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禍福相依實難料

京極高吉、細川藤孝都是幕府公方的心腹,不會背地裡非議將軍,可足利義輝的真正才器如何,無不心中有數。

平心而論,足利義輝雖然少年繼位,但幕府淪落至此與他的關係實在不大,振作幕府的舉措也是讓人有目共睹的,真正執掌幕政以來,敦請多家大名前往近江朽木谷城參覲,使得幕府威儀稍有振作。

雖沒有恢復過去六十六國大名齊聚幕府的盛況,可比之前幾位得過且過,坐視衰亡的將軍來說,絕對算是有為之君。

只不過,他們自近江北上,途徑近江、尾張、美濃、越前、越後、甲斐六國,親眼所見,到處一片蒸蒸日上的革新氣象,比較幕府內的死氣沉沉,這還是沒有全部進行一元集權化的戰國大名,換到今川、北條、大內、尼子乃至如今稱霸近畿的三好家就更不必多說了。

在如此高下立判的比較中,怎會不憂心忡忡?今川義元這些年來一直鼓譟聲勢,放出各種居心叵測的箴言,在聯想到等持院殿用高氏兄弟為執事,從而全取關東的舊事,更覺心中不安。

細川藤孝沉默良久,振奮精神,道“等持院殿不但有武藏執事,也還有關東管領。所司,你我當勉勵之!”

他話語飽含期盼,希望長尾景虎就是那位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扶幕府於危傾的那根擎天杉木,所以此回必然要得成行。

不等京極高吉回話,他主動轉開話題,問道“今去長尾,我使團停留多日。所司多次應其武將之邀,外赴宴席,對越後諸將的觀感如何?”

“越國武士,大多粗鄙無文,然,各有所出眾的地方,不可小覷。”

“願聞其詳。”

“老夫接觸多的,只有寥寥數人。其中以宇佐美駿河守定滿、柿崎大和守景家、齋藤下野守朝信三人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宇佐美定滿此人身為越後守之師,軍法名家,居高位,任顯職,誠然越後國中的黑衣宰相。然而,我看他待人,包括左右諸將,甚至是旗本常備。尋常士卒,皆毫無傲然之色,平易近人,仁厚長者。料來他是深受國中士民百信的信愛擁戴,有此人在,越後國內無憂。”

“柿崎和泉守,為越後七手組大將。清和源氏新田氏流,遠祖為新田義貞之子義宗。聽人言天文十四年,曾起兵響應黑瀧城主黑田秀中的謀叛。可我觀其言行,對長尾越後忠心耿耿,驍勇善戰,被稱為越後七郡無人能敵的第一猛將,更且歷任奉行,堪稱允文允武,這點倒是與兵部你很是相似。”

細川藤孝得到稱讚,不由連連搖頭“所司謬讚了,我這點微末武藝不過是關起門來,自娛取樂的把戲,哪裡比得上柿崎和泉守兵法精深。”

“齋藤下野守,為莊頭武士出身,形貌醜惡,少言語,性格最為穩重。宴席之上,時常有武士酒酣耳熱,誇耀武功,唯獨他寡默不語,起初我以為他不過尋常人,卻不想兵進海津之時,單騎突陣,驚駭武田軍陣,敵我萬眾齊呼越後鍾馗來也,爭相退避,一人之威竟至如斯,軍略或不及駿河,勇武亦稍遜和泉,但若論膽氣雄壯,悍不懼死,實乃我所見之人中寥寥可數,便是鬼十河亦稍遜色幾分。”

足利義輝派細川藤孝做副使,主要之一的目的,就在觀閱東國武士之勇武,看越後軍力之虛實,是否可作為臂助。

細川藤孝久在軍中,參加過永祿元年五月對三好長慶的討伐戰,眼力還是有的,他對京極高吉的客觀品評,很是贊同。

聽完後,補充道“越國精兵自古甲於天下,單輪忠勇而言,遠勝三築麾下的四國、近畿兵馬。”只論忠勇,不言其他,顯然是不認為越後軍真的去了近江佐幕,就能擊破三好家的大軍,畢竟控制最為富庶的近畿地區的三好家,但就可以動員的軍勢數量就遠勝貧瘠的越後,更不用說,那些動輒數以千記的鐵炮了。

跟兵精甲固的三好軍相比,關東大名的軍勢還是農兵為主,連統一的軍服和武備都沒有,實在讓人不敢抱多少必勝的希望。

京極高吉不知是沒有聽出暗含的隱喻,還是故作不知,順著答道“越後軍的整體軍力難以判斷······不過,就長尾越後守帳前的車懸五備而言,不僅士氣甚高,能耐苦戰,而且裝備也不錯,軍紀很是嚴明。”

“的確如此,所司還記得麼?旬月前,就因一個士卒擅離職守,就當場被拖下去砍了頭。”細川藤孝嘆了口氣,“於此觀之,其治軍之嚴格,委實遠勝我幕府官軍,就是三築的兵馬也難以行使這等苛刻軍法。”

京極高吉年歲不小,五十五歲的老人,在甲板上站的久了,寒意深重,有點承受不住。他用力攏了攏衣袍,只覺得寒風徹骨,內外通透冰涼,道“且回艙中罷,你我再詳細談談接下來之事。”他二人在長尾軍中的這段時日,各有使命,沒空相聚,趁此機會,交談一下見聞,順便商議一下,如何敦勸武田信玄罷兵之事。

細川藤孝上前一步,掀開艙簾,請他先進。

他注意到京極高吉面帶憂慮,安慰寬解,道“所司不必過慮,武田雖強,長尾軍也不是弱者。並且先前泰平寺一戰,各自折損近兩千兵馬,就是武田大膳執意要決一死戰,麾下將士恐怕也不會同意,何況信玄公關東軍法大家,豈會不知,為將者不可因怒興兵的道理?,此回勸說定然不會似上次那般,無功而返。”

“待罷兵休戰後,我等也可以開始敦請兩家大名上洛佐幕。”

“我所憂者,並非兩家不肯罷兵,而是···罷了···罷了···”京極高吉不願打擊這位年輕幕臣。

即使兩家大名真個聯兵上洛,現在來看,也絕非如是中天的三築對手,更可況就算真的藉助守護大名之兵,驅走了三築,又有什麼用,無非是前門據虎,後門入狼罷了。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