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朝堂爭執(2 / 2)

朝堂之上立刻炸開了鍋,大臣們難以置信,皇帝也感到不可思議。“愛卿,這是真的嗎?”八王爺滿臉笑容地道:“此事千真萬確,不久之後,近萬俘虜就會押解來京。”皇帝激動不已,“好好好!楊招討果然不愧為一代名將啊,兵鋒所向無敵!寡人要大大地獎賞他!……”

“陛下不可!”王旦出列道。皇帝皺起眉頭,“有何不可?愛卿何出此言?”王旦道:“楊鵬有大逆之罪,陛下不治罪,反要嘉獎,豈不是鼓勵那些將領謀逆嗎?”皇帝大訝,“愛卿這話,寡人更加不懂了!”

王旦道:“陛下先前有明令令楊鵬停止進攻,撤回莫州防禦。然則楊鵬居然不遵聖旨,擅自進兵,此違抗聖旨之罪,論罪當誅!”另一個大臣立刻出列道:“王大人所言極是!楊鵬違抗聖旨擅自進兵之罪,定要嚴辦才行!否則只怕各地將領都將不服管束了!當年太祖皇帝,鑑於武將威權過重危害國家之敝,因此對武將設下重重法規予以限制,如若今日不處分楊鵬,這些法規豈不是形同虛設,只怕五代時武將頻繁造反的事情又將會重演!此事影響深遠,陛下不可不慎!”說話的這位可不是奸臣,而是一位稱得上是德高望重的大臣,名叫孔一達,六十多歲,形象好是壽仙翁一般,是孔子的三十一代子孫。

孔一達這一發言,立刻引出了眾儒家大腕紛紛發言,均言楊鵬不可不殺。寇準大聲道:“此來迂腐之論!”語氣中頗有些怒氣。轉身朝皇帝一拜,“陛下,從古到今,從來都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之上情況瞬息萬變,機會轉瞬即逝,真正的良將就應該把握機會趨利避害為朝廷贏得最大的戰果!如果事事都要等待朝廷的指示,別說收復失地了,恐怕連我們手中的土地都不能保全!不久前,遼軍橫行無忌,河北諸路烽煙四起,無數城池陷落,就連東京城也差點落入敵手!這便是事事等候朝廷命令的後果!難道諸位想要這樣的情景重現嗎?”

孔一達憤然道:“不管怎麼樣,這都是違抗聖旨的行為,不能不嚴懲!否則陛下威嚴何在?”寇準寸步不讓:“生死場上靈機決斷,與陛下威嚴何干?楊招討連敗遼軍,直入遼國南京城,難道不是為陛下增添威嚴的最好行為嗎?難道喪師失地,才叫為陛下增添威嚴了?寇某不才,實在無法理解這樣的觀念!”

孔一達氣得要死,失態地嚷道:“武人就是該死,否則天下不得安寧!”寇準冷哼一聲,“無罪而殺,只怕聖人不為,難道孔老先生把祖先的話都忘記了嗎?”孔一達無言以對,滿臉通紅地瞪著寇準。

八王爺朝皇帝抱拳道:“陛下,楊招討並非有意抗旨,實在是因為敵軍動向危險,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以攻代守,否則莫州瀛洲保不住,就連大軍也無法保全了!還請陛下明察!”這番話是楊鵬在書信中教他說的。

皇帝和顏悅色地道:“原來如此。既然情非得已,那此事就算不上罪過了!”孔一達大急,“陛下,不可姑息啊!”皇帝有些為難,便道:“這樣吧,楊招討雖然有功,然而畢竟違抗聖旨,因此功過相抵,不賞也不罰吧。”

八王爺和寇準皺起眉頭,可是也不好再說什麼了;而孔一達卻兀自不滿足,一副不置楊鵬於死地不罷休的架勢,“陛下,若不處死楊鵬,必將貽害無窮啊!”

皇帝有些惱火了,皺眉道:“孔愛卿,處死楊招討後,寡人該如何向天下臣民解釋?天下臣民會說,‘你看,人家楊招討為了朝廷社稷血戰數月,到頭來卻落得個莫名誅殺的下場!’,孔愛卿,你倒是說說看,這對朝廷,對寡人的聲譽是好事嗎?”

孔一達無言以對。皇帝不耐煩地道:“此事就到此為止,諸位不要再說了。”

眾人退回佇列中。王欽若出列,“陛下,臣聽說楊招討麾下有許多都是朝廷欽犯,此是包庇朝廷欽犯之罪!應當治罪!”孔一達那老傢伙立刻又跳了出來,“陛下,前事還可恕,此事斷不可饒了!”

八王爺當即出列,“陛下,關於此事,楊招討有奏摺專門解釋,請陛下御覽。”隨即從袖子中取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皇帝身邊的那個老太監立刻下來,接過奏摺,回到玉階上,轉呈給皇帝。

皇帝接過奏摺,開啟,看了一遍,點頭道:“原來如此。”按下奏摺,對朝臣們道:“楊招討說,他在北伐的路上,有一夥義軍相助,正因為如此,北伐之戰才能如此順利。而這夥義軍的首領便是之前獲罪的朝廷欽犯,楊雄、石平、石虎等人。楊招討力陳此數人殺敵報國之功,求寡人赦免他們的罪過!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

王欽若急聲道:“此數人皆是朝廷欽犯,不可赦免!”寇準道:“此數人所犯並非大逆之罪,為何不可赦?此數人雖是欽犯之身,卻不忘報君報國,忠義可嘉,應當赦免!如此以來,不僅彰顯陛下仁義之心,而且還可令那些因一時失足陷身綠林的好漢重拾忠義,報效朝廷!”

皇帝深以為然,“寇愛卿所言極是。便依楊招討所請,赦免此數人之罪,令其留在楊招討麾下繼續建功!”寇準、八王爺一起抱拳道:“陛下英明!”王欽若和孔一達黯然退下。皇帝非常高興地道:“沒想到太祖都沒有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居然在寡人手中收復了!”

八王爺連忙抱拳道:“此乃陛下聖德教化之功啊!”眾臣也紛紛稱頌皇帝聖明。皇帝不禁有些飄飄然,感覺自己幾可比擬傳說中的那些明君聖主了!

龐太師出列,“陛下,臣以為應當立刻派出幹吏去接管各州縣,以便新收復的州縣能夠儘快沐浴於陛下聖德光輝之下。”皇帝深以為然,“此事就由太師負責吧。”“是。陛下,還有一事,楊招討雖然驍勇善戰,然而畢竟孤軍一支難保不會出問題,應當立刻派遣一支大軍前去加強守備。”

皇帝點了點頭,“太師所言極是啊!”龐太師繼續道:“可令畢士安為燕雲十六州留守,楊招討為副留守,負責北方的防務。”八王爺連忙道:“如此恐怕不妥!萬一再遭遇之前的慘敗,該如何是好!”李特憤怒地道:“若有閃失,斬我的頭顱便是!”

寇準道:“太師的建議非常好,只是這留守一職還須斟酌。臣以為不如就令楊招討為燕雲十六州留守吧。如此可保萬無一失!”孔一達聽到這話,立刻跳了出來,“如此一來豈不是獎賞楊鵬嗎?違抗君命不罰,反加獎賞,這是何道理?”

寇準懶得和他糾纏,朝皇帝抱拳道:“此事還請陛下聖裁!”孔一達急聲道:“陛下萬不可封楊鵬為留守啊!”龐太師也道:“楊招討畢竟資歷不足,獨任留守恐怕並不合適!”

皇帝左右為難,最後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就令楊鵬和畢士安同為留守,陳梟在東,畢士安在西,共同守護燕雲十六州。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八王爺和寇準望了望龐太師那邊,龐太師幾個人也朝這邊望了望。兩撥人都稱頌陛下英明,他們雙方都明白,這件事也只能如此了。唯獨一個孔一達依舊在那痛心疾首地叫喚,皇帝被他吵得一個頭兩個大,沒耐煩地道:“此事諸位愛卿都沒有意見了,孔愛卿就消停了吧!”孔一達長嘆道:“陛下不納忠言,遲早會追悔莫及的!”

龐太師道:“陛下,留守不可在外獨任,應當遵先例派遣忠誠可靠之人做為監軍!”皇帝點了點頭,問道:“太師可有人選?”龐太師道:“孫同,精明幹練,忠淳可靠,可以擔此重任!”皇帝道:“好,就認命孫同為燕雲十六州監軍,輔助楊鵬守好燕雲十六州!”“陛下英明。”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17K::-->

喜歡少年戰歌()少年戰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