朝比奈信置細看軍報。

卻原來是長尾政景用兵,虛實相間,派村上義清帶兵圍攻泰平寺,自己則以遊騎、忍者隔絕慄田城與其餘營砦之間的聯絡,久久得不到總大將軍令的營砦守軍,難免就有沉不住氣之人,欲提兵救援友軍。

畢竟泰平寺正好在整條防線正中央的緊要位置,泰平寺一下,除了灰原砦還能守住外,其餘五座營砦到時,必將進退維谷,可卻沒有想到的是,長尾政景根本沒有強攻某座城砦之意,而是兵分兩路,以優勢兵力埋伏道旁,專門截殺援兵。

廣平、上月、懸輪三營守將率領的援兵正中圈套,武田軍本就兵少,防守尚且吃力,何況在沒有統一排程的情況下冒然出擊,三隊援軍猝不及防,先後中伏敗亡,當場被伏兵殺得慘敗,幾乎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僅有數十人死戰倖免。

長尾軍或是乘勝追擊,或是佯裝武田敗兵,將三座空虛的營砦一舉拿下,從高處俯瞰,小山田信茂放棄郡中其他支城,辛辛苦苦構築的犀川防線,旬日就被從中間撕開一大道豁口。

按照正常攻防進度,即便村上義清以絕對優勢兵力,想在沒有內應的情況下,攻破泰平寺最少也得三四天,可武田軍三座營砦的守將,在沒有得到總大將的軍令的情況下,就私自出兵,不但自己兵敗身死,還丟失了比性命更重要營砦,三名守將的所作所為已經不能用愚蠢來形容了。

從長尾政景派兵圍困泰平寺,到連克三砦,才僅僅過去兩日,嚴格來說是一天,因為這份軍報是昨日寫成的,使番先送去川中島西岸的武田信玄本陣,得到準允後,才轉送給今川軍。

本來昨日就能送到,可就在慄田城兵敗後,武田軍本陣生了一場爭執,所以耽誤了軍情的傳遞,一直拖到第二日,這道軍報才送到朝比奈信置的手中。

昨夜武田軍本陣生的那一場爭執,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在商討慄田崩後,接下來的合戰該怎麼打,或者是否請朝比奈信置代表今川家,向長尾景虎提出和議請求。

武田信玄部下雖然皆是精兵悍將,但兩次川中島交手,已經切身體會到了長尾景虎麾下吳越勁卒,有不輸於己方的勇武。

有的人就認為應該讓今川軍渡河馳援慄田城,幫助小山田信茂穩固陣線,而非併入川中島反攻長尾軍,這種戰法實在太過於危險,豈能將勝負放於豪賭之上,以為將者不可因怒興兵為名,來勸說武田信玄。

可更多的部將卻認為,慄田之敗皆是三營守將私自出兵,雖然丟失三座營砦,但慄田城在補入水賊眾後,仍有步騎兩千,穩守城砦毫無問題,反而是千曲川東岸海津砦地方,上次受長尾軍攻襲折損兵馬太多,急需補充,至於慄田城守軍不足,待今川軍入駐海津砦後,本陣自然能夠從容調派兵力支援,打的卻是驅虎吞狼,消耗友軍的伎倆。

還有少部分認為長久出陣,全軍上下,尤其是底層足輕都出現厭戰的情緒,目前最緊要的不是如何分出勝負,而是和議罷兵,持這種態度的多是信濃新方眾,在這次川中島對峙中,大部分糧草消耗都是由他們提供,而且野武士帶領的一揆中,給他們造成的壓力太過於巨大。

如果說犀川眾這樣還有田產的豪族,會迫於兩家軍勢,根據戰況而依附某一方的話,那武田信玄十年內破滅大量信濃豪族家名,讓大量豪族家臣成為野武士,如今武田軍落入頹勢,野武士們一致認為,向武田家反攻倒算的機會,終於到了。

這些剽悍勇猛,卻一無所有的浮浪,可沒有國人眾那樣唯唯諾諾,不斷有人站出來,聚攏那些因受到武田、長尾兩軍劫掠,而家破人亡的百姓組織成野一揆,對兩家孤立地城砦和落單士卒動襲擊,並且埋伏在各處道路,試圖截斷糧道,搶掠小荷馱隊的糧秣。

只不過這種言論一出,立刻招致其餘兩方主戰派的大聲斥責,稱其居心叵測,信濃眾也不甘示弱,立刻反駁,言稱自己這派全是出於公心,對武田家的忠心,日月可見。

三方各執一詞,不同意見之人的爭執,十分激烈。一直爭執到後半夜也沒有定論,三方乾脆互相指責,將各種違反軍令法度之事都抖落出來,請求武田信玄將對方治罪,希望藉此從側面打擊對方。

最後還是武田信玄拍板決定,今川軍現在犀川南岸,既然朝比奈信置不願前來川中島,就請他帶兵火渡河,支援慄田城,幫助小山田信茂穩住防線。有這三千於眾補充,即便奪不回來營砦,也能重新構築防線固守對峙,同時為了扳回一城,命馬場信房為大將,向海津砦增兵。

正式開始在海津這塊能夠控扼川中島,俯視上野原的要地,修築大規模防禦城砦,來徹底壓制住長尾軍的攻勢,同時作為日後反擊北信的橋頭堡。

武田信玄的這個決定,也隨著兩份軍報一併送到朝比奈信置的手中。

這份軍報,待朝比奈信置看罷,連轉數手,才終於傳到高師盛觀閱。

高師盛眉頭緊蹙,他隱約記得海津城是桶狹間合戰後才修築的,不過為了抵禦牽制越後軍家而建城的目的,倒是沒有改變。其作用,就是為了在川中島一帶阻攔越後軍的進攻而建立,此刻不想卻因為局勢僵持,武田信玄竟然打算,提前修築海津城,這種變化讓高師盛感覺毫不意外。

但同時,如果武田、長尾會因為局勢變化而出現不同情況,那是否今川義元也會在桶狹間逃過一劫?那自己處心積慮的作為,又是在為了什麼,似乎窺見了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讓他不由得感覺格外不適。

“高兵曹可是覺得有何不妥?”朝比奈信置見高師盛手執軍報呆呆愣,於是出聲問詢。

高師盛恍如夢醒,答道“回稟丹波守,末將方才思慮,若是武田大膳於海津築城,恐怕景虎公絕不會坐視不理,說不得那時就是兩家的決戰時刻,以末將愚見,武田大膳告知這條資訊,當是在催促我軍渡河救援慄田城,不論真假,都該趕緊渡河,脫身事外才是,不然真的開戰,在想置身事外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高師盛說完,便將軍報遞給身旁的井伊直親,這番話並非是無的放矢,畢竟這三千五百餘遠江軍役眾,唯一能拿得出的就是五百旗本郡兵,其餘三千人說是雜兵也不為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