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一戰克復五城地(1 / 2)

“不知與師兄一起領兵那位猛將,是安雲郡內的哪家國人?城中現在是何情況?”高師盛客氣兩句,便就開始盤問底細。

“與貧僧一起統兵出陣的乃是大谷備前守宗直,亦是白馬砦內一揆眾的總大將,此回出兵,青壯、雜兵堪稱傾巢而出,現下城內只剩下些老弱婦孺,貧僧願為武藏守前去招降,只是城中多有我淨土真宗的門徒,還請武藏守能否寬宥一二,不要人取販賣······”下間賴慶說道這裡,窺探一眼,見其未曾因自家之言不悅,壯著膽子,倡議道“當然,貴軍若是短缺錢糧,我自會督課他們踴躍捐獻。”

兩人正說話間,數人從山上下來,來到軍前。

高師盛看去,見帶頭之人是內藤光秀,兩三個山伏壓著一人跟在他的身後,被押的這人披頭散,滿臉血汙,狼狽得很,然而鎧甲精良,魁碩健壯,可不正是大谷宗直。

內藤光秀下拜,說道“小人僥倖擒了敵將大谷宗直,獻給武藏守!”

他久在信濃為盜,一眼就將逃亡的大谷宗直辨認出來,放開尋常雜兵一條生路,帶人使用繩索、長槍將這名慌不擇路的名武士,當場生擒。

高師盛轉回頭,再又上下打量大谷宗直。

大谷宗直被兩名山伏壓著,跪在地上,憤恨難平的仰著頭,衝著下間賴慶怒目而視,若非是對方帶兵乞降,自己豈會落敗被擒,奮力反擊未必不能殺出一條血路,退回城中堅守。

見高師盛只打量大谷宗直卻不說話,小野忠明猜出了他的心思,心道“武藏守必是在猶豫是否要招降此人。”

招降大谷宗直有兩個好處。

一則,可以讓安雲郡內的反亂豪族知道,今川軍不是濫殺之師,他們只要肯投降就會有活路。二則今番犀川岸邊之戰,高師盛雖然堪稱大獲全勝,可出陣的一揆眾並沒有被全殲,原先被大谷宗直留在最後當做殿軍的二百餘人,在被北莊盛忠擊潰後,會合了其他敗兵四散逃去了回了山城中。

內藤光秀兵少,不可能全部截殺,能擒下大谷宗直已算是頗為走運,這些逃走的敗兵不過幾百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和城中老弱會合,據城死守的話,倒是個麻煩事,若招降了大谷宗直,大機率是能夠無血開城。

不過話說回來,招降大谷宗直壞處也是顯而易見。

大谷宗直是城中一揆眾的總大將,且不說看他這個樣子,定難心甘情願地投降,萬一是假意順從,日後在找準時機再動叛亂,可怎麼辦?

招降大谷宗直有利有弊,以現有兵力來說,肯定是弊大於利。

但朝比奈信置統兵在後,不日就能夠抵達,待那時這千餘一揆非但不是掣肘,還可以用作攻城的蟻附填壕,減少本部的傷亡,一時間拿不準主意,沉吟良久。

況且他對大谷宗直的悍勇,親眼所見。若得其為臂助,說不得有望在朝比奈信置率領大軍抵達之前,就能拿下千國城。

正當高師盛想要開口,讓人大谷宗直鬆綁的時候,一人從兩側隨從中邁步而出,說道“貧僧有一議,奉與武藏守。”

說話之人,正是小野忠明。

不僅高師盛,身旁眾人皆是納悶,下間賴慶心道“這個和尚突然出來,不知想要說些什麼?”

高師盛似有招降大谷宗直之意,諸人皆能看出來,小野忠明此時出來獻策,確是有些不合時宜,但在聽了小野忠明所獻之策議為何後,眾人立刻了解他為何會提前出言打斷。

“長年齋有何別議?”

小野忠明稽先行一禮,隨後才說道“凡克敵之術,威勢為重。白馬堅城,若非用計破賊,敢請試問武藏守驅兵強攻,多久可以下之?”

“這······,恐難克城。”高師盛據實回答,如非城中守軍輕出,僅憑這八百軍勢,可以說沒有任何破城的機會。

小野忠明覆問道“白馬以外,另有千國,黑屋、左戶隱三座城砦,或是地勢險峻,或是守禦完備,休說我軍一部偏師,就是丹波守率大軍全數而至,也難說能否一戰而克。貧僧所獻之計,明公如採納之,剩餘三座城砦或會不戰而降。”

高師盛大喜,問道“是何計策?”

“主公可盡斬大谷宗直、一揆中的北信豪族國人,及軍中武士、郎黨諸輩,於城下累築京觀,傳檄安雲郡中各地一揆,明告喻之‘圍而後降者不赦,有斬守將獻城者,本領安堵外,另有重賞’,以雷霆手段,震怖其心,再行重利引誘,則賊雖人眾城堅,不足守也!”

眾人聞言色變,大谷宗直怒道“我為主將,殺我一人可也!郡中國人何其無辜!”

小野忠明瞥了他一眼,沒有搭理他這麼一個敗軍之將,手中用力捻動佛珠,咯咯作響。

戰後殺俘的事情雖然少見,但又不是從未有過。

小野忠明此議並非全出自於公心,昔年武田家劫掠上野國長年寺的軍勢中,就有一隊是大谷宗直帶領,還殺死了和他一同守在寺中,等待兵亂結束的師弟。

時隔多年,大谷宗直與武田反目,而他流落東海,或許對方早就不記得還有過這麼一回事情,但他卻未敢忘懷此等血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