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唯恨生不遇明主

雖然猜到這位上野國的故人居心不良,但該見還是要見的,總得先看看對方的調略的價錢如何,再做決斷。退一步來講,在眼下人心思變得情況下,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要開城降伏,提前有些接觸,總不至於到時候被栽贓上一個負隅頑抗的罪責。

島崎景信來到櫓臺下的兵舍,小野忠明和內藤光秀等人已經恭候多時,看到他進來,連忙從坐榻上起身,小野忠明一見他,立刻道“播磨守別來無恙。”

島崎景信趕緊迎上前去,把住小野忠明的臂膀,豪爽笑道“有勞禪師掛念,我一個浮浪牢人哪裡有什麼好不好的。快快請坐,來到我這粗人處又何必如此多的虛禮?”

客氣幾句後,眾人落座,他問道“禪師今夜來訪,有何貴幹?”時間緊迫,小野忠明可沒有閒工夫,跟著他一起在這裡裝傻充愣。

“說起來,播磨守可能不知,貧僧現為高階武藏守家中的外交僧,我家主公景虎公前番贈刀之情,原本一直苦惱無力報答。這幾日在城下觀戰,見八郎驍勇善戰,心中喜勝。”小野忠明從懷中取出只布袋,雙手遞上,道“又得聞八郎乃是村上羽林的心腹愛將,特命我連夜攜金沙、銀丸以作酬賞,以壯行色。”

高師盛寫的禮聘書,小野忠明卻是沒有直接拿出來,而是以效仿長尾景虎的舉動為由,來混淆視聽,畢竟隔牆有耳,再一個也是為了照顧對方那點幾近於無的顏面。

雖說武家的忠孝禮義之道,早就隨著鎌倉、室町兩代幕府的一併崩壞,可越是‘以下克上’的逆賊,就越是慣會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可笑嘴臉,上來就直接勸降,顯得有輕視之意。

島崎景面露喜色,接過後置於案上後,開啟略略看過,金赤銀足,在昏暗的燈燭之下,熠熠放光,看得屋內浪人各個側目觀瞧,約莫估算也要今百貫錢,連忙拜謝道“得蒙武藏守看重,不知將何以為報?”

小心讓人收好財物,命左右置酒相待,城中糧食匱乏,那是對足輕而言,他這樣的守將身份的武士,還是有餘力排布一場還算入眼的筵席,受制夜間不得舉火,上的菜品多是昆布、乾果一類的冷品。

不過在座眾人,心思都不放在吃喝之上,身在敵城之內,勸說調略本就危險重重,就連清酒,也只是小野忠明和島崎景信兩人碰了下杯,淺飲半盞。

內藤光秀和山田豐五郎等一干人等,都是毫無動作,人人按刀在腰,相互戒備,既是警戒屋外是否有外人靠近,更是防範對方突然暴起。

小野忠明不知他心中所想究竟如何,但見其有所意動,連忙趁熱打鐵的勸說道“我家武藏守賞識八郎的忠勇,乃是與景虎公所為相同,豈是為望回報?”說完,話鋒又是一轉,“高階武藏守雖不望回報,但貧僧卻還是有一言不知當講否?”

“我與禪師既是鄉黨,又是故人,若有訓教提點,在下當真是求之不得!”收了錢財,島崎景信不覺語氣熱絡許多,少了些虛偽敷衍。

“播磨守亦是幕府人臣,英雄當立蓋世之功,何以屈身從賊?而今公方將軍令旨遍傳關東,令武田、今川兩家幕府棟樑率眾剿賊,依貧僧來看,當早思撥亂反正,歸順朝廷官軍才是!”

幕府和朝廷再衰敗,代表的也是天下大義,這個指責可大可小。往小了說,不過是扯出大義名分的虛言恫嚇,往大了說就是天下武士們人人得而誅之的朝敵幕賊,罪名沉重到即便是武田信玄、長尾景虎兩人也難以承受。

除了三好長慶這位數次驅逐公方的天下人外,其餘大名心底再是不屑,場面上還是要維護住朝廷和幕府的岌岌可危的威信,畢竟不論是守護大名還是戰國大名,朝幕冊封才是他們統治令制國的基礎。

在地方豪族心中,仍舊是與足利義晴一樣懷揣著幕府再興的野望,希望出現一位有能力終止天下紛亂的大御所。

島崎景信惶恐,道“我在紹田重高處,亦出於無奈,其中緣由禪師當知才是。”

惶恐並非全是故作姿態,幕府不敢向大名出幕賊的討伐,但利用二百載之積威,對付他這麼一個浮浪武士卻是綽綽有餘,幕賊的惡名對島崎景信而言,說實話都是抬舉。

“八郎有一騎當千之勇,關東八州誰人不欽佩?若取功名利祿,如探囊取物一般,何必無奈而在屈居庸人之下?”

小野忠明將播磨守這個略顯疏遠的官途稱呼,換成更加熟絡通名,循循善誘“八郎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的道理。紹田重高不過鄉野豪右,追隨這等小人如何能夠建功立業呢?”

“唉!唯恨不逢名主。”這句話正中心事,島崎景信端起酒盞一飲而盡,一步錯步步錯,若問他是否後悔弒父,卻是未曾悔過,他只恨自己那毫無信諾可言,出爾反爾的義父。

“你我二人乃是鄉黨,貧僧此番正是為八郎前程而來。”

“哦?”島崎景信提起精神,問道“禪師慧眼,觀當今天下,誰堪稱世之豪桀?莫非···是你家武藏守不成?”這句話明顯是,想反客為主,壓過對方一頭,奪取話語的主動權。

小野忠民聽出他話語中的輕視之意,也不惱怒,微微一笑。

“禪師但說無妨。”

“無妨?”

“但說無妨!”

小野忠明肅容,向著今川軍大營方向拱手,禮敬道“貧僧縱覽天下,遍觀群雄,以為皆不如······”

“皆不如誰?”

“皆不如,今川治部大輔。”小野忠明這一句話讓島崎景信有些猝不及防,按照說客的慣例,這個時候自然是要吹噓自己主公才是,卻未想到竟然是今川義元,原先準備的話語,全都成了無用功。

不過隨即釋然,今川義元這位‘東海道第一弓取’的名號,就抵過千言萬語。

“如八郎你這般的豪桀,聞今川治部大輔之名,都為之色變!可見今川治部大輔真英雄也!”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