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昔日盟誓豈敢忘

這些價值總計三千於貫的恩賞,對外說是恩賞給高師盛這位名武士的,但實際上只有三分之一,才歸高師盛自己支配,而且還包括了他麾下的平山黨的恩賞。

剩下的兩千貫則是給泰平寺中堅守不退的武田軍和井伊眾的賞賜。

這些賞賜細算下來,分攤到沒人頭上,對比士卒們的浴血奮戰來說,千貫錢糧,幾百件軍械,實在有些強差人意。何況武田家的撫卹還不知道何時能夠下,但對比另外兩支並肩作戰的友軍,已是極好的待遇了。諸如此類沒辦法深究,心中知道就好,不必過多糾纏。

看過恩賞,剩下的就是陣亡之人的名冊,這是無論如何也逃不開的東西。

平山黨出陣四百餘人,戰死過半。能尋回全屍的寥寥無幾,跟隨高師盛的二百人,不是被魚明川營砦的大火燒成灰燼,就是在泰平寺前的血戰中,僅剩殘軀。留在朝比奈軍營裡面的剩下雜兵,也未能逃過一劫,在抗土填壕的過程中,數十人在不知生死的狀況下,就被推進溝掘內,被沙土活活掩埋。

收斂來的屍,因為要運回遠江安葬,所以全部火化,封在一翁骨灰缸中,待到回返鄉里,便供奉進善光院內,請僧人日日度。

看著軍役帳上一個個被硃筆勾去的名字,其中多少人是高師盛所認識的,即便相處時間不久,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看到一半,實在難忍悲慟,丟下卷軸,掩面痛哭,淚如雨下。

帳中諸人,亦是面露戚然之色,抽泣不語。尤其是長谷川隼人和長田盛氏兩人,出陣的郎黨族人,能夠倖免身死之人,寥寥可數。

他二人和這些死者的感情更為深厚,無不是親朋故舊,曾經給長谷川家送糧的小平次,為了解救深受重圍的兒時舊友,在亂軍之中被活活踩死。

長谷川隼人跋扈,在鄉里廝混的時候經常仗勢欺人,但在一眾同夥裡面卻是極有擔當,他父親長谷川元忠得知自己兒子在川中島接連討取武士十餘人,大概會喜不自勝,而長谷川隼人想到的卻是當初無心之言,竟然真的一語成讖,為了他個人的富貴,使多年的友朋悉數戰死,他自己卻苟且獨活,愧疚湧上心頭,一時之間,嚎啕痛哭,不知該有何臉面再回遠江。

最後還是高師盛強忍住傷痛,勸慰眾人“人死不能復生,眾人為護持佛法獻身,死得其所,想來此刻已然往生極樂,但卻不可讓他們白白而死。”

取過賬簿說道“昔日我在營前與諸位盟誓,凡有所得無不均分於下,現在該到我來兌現諾言的時候了。”

-------------------------------------

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忠義,所以深知這個道理的高師盛,精神仍舊有些萎靡不振,但還是強忍不適,兀自硬撐著傷勢未愈的病體,靠坐軟榻,繼續召開軍議,在回返遠江之前將恩賞下去,安撫眾軍。

當天下午就集結三家所有殘兵,連同之前留守大營的二百平山鄉雜兵和新近收編的勇武浪人,總計四百於人,分組列隊,各隊前幡旗飄揚,校場前豎立望臺,背後幾面大鼓,鼓手袒臂舉槌,鼓聲雄緩有力。

高師盛甩開想要攙扶自己的大井盛朝,緩步上臺,青木大膳、長谷川隼人、長田盛氏、小野忠明、內藤光秀、藤堂虎高、井伊直親諸將魚貫隨行。諸人皆手按佩刀,身後靠旗,昂挺胸,精鎧明甲。

六十名旗下本隊環列臺下,不少人都身負數創,甚至有斷臂瞎眼的殘廢,他們都是跟著高師盛從魚明川一路殺到長尾政景陣前的真正勇士,既然許諾要將他們收錄為郎黨,自然不會因為他們身有殘廢,就棄之不顧。

高師盛站立望臺中間的將位處,倖存的殘兵潰卒,按照陣勢排成兩列。頭上暖陽高照,山風轉小,將冬日的寒意一掃而空,和前幾日的血戰相比,恍然隔世。

高師盛默立片刻,全軍長槍如林,鴉雀無聲。

“前番,越賊趁我軍不備來襲。不料,天意在我,先有諸君隨我奮力死戰,後又聞設慧菩薩降下法旨,皆因我等虔誠向善,勠力同心,誅討佛敵。當其時也,越賊聲勢震天,諸將士蹈刃先登,間有不惜死者爭先護持佛法,親鸞上人所言‘起善心是宿善所催故,思惡事亦惡業使然也’。我之所見,諸君雖持刀生殺,然卻懷向佛之心,蒙難者皆可入極樂淨土,往生成佛。是以,方能連催三陣,越賊抱頭奔竄,惶惶驚懼如遇虎之犬。”

總結過泰平寺之戰,他頓了頓,提高聲調“設慧菩薩降下佛力,庇佑我軍,庇佑我等!然而臨陣破敵,死戰不退,卻皆為諸位之功勞!無有諸位忠勇之義,便無我軍護持佛法之善報。諸位,恩賞忠勇,自古如此,有功者重賞,無功則勵之。前番血戰忠義之行,本將歷歷在目,更不敢忘在魚明川前與諸位割臂歃血,指天盟誓,許以同生死,共富貴之諾!”

說到這裡,高師盛大喝道“佑筆何在!”

長田盛氏挺胸出列“下吏在!”

“臨陣對敵,斬將潰敵,以奇策助我軍大勝,此為一番槍功,當如何賞?”

“一番槍功者,不可常例酬敘,主將有權臨時錄奏旌賞,可賞百金,賜許家名苗字,收錄武士家臣。”

北莊萬次郎作為受賞賜第一人,高師盛特意命他在受功時,袒露上身。正值晌午天氣轉暖,並不太冷。北莊萬次郎凡戰爭先,身上傷痕累累。他久隨青木大膳修習劍道,身材魁梧,雄偉健碩,站立臺上,精神更顯振奮,兩名旗本想要扶他,被一把推開,昂然立在望臺之上。

高師盛與北莊萬次郎二人相識未久,但卻意氣相投,正所謂傾蓋如故。命人從臺下拿來清酒,親自斟滿,感慨良多,向眾軍說道“北莊萬次郎身上傷處,除去箭傷之外,不下二十餘處,皆在胸前、臂膀,無一背後。此等忠義之士,豈能以一區區組頭委身?萬次郎實為我軍中彰義忠節之士,願諸位能以之為楷模,若人人都可如此,我軍足以橫行天下。莫講亂世求活,諸位,榮華富貴取之,也是易如反掌。”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