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制定商法。(2 / 2)

小說:少年戰歌歌曲 作者:步槍子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實,學習只是次要的,學的是一些手段、謀略,提升的是智慧。而真正的為政之道,卻在民間。尋常的時候,你應該多出去走走,和大溝府的百姓,過往的商客多交流交流。”“瞭解一下,百姓們和商客們,內心深處的需求。同樣,要理性的去判斷他們的這些需求,那些是真正有利於大家的,那些是存在私信的。

長此以往,這大溝府內的百姓需要什麼,你心裡就都有數。你只需要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就可以了。想要做一個好官,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這國家,像是一個大酒樓,皇帝像是東家,首相像是掌櫃,大溝城裡的官員們像是後廚,你們這些在外的官員,就相當於是店小二。

而這酒樓裡,真正的客人,卻是百姓。你明白嗎?”楊鵬的聲音,平淡無奇。但是他的話,卻猶如洶湧澎湃的驚濤駭浪,顛覆了謝韜內心存在了二十多年的世界觀。

“城主……城主……”“咕嘟……”“城主,您說笑吧?按照您的意思,咱們這些官員,甚至皇族,都是在為百姓服務?”

楊鵬攤開手,“不然呢?”謝韜咬了咬牙,沉聲道:“不可能的,當官的,是官老爺,天生比百姓高一頭。咱們是幫百姓做主的人,不是服務百姓的。”

楊鵬搖頭一笑,“如果這天下間沒有百姓,你到誰面前去高一頭?還有,幫百姓做主和服務百姓,有區別嗎?在我看來,就是名號不同而已。”“這……”謝韜想反駁,很想大聲的反駁。

他想告訴楊鵬,在大宋,官員就是人上人。百姓們只是地裡刨食的下賤胚子。可是,這話他不敢說出來。因為,他一旦說出來,就違背了天京新城基本法的第二條。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貴賤。瞧著謝韜沉默不語,楊鵬也沒有再繼續追著他討論問題。楊鵬品了品桌上的茶水,待到謝韜冷靜下來以後,才繼續開口,“剛才咱們聊過了,險些誤了正事。此次傳你過來,就是想了解一下,天京碼頭的是商人,圍困在府衙門口,究竟所為何事?”

謝韜抱拳道:“臣正要向王上稟報此事,前些日子,王大人,從遼國置換了不少遼地漢民,運回了咱們天京新城。這些遼地的漢民,進入咱們天京新城後,就受到了城主的厚賜。這些商人們看到了以後,心裡就有了一些想法……”“什麼想法?”謝韜沉吟道:“其一,商人們跑到衙門裡詢問,他們想加入天京新城籍貫,不知道有什麼條件。會不會也像是遼地漢民一樣,得到一百一十一畝的良田。

其二,商人們透過王大人的事情,發現了一條商機。他們想把天京新城的糧食運到遼國去,然後換一些遼地漢民,再運回來。他們想知道,我天京新城有沒有收購這些漢民的意向。”楊鵬用食指敲打著眉心,所有所思,“很聰明的一個計劃……”“怎麼講?”謝韜疑惑。楊鵬笑道:“首先,在目前的時代,大多商人都是以家族形式存在了。能出國行商的,家族產業就更加龐大,人口就更加繁多。

如果他們在家中挑選個成千人,入駐到我天京新城,加入了天京新城戶籍。拿到了一百一十一畝良田。那麼他們手裡的良田,就能迅速的積累成千上萬畝。其次,遼地缺糧,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他們把糧食運送到遼地去,自然能夠輕而易舉的換到相應的遼地漢民。這些漢民被他們拯救出了火坑,自然對他們唯命是從。

到時候這些漢民們得到了田地賞賜,到頭來還是成為了這些商人的囊中之物。商人們不僅把遼地漢民的賣身錢賺了,還賺到了他們的土地。這簡直就是一個一舉兩得的計劃。”謝韜聞言,咬牙切齒道:“這些商人真奸猾,咱們應該想個辦法,挫一挫他們的奸計。”

楊鵬緩緩搖頭,“人家沒偷沒搶,憑本事和智力賺錢,賺的合情合理的。依照我天京新城的律法,人家只要交納夠了商稅,咱們還的保護他們。”謝韜不甘道:“豈有此理,難道就看著他們大賺特賺嗎?”楊鵬莞爾一笑,“不急不急,這不是還沒答應他們,他們還沒賺到嗎?”謝韜沉聲道:“可是屬下看城主的意思,似乎是有答應他們的想法。”

“這都被你看出來了?”“城主,您就別取笑臣了。”楊鵬眯起眼,低聲道:“這件事,肯定是沒辦法阻止的,有這些商人們加入,王明誠的壓力也會輕一些。而且我天京新城國民的數量也能迅速的擴充。

此事不僅不能阻止,還的鼓勵。只不過他們想出的那個類似土地兼併的小手段,應該想辦法給剋制一下。嗯……”

楊鵬低頭,沉思了起來。怎樣在不壓制商人們積極性的情況下,制約他們暗中謀劃的土地兼併呢?

楊鵬考慮了許久,許久……猛然間,他抬起頭,臉上全是笑意。“城主有辦法了?”謝韜一直守候在楊鵬身旁,看見楊鵬臉上的表情,他就知道楊鵬肯定有辦法了。楊鵬樂呵呵一笑,道:“也不算是什麼高明的辦法。他們的條件可以答應,只不過,從遼地帶回來的漢民,不能兌換成金銀。只能交給官府,作為回報,咱們可以給他們減免一定的商稅……”

“減免商稅,就能挫敗他們的計劃了?”謝韜有些愕然,“臣怎麼覺得,這是在助長他們的威風呢?”楊鵬嘿嘿笑道:“動動你的腦子,遼地漢民以置換賦稅的形式,被官府收攏。那麼這些人就是官府的人了,和那些商人們再無瓜葛。

到時候,再把落籍的商人家族和遼地漢民們分開。一個擱到南邊,一個安置到北邊。他們的陰謀,就能輕易挫敗了。”謝韜恭維道:“城主這個手段高絕,如此一來,確實能夠避免土地兼併的問題。”楊鵬感慨道:“說實話,我並不在乎土地兼併。只是,土地兼併是大宋固有的風氣。連帶著這個風氣的,還有一個風氣。就是大宋人喜歡在自己家裡多吃多佔,卻一點兒開拓的精神都沒有。

廣闊的大地浩瀚茫茫,這些土地都能任由我們馳騁,不能固步自封。”楊鵬所述的道理簡單,謝韜卻始終轉不過腦袋裡的彎。最後,楊鵬索性直接讓謝韜照著他的話做,不必多問。楊鵬在天京碼頭停留了足足三個多月,對於天京碼頭的發展,他事無鉅細的都叮囑了謝韜。天京碼頭,乃至整個大溝府,楊鵬都寄予厚望。

一個沿海的商業城市,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優厚的政策扶持。相信,天京碼頭,會在很短一段時間內,迅速的繁榮昌盛起來。同時,它也能帶動整個天京新城的商業發展,並且迅速的增強天京新城的實力。

天京碼頭以後發展的基礎基調,楊鵬已經為謝韜制定好了。謝韜不許要做太多,只需要按照楊鵬制定的計劃,按部就班的完成即可。安頓好了天京碼頭,楊鵬踏上了迴天京新城的歸程。

不過,楊鵬並沒有急著一路疾馳迴天京城,而是沿著天京新城東線,一路繞了一千多里的路程,仔細的巡查了一番天京新城東部的發展。天京新城朝廷鼓勵農耕,又加上地理位置的優越,以及引進的楊鵬改進的一些先進的農具。天京新城的百姓田地裡的糧食產量在節節增高。

其中,一些有漢族的農莊或者城市,田地裡糧食的產量就更是多不勝數了。短短兩個產糧季,僅天京新城東部所產的糧食,就足以供給整個天京新城的百姓吃一年之久,並且剩餘的糧食,還足夠販賣向大宋。在加上玉米的高產,一畝近三千斤的產量。站在農田的田埂上,楊鵬隨手摘下了一棵稻穗,望著廣闊的田野,忍不住感嘆。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17K::-->

喜歡少年戰歌()少年戰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