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私聚館城欲何為

不提寺前町內這些人家的驚慌,之說北莊盛忠、島崎景信等人,他們勢如破竹,一路攻進了中泉寺內,把整個寺院殺的血流成河。

將膽敢反抗的僧兵悉數殺死,將降伏的僧眾、奴僕全都擒獲,繳械後驅趕到北莊盛忠的馬前。

一進一回,只用了兩刻鐘,寺中蓄養了至少上百矢田家的僧兵、郎黨,可以說是頃刻間就被彈壓,且傷亡極小。

除去這些部眾的勇力不凡外,這些僧兵的幾名総領還未聚集起人手抵抗,就被島崎景信單騎討死,剩下的僧兵沒了指揮,根本抵擋不住後續使幡騎催馬突陣。

目付隊不用吩咐,就各自去統計功名斬獲,回頭好作為放恩賞的依據。

島崎景信、長岡右衛門、北莊盛忠則率領剩下的平山黨部眾和跟隨在後的郡兵,在寺內寺外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高師盛點名要見的寺監和坊官的蹤影,怎麼能夠善罷甘休。

北莊盛忠心思細膩,問過幾名僧眾後,從其口中得知坊官矢田作十郎現在寺前的門下町內的居館,正跟一眾豪族宴飲。

不過他並未妄動,而是一面率兵前撲矢田館,另一面派人前去請示高師盛該如何行事。

傳令的使幡騎縱馬馳行,用漁網將那幾個血淋淋的光頭裝好,從中泉寺一路馳行街上,沿路嚇得圍觀的百姓,驚呼避讓,特意繞城巡數圈後,這才送進天守閣下的館敷內。

如此作為,就讓城裡的百姓知曉了檢非違使判官的威勢,防止他們受到淨土真宗僧人的煽動,動一向一揆作亂。

山田豐五郎帶領著手下的彰義隊浪人,在寺中看押那些跪拜投降的僧兵,幾名三方眾的武士指揮著徒附們,將染血的僧院用水沖刷乾淨,而後選好禪房後,各自入住進去。

從此這座中泉館就是遠江高氏,在三河國的支城了,即便高師盛日後從中泉檢非違使廳離任,有著數百高氏的徒附和三方眾武士在,也能牢牢控制住這座寺城。

天守閣下的館敷內,人聲喧譁,隨行的奴婢進進出出,忙碌不停。

高師盛正陪同妻子正在館敷的後宅內,指揮著家僕,將從駿府城姊小路公館內帶回來的諸多器皿、擺件、山水掛畫布置在後宅各處,他岳丈徹夜未歸,倒是沒想到自家回去女兒和女婿給‘洗劫一空’。

聽完北莊盛忠派回來的人報信,說“坊官矢田作十郎聚集僧兵與中泉鄉附近的各家豪族數十人,聚集在門前町的居館內,妄圖負隅頑抗,故而命我前來求令。”

高師盛原本正跟國司元綱、青木大膳兩人坐在閒堂上敘話,聽聞有使幡前來回稟,連忙召其進來問話。

待聽其說完後,心中更是微怒“這些個豪族在我上任時,不來拜迎也就罷了,反而聚集在城中,分明是想看我這個檢非違使的笑話,若不下狠手嚴加懲處,等這件事傳遍全郡,恐怕我就要顏面掃地,到時候恐怕一個尋常百姓都不會懼我之威,沒威嚴不存,還拿什麼來治理郡鄉?”

想到此處,高師盛從容不怕地令道“傳我軍令,喧譁者死!膽敢抗拒駿府法度者,罪上加罪,著令北莊盛忠等人立刻展開圍攻,生死勿論!”

這名前來報信的三方眾武士,連聲應諾,急匆匆行了一禮,轉身就出了後院,高師盛冷笑連連,自言自語道“當真奇哉?不知這八名郡內的豪族哪裡來的膽量?莫非真當我不敢大開殺戒不成麼?”

國司元綱坐在堂上,原本只是撫須無言,這會兒卻突然出聲叫住那名武士,隨手拾起早就寫好,放在腳邊的判令文,說道“天近暮色,郡中諸多豪族突然召集郎黨,聚集在逃犯矢田作十郎家中暗藏,有圖謀不軌之嫌,你等可拿此令文來先迫降其等,如果還敢頑抗,再引兵進也不遲。”

高氏一門精研律令,相比起高師盛這個還是有些意氣行事的判官,國司元綱顯然更加老於事故,辦起事來滴水不漏。持此令前去就是拘捕有聚眾作亂之嫌的惡黨,而非是肆意侵害治下豪族。

如果不是想作亂的惡黨,館內的豪族自然沒有必要惶恐畏懼,就該立刻出門請降;若持兵拘捕,到底意欲何為,就無需再另行議論了。

雖然乾的事情並無不同,但如果這些豪族家中之人,真的跑去駿府乞訴,有這麼一道令文在手,就足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國司元綱雖然身負監護高師盛行事的責任,但卻絲毫沒有制止的打算,於他看來檢非違使與郡守上任後,即便治下國人恭順,還會選出一兩家小豪族略作懲戒,以來震懾郡國。

八名郡的豪族,自以為可以同駿府下派的檢非違使對抗,本身就是件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錯非是高師盛調動不了郡內軍勢,不然他都要主動請命,直接派兵將中泉鄉內的豪族盡數擒殺。

駿府早就將中泉鄉收歸直領,將這些依附淨土真宗的豪族通通放逐,鄉里的宛行全都歸屬於高師盛這個檢非違使轄制,在三方眾眼裡,這些水田自然就是他們高氏一門的囊中之物,對方不死,怎麼能夠順利奪佔?

如果是在引佐郡,就算是高師盛這個判官想在郡內大開殺戒,且不說有井伊家會出面阻止,就是使廳內的奉行眾,也絕不敢奉此等惡令行事。

但八名郡的使廳連個空架子也沒有,別說使廳之中,就是整個中泉館內上上下下,也全都是高師盛的私兵舊部,縱然做些有違法度的事情,難道還會有人為了這些不相干之人,出面仗義執言不成?

高師盛謝道“多謝國司大人為我查漏補缺,若非老大人指點,險些亂了駿府的法度。”

而後又令道“傳我軍令,命北莊盛忠、島崎景信等人務必留下主要人等的活口,押回館敷內細細審問,其等聚眾於城內,到底是何企圖。”

這名旗本凜然接令,國司元綱倒是給他提了個醒,就算是要真的動手殺人,事後也要書錄一份認罪的口供。

喜歡戰國之高氏物語請大家收藏戰國之高氏物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