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六章 英靈祭(2 / 3)

小說:順明圓安居房 作者:特別白

火化的骨灰放在木盒之中,有兩塊木牌,都是寫著這名士兵的所屬部隊,職位和姓名,一塊木牌就釘在木盒上用作標籤,另一塊木牌則是被當作遺體的替代物,用在祭奠儀式上。

大規模的死傷都是出現在登州軍和韃子大軍的戰鬥之中,當日的戰場戰死了五千左右,可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許多在現代不能算作致命傷的傷害,在這個時代卻足以奪去人的生命,又有兩千多計程車兵在痛苦中死去。

老營和韃子的大戰之中,始終是絕對的優勢,始終是壓迫著對方在戰鬥,但戰鬥之中,刀槍無眼,也是有少部分的傷亡出現。

靈牌的數量這麼巨大,在木臺前面堆起了好大的體積,看在李孟眼中,這就是將士們層層疊疊的屍體。

那大戰勝利之後,心中的暢快和豪情迸發,的確是人生最快意,最高興的時刻,但今天看著這個堆積的好像是個小山的木牌堆,才知道這勝利來得多麼不容易,這是用多少計程車兵生命換來的。

李孟整個人肅立在那裡,腦中卻在想著,如果自己沒有來到這個時代,面前的這些士兵,這些純樸可愛的年輕人會是個什麼下場和命運,如果沒有自己,這些年輕人或者在悽慘的災荒之中而死,或者是被韃虜和官兵殺死,他們的父母會比他們早一些悽慘的死去。

事情的確會是這樣,李孟考慮事情有個習慣,那就是暗自比較,這個時代,有我會如何,沒我又會如何,想到最後,沒有他,局面肯定會變得很壞。

可這樣的想法,絲毫不能開解李孟心中的沉重,天色陰沉,風也是比前面幾天大了許多,李孟睜大眼睛看著面前的木牌,再看看木牌那邊的部隊,心中有許多的感慨,總覺得自己可能會為這些陣亡的將士流淚。

但李孟卻發現自己沒有眼淚可流了,心情沉重也有些悲痛,但實際上也是平靜之極,眼前是已經為了膠州營,為了他李大帥戰死計程車兵,那些正在肅然列隊計程車兵呢,將來又會有多少人戰死……

誰也不會知道這個確切的數字,但有一點李孟可以知道,堆積在自己面前的靈牌肯定還會更高。

還沒有到感慨的時候,李孟深吸了一口氣,突然想到一句話很是切合此時的情景,而且也很適合將來——一將功成萬骨枯,此言不虛啊。

集軍鼓和前進鼓差不多的節奏,在最開始的急促響起之後,接下來就是固定時間間隔的咚咚敲響,這種單調的節奏,配合上此時的節奏,讓人的心裡更加的壓抑難受。

各營都沒有打出自己的旗幟,除卻在營千總的斧槍上綁著白色的布帶,每名士兵的腰上都是綁著白色的布條,腦袋上都是和李孟同樣的模樣。

大勝的歡樂已經稍微的淡化了一些,對死去戰友的思念和悲傷漸漸的出現在情緒之中,老營將近四萬兵馬,登州軍萬餘兵馬都是神色凝重,肅然列隊。

有在各營之間巡視的親兵跑到木臺前,跟木臺上的將領低聲的稟報說下面列隊完畢,親兵統領王海上前一步,開口低聲的報告道:

“大帥,各軍出營已畢,開始吧!!”

李孟舉起了手,木臺後面的鼓聲嘎然而止,在木臺前面還有稍微有些騷動的各營兵馬也是鴉雀無聲,安靜了下來。

在木臺兩側各有親兵縱馬而出,按照一定的順序數目排列在各營之間,他們實際上就是為了給在木臺上的李孟傳聲,在沒有擴音器的情況下,這種方式可以讓李孟的講話被每一名士兵聽到。

“與韃虜一戰,我山東兵馬,全殲賊軍,擊殺賊酋,我山東兵馬,完勝!!”

李孟站在木臺前,先是朗聲的說了這麼一句,他的話被親兵們一句句的傳遞到木臺前軍陣的每一個角落。

稍微的停頓,山呼海嘯的歡呼在各處響起,軍官們、士兵們都是在那裡大喊著:“萬勝!!萬勝!!萬勝!!!”,天色陰沉卻掩蓋不了,膠州營將士勝利的喜悅,這樣的喜悅,不管如何宣洩都是可以理解的。

喊了幾聲之後,就連臺上的幾個人都是跟著吶喊,一向是講究個雍容氣度的袁文宏都是激動的跟著大喊。

過了片刻,李孟又是抬起了手臂,緩緩下壓,這個動作好像是有什麼魔力一樣,歡呼的軍陣迅速的就是安靜下來,又是恢復了方才的狀態。

李孟沉吟了一下,衝著邊上的王海點點頭,輕聲說道:

“帶上來吧!”

王海立刻是在那裡大喝說道:

“軍法隊,帶原登州軍第五營千總江衝,帶原登州軍第八營千總王照!”

聽到這個命令,廣場上最後一絲的騷動和雜音也是安靜了下去,從木臺的左側有大帥親兵營的人,四個人押著一個,共有兩個人,踉蹌著腳步,披頭散髮的被拖到了李孟的臺前,這兩個人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依稀能辨認出來是營千總的服色。

這兩個人儘管剛剛被押上來,可他們的罪過早就已經是通報全軍,江沖和王照的罪過在膠州營很是少見,是臨陣脫逃。

在悍勇忠心的膠州營將士之中,很多人都把臨陣脫逃看成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是莫大的恥辱,平時想都想不到的事情,誰也沒有想到,在登州軍中,居然還有兩名千總這麼做了,沒有人同情他們兩位,都是唾棄之極。

兩名千總被押上來之後,被這身後押送他們計程車兵直接摔在了地上,他們兩個人看著倒沒有受什麼傷害,可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卻不敢站起,只是好像個蝦米一樣蜷縮著跪在那裡,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江沖和王照,在韃虜馬隊側翼衝陣之時,沒有身先士卒,抗擊敵兵,反倒是丟棄職守,棄軍而逃!”

登州軍的側翼被蒙古輕騎弓箭攢射已經亂了陣腳,滿八旗的騎兵衝陣聲勢好大,威猛異常,當時四處都已經是亂成了一團,每一個方向都是在苦苦支撐,很多人都是覺得此戰必敗了,但絕大多數的軍將還是在那裡率領著兵馬死戰,因為他們有軍人的榮譽和信念,也有要包圍的東西。

烈火煉真金,長久處在太平之中的登州軍在這樣的苦戰之中,很多人堅持住了,卻也有人不能堅持。

當時有四個營的千總先跑,他們倒不是向外逃竄,而是向內圈跑,一營的指揮官逃跑,帶來的後果當然是這個營的崩盤,軍官們次第的逃跑,失去了指揮計程車兵們茫然失措,混亂成一團。

當時的結果就是登州軍的左翼軍陣接連崩潰,被滿八旗的騎兵方隊順勢的殺了進去,如果沒有王韜及時站出來穩定軍心,糾集兵馬成陣,恐怕下場真的是不可收拾。

這四個營的千總逃跑,有兩名也是死在了亂軍之中,這四個營的軍官們下場都是差不多,在韃子的騎兵步步進逼的局面下,步兵陣列崩潰,散兵們的命運只有死亡,這種怯懦的臨陣脫逃,害人害己。

收兵回營的時候,兩名沒有戰死的逃兵軍官當即被控制起來,登州軍參將趙能再怎麼老好人,這等軍法的大事,也從來不馬虎的。

等大戰完勝,祭奠英靈,這些違犯軍法的軍官當然要被示眾嚴懲。

“江衝、王照,你們也是我一手帶出來的親兵,外放到地方上做軍將,卻沒有想到居然是這樣的局面,害了你們統領的部下,也害了你們自己,本帥也是有責啊!”

親兵營在膠州營的體系之中,除卻近衛軍的作用之外,軍官、士官進修學校的職能甚至更大些,李孟自然是這個軍校的校長,在自己的教育之下,卻出了這樣臨陣脫逃的懦夫,的確李孟也在自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