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馳兵入城奪山寺

立石朧一路上話少,但不代表看不出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待秋鹿仲麻呂去前頭引路,開口問道“判官今來八名郡上任,卻無一人相迎,這些豪族著實可恨,緣何不讓那人將其中原委講明白?”

還未等高師盛回話,姊小路千華院代為答道“是非曲折,自有公論。何必聽一下役在人後編排議論?”

立石朧一時語塞,她現在可不敢得罪這位正室夫人,唯有諾諾稱是,至於心裡究竟如何所想,就只有自己才能知曉。

對於自己妻子所言,高師盛以為然,到底實情如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這個判官是怎麼認為,此中玄妙,自不足為外人所道。

遂手持摺扇,抬起車窗外的竹簾,望向不遠處的中泉館,笑了笑,說道“縱有何原委因故,又與我這位判官有甚關係?我只知八名郡的這些豪族皆有輕慢駿府之罪。”

高師盛吩咐車架入城。

北莊盛忠撥馬往後,過來問詢“家督,這些軍勢可否要同徒附一樣留在城外等候?”

依照駿府法度,非城中駐兵無故不得善入城內,即便是高師盛這個檢非違使所帶的‘放免差遣兵’也不得過三十人,國司元綱此時過來詢問,自然不是為了敦促判官遵循法度。

中泉館與其說是居館城砦,倒不如說是座佛寺更為準確,城中共分為城下町、天守閣、中泉寺這三個部分,而城內大半倒是都屬於中泉寺所有,其他鄉村的豪族今日無暇懲處,但卻可以先帶兵殺進中泉寺,先把裡面的和尚們給料理了。

好讓八名郡國人知曉,押領判官的威勢。

高師盛答道“萬次郎何必與這些無知蠢人動氣?”指著館城西,說道“哪裡似是兵舍,可先帶軍勢、徒附先去此處安頓下來。”

中泉館哪裡有什麼兵舍,西面正是佛寺所在的位置,僧舍禪房眾多,足可以供這數百人一齊宿住。

北莊盛忠望了眼,說道“佛門清修之地,正好可讓隨行的這些善男信女前去參拜神佛,不過若是有惡僧阻止信眾,又當如何?還請家督明示。”

高師盛命人召來島崎景信、山田豐五郎、長岡右衛門前來,當眾解下隨身佩戴的太刀,交給對方,淡淡地說道“中泉寺在去歲冬日,已經被朝比奈兵庫所查封,原寺中僧眾盡被逐回善秀寺,寺舍佛堂皆為我中泉押領檢非使廳所有,竊據佛寺的流賊,乖乖束手就擒則罷,若敢抗拒法度,立斬不赦。”

郡鄉內想和高師盛這個判官作對的豪族再多,他這個駿府直臣也不懼,但中泉館這座使廳一定要控制住。

他現在初入郡裡,鄉里的各家豪族大概還都在觀望之中,等著看他如何應對此事,若是被人逼得無處落腳,這些豪族必然要從心底裡輕蔑於他,從此以後,治理郡鄉,收攏豪族遞進投獻一事,自是無從談起。

是以他才會說‘用兵之道,貴在於神’,馬不停蹄的就直接馳行中泉館的一個原因,只要能夠控制這座居館,他才能在八名郡中獲得一個穩定的立足之地,那時便可進退自如。

這些豪族在他的打壓下,就算真的敢舉動動國人一揆,也足可以據城堅守,向佐久城求取借兵,從容進剿。

島崎景信心領神會,殺人放火的事情他最是擅長,不在多問,正欲點齊手下的浪人、惡黨組成的彰義隊去奪佔中泉寺,高師盛叫住了他,吩咐道“可先將駐守居館的遠江駐兵一起叫上,且記得將這些無視法度的住持、監院、坊官請來與我一會。”

住持、監院、坊官多系出名門,其宗族在三河國各郡內都頗有威勢,與普通和尚、僧兵可不同,僧兵殺了就殺了,若是萬一失手錯殺了這些‘得道高僧’,雙方臉面上都會不大好看。

高師盛雖然不懼怕,本證寺的指責和破門絕罰令,但多少也是個麻煩事。

島崎景信應諾,帶領長岡右衛門、山田豐五郎等諸多浪士,馳馬躍至隊伍前頭,一聲令下,北莊盛忠作為監軍押後,四人帶著點選出百於步騎離開大道,先行往城西而去,徑直殺奔中泉寺而去。

高師盛只帶著家眷僕役、青木大膳、一色貞秀、大井盛朝等人與長谷川隼人部下的幾十名旗本隊,在秋鹿仲麻呂的帶領下,催動車架,往向天守閣的位置而去。

中泉鄉歷史悠久,鎌倉時為足利一門所有的御家宛行地,至今已有四五百年。

最為出名的當是所屬鄉領內的兩個莊園,分別名為細川莊與一色莊,前者擔任幕府三管御領、後者則為四職之家,而這座中泉館過去就是由這兩家足利一門眾輪流擔任館主。

故而中泉館在東三河國的位置不僅緊要,而且非常具有政治意義,所以駿府才會將廳館設立此處。

這也是高師盛為何不惜大開殺戒,同城內的淨土真宗武力對抗,也要將之控制在自己手中。

天守閣在城東南處,高師盛馳車架儀仗行於城中町街之上,因為城中僧眾、武家沒有人出面聚集百姓相迎,町人多數還都不知中泉館被劃做了檢非違使廳。

突然見到一大群打著儀仗幡旗的武士,簇擁著高師盛的輜車徐行,街上的百姓,大多沒有反應過來,亦無人迎拜,反而躲得遠遠,對著浩浩蕩蕩的人群指指點點。

一色貞秀隨行在輜車旁,見町街上如此動靜,皺起眉頭,對車中的家老國司元綱說道“瞧城中百姓的模樣,恐怕還不知判官駕臨。這城中的僧人當真著實可恨,各個殺之不足惜。”

國司元綱撫須不言,略微沉吟片刻,而後答道“家督不是派人去寺中逮捕不法惡僧了麼?待一舉收取此城之後,家督下一步大概就是要安插人手前往各鄉、大村擔任莊所保司,老夫觀之家督舊部平山黨中的武士多是目不識丁的莽夫,就算家督顧念舊情,多數也是爭搶不過你們的。”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