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色膽包天。(2 / 2)

因此,對侯仁寶,楊德政一點兒也不客氣。楊德政揪著侯仁寶的耳朵,冷聲的警告他,“你最好給老子老實一點,不然老子就宰了你。”侯仁寶也是一個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主兒。他根本不懼怕楊德政的威脅,“你敢殺本官,你們一家人都得陪葬。”

“啪!”楊德政又賞給了侯仁寶一個大嘴巴子,冷笑道:“你也配說這句話?你也算是一個官?老子要是猜的沒錯,朝廷派你來,應該是發現了我在麟州、勝州、豐州三地的作為。所以想招安我……不不不,準確的說,是想隨便給我按上一個爵位。然後從我手裡摘桃子,摘走麟州三州。

你說我猜的對不對?”侯仁寶謾罵道:“猜對了又怎樣?就算你想投靠朝廷,本官也不會讓你如願。楊德政,你這個狗賊,包藏禍心,裂土封疆,意圖謀反,人人得而誅之。本官是不會給你這種狗賊一丁點兒機會。”

“啪!”楊德政繼續賞了侯仁寶一個巴掌,譏諷道:“說你蠢,你還是真蠢。老子如今手握勝州、豐州、代州三州,而老子和折家已經結成了同盟。折家手裡握著府州和麟州,還有銀州五縣之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們兩家,隨時都能召集二十萬兵馬,和朝廷抗衡。你覺得朝廷在這種情況下,派你到勝州來,是來耀武揚威的嗎?朝廷想安撫我,想拉攏我。你卻在這裡給我裝大尾巴狼。你還真把自己當成了一個人物?老子今天就算是殺了你,朝廷也不會跟老子多說一個字。”侯仁寶驚叫道:“不可能,你這種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楊德政冷笑道:“不信,不信老子這就派兩個人去給朝廷送信,就說你侯仁寶對老子不敬,已經被老子砍了。”楊德政重新用那團髒乎乎的東西堵上了侯仁寶的嘴。然後從被俘的金甲侍衛裡面挑選了兩個,會去給趙恆送信。

楊德政大大咧咧對兩個金甲侍衛說:“你們會去告訴陛下,我楊家不會反出大宋。但是陛下當年答應我爹聽調不聽宣的旨意,一直沒有兌現。如今我楊家只能憑藉自己本事拿回來。

至於以後這代州、勝州、豐州,還是大宋的土地。只不過以後都歸我們楊家管了。反正這勝州和豐州是我自己奪下來。我自己管,誰也挑不出錯。每年交付稅銀,扣除了每州五萬兵馬的吃喝用度以後,我也會如數送到汴京城去給陛下。”

“這……”兩位金甲侍衛聽到楊德政的話,明顯的露出了尷尬的神色。按照大宋朝廷的慣例,一州之地的廂軍、蕃兵、鄉兵人數加起來人數不得超過三萬。楊德政一張嘴,就在這個數字的基礎上又擴充了兩萬。

大宋境內,除了一些由州升級到府的繁華城市外,一州之地的稅收,最多也就只能供養五萬人馬。各州府之所以供養三萬人馬,就是因為還要剩下一部分錢財充入到國庫裡。楊德政現在揚言他治理下的每一州之地,要供養五萬人馬,其意思,就是說以後不會給朝廷一分錢的稅銀。

這跟自立有何區別?兩位金甲侍衛,自從入宮當差以來,還真沒見過這種事兒。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楊德政似乎看出了兩個人心裡的想法,他笑眯眯道:“當然了,每年我們五州之地,除了向朝廷繳納一定的稅銀外,還會有額外的朝貢送過去。”

其中一個金甲侍衛壯著膽子小聲問道:“不知道大郎每年準備朝貢多少錢財給朝廷?”楊德政樂呵呵一笑,道:“談錢財多俗,本官相信,一點兒錢財,朝廷還是不會看上眼的。我們五州之地,基本上沒有什麼特產,就是緊挨著党項和遼人,馬匹夠多。每一年,本官會向朝廷進貢五千匹的戰馬,和三千匹的小馬駒。”

兩位金甲侍衛下意識的點了點頭。五千匹戰馬,外加三千匹的小馬駒,販賣到大宋,那可是價值幾十萬兩的銀子。幾十萬兩銀子的朝貢,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兩位金甲侍衛,同時向楊德政抱拳道:“還請楊大郎放心,我們兄弟二人,一定將楊大郎的話一字不漏的告訴陛下。

還請楊大郎,照顧好我們的其他兄弟,不要傷害他們。”楊德政瞧了一眼其他被扣押的金甲侍衛,笑眯眯的道:“你們放心,本官一定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他們。等你們的訊息送到了,本官就放他們會去。”

“有勞了。”兩位金甲侍衛向楊德政辭行以後,借了兩匹戰馬,快速的向汴京城趕去。去報信的金甲侍衛一走。

楊德政當即讓人扒掉了其他的金甲侍衛身上的盔甲。這些個金甲侍衛身上的盔甲,可都是大宋將作監打造出的精品,不僅華麗,而且很實用。楊德政如今卻的就是盔甲。

近二十多套的金甲盔甲扒下來,送到了軍營裡。軍營裡的將級以上的官員,勉強的混上了一身像樣的盔甲。楊德政把金甲侍衛們丟給兵器工坊,讓這些整日裡在汴京城裡養膘的傢伙們去當苦力用。唯獨把侯仁寶用一根繩子拴在了馬尾巴上,吊著。

楊德政對侯仁寶怨念很深,所以絕對不會輕易的處置侯仁寶。當楊德政拖著侯仁寶到了復興關的時候。陳耀匆匆趕下了關牆,向楊七稟報,“將軍,根據手下的探子回報,遼人聚集了十五萬兵馬南下,由遼國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統領,已經到了上京城。”

楊德政把手裡的馬韁繩扔給了王行,面色凝重的道:“十五萬遼軍,遼人這是下定了決心,要給我一個下馬威。上京城距離陳家口,還有五日的路程。你去傳我軍令,命令楊貴帶領兩萬復興步卒、楊新帶領五萬晉軍即可登上城牆,固守復興關。同時,命令樊龍,率領三萬復興遊騎兵,出關堅壁清野。復興關外,二十里內的漢人,全部撤回關內。”

陳耀立馬下去傳達楊德政的命令。幾乎在楊德政命令下達以後,樊龍帶領著三萬的復興遊騎兵就衝出了復興關,施行堅壁清野的政策。楊新也帶著五萬的晉軍軍卒登上了復興關。

三里長的城關,幾乎被七萬兵馬填滿。在楊貴和楊新帶領下,軍卒們開始在城牆上架起了一道道的重弩。由於重弩的數量不夠,所以在缺少重弩的地方,增派了許多的弓箭手。整個復興關,進入到了戰前狀態。

在復興關內負責築造城牆的民夫們,能夠清楚的感受到復興關內緊張的氣氛。就在所有人都緊張兮兮的時候。楊德政帶著兩萬的民夫,到達了城牆外,還是作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城門樓子上,楊貴和楊新身穿著盔甲,並肩而立,望著楊德政帶著民夫在城外忙忙碌碌的身影,有些愕然。

楊貴皺眉問身邊的楊新,“楊德政在做什麼?”楊新遲疑了一下,道:“像是在挖坑。”楊新確實帶著民夫們在挖坑,只是挖坑做什麼,他不是很清楚,所以有些遲疑。楊貴雙手環在胸前,手臂上的甲片敲打著胸膛上的護心鏡,發出金鐵碰撞的清脆聲。

他苦著臉,搖頭笑道:“德政這是在挖絆馬坑嗎?這種手段,在平原上或許有效,可是在城下,起不了太多作用。敵人只要看到這些坑洞,就會在第一時間掩埋它們。所以這只是在做無用功。”

楊新一臉贊同的點了點頭,然後嗅之以鼻的道:“德政終究在戰事上涉獵的太少,所以作出一些奇怪的舉動,也是情有可原。”然而,在之後的兩天,楊德政的表現就更加的奇怪了。

他幾乎每日裡都躲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工坊裡不出來,偶爾會派人拉出一車又一車的東西,然後趁著夜色拉出了關外。兩天後,楊德政派人在城外挖出的那些坑洞,又全部被他派人給掩埋上了。似乎為了掩飾這個地方曾經存在過坑洞。他甚至還派出了樊龍,花了大半天時間率領著復興遊騎兵,在城外的空地上頻繁的奔跑而過。

這一下,又弄得楊貴和楊新摸不著頭腦了。楊貴也曾攔住楊德政詢問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卻被楊德政告知了一句秘密。之後,楊貴便把楊德政所有的舉動定性為了胡鬧。他也懶得再理會楊德政的作法。他和楊新兩個人,一心一意的在復興關的城頭上,加強復興關的防禦。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17K::-->

喜歡少年戰歌()少年戰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