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分宅(1 / 2)

小說:封侯掛印 作者:高月

靈州府已經成立,張曉出任知府,曹保宗出任司馬,傅林出任判官,下設六司曹房,官員缺乏,就暫時由軍中文職軍官出任,連種桓也臨時出任戶曹司士。

靈州府下轄七縣,原來的興慶城改名為大興縣,為府衙所在地,下面還有順縣、保靜縣、定縣、靈武縣、鳴沙縣和理縣等等六個縣。

靈州府的當務之急就是清理房宅,超過六十萬的漢人百姓要回遷,當然,一部分會搬去夏州府,一部分要形成村落,那至少也要有三十萬人、近八萬戶漢民落戶靈州府各縣。

陳慶專門調撥一萬士兵協助靈州府清理房宅,用一個月的時間,把房宅清理出來,讓百姓回遷,先安居再分田,這是很浩大的工程,沒有半年時間搞不定。

這天下午,晁清匆匆跑來道:“宣撫使,有家信!”

陳慶一怔,現在大雪封路,家信能過來嗎?

陳慶連忙道:“信在哪裡?”

晁清將一管鷹信遞給陳慶,陳慶苦笑一聲,原來是鷹信,就說怎麼過得來。

他連忙接過信細看,頓時跳了起來,趙巧雲產下一女,按照他的想法,取名為冰兒,母女平安,孩子身體健康。

陳慶歡喜若狂,自己又得一個寶貝女兒,他隨即對晁清道:“去傳我的命令,慶祝我喜得千金,全軍放假三天。”

訊息傳開,將領們紛紛趕來祝賀,陳慶有點歸心似箭了,這時,唐騫向陳慶建議,雖然大雪封山,但可以走白馬川河面南下,大概走八十里的峽谷冰面,就能穿過橫山,進入慶州,關鍵是小河冰面遠不像黃河冰面那樣寒冷刺骨,士兵、戰馬和駱駝完全可以承受。

到了慶州以後就直接沿著馬嶺水河谷南下,最後走涇源道進入關中。

這個建議得到眾人一致贊成,陳慶當即派出一支斥候前去探路,與此同時,軍隊開始收拾行裝物資,得到確切訊息後就能出發了。

事實上,張曉和官員們做得很好,不需要陳慶再做決策,他批准了張曉制訂的的漢人主導方案後,具體的事情就由張曉以及官員們來施行了。

靈州府運轉得十分流暢,有足夠的軍隊協助,短短半個月就清理出院子或者宅地八萬戶,很多人家只剩下一個老人,官府就用互助、並戶的辦法,把這些老人都集中在一座大院裡生活,每天有專人做飯,就相當於養老院,光用這種辦法就騰出來近兩萬套院子。

這天上午,四萬頭駱駝和兩萬頭牲畜帶著第一批從割踏寨過來的漢民百姓來到大興縣,第一批百姓足有十萬人,兩萬七千戶。

運送他們的駱駝並不是宋軍的駱駝,而是從西夏繳獲的駱駝,宋軍在西夏一共繳獲了五萬頭駱駝,送給了羌人一萬頭駱駝,官府還有四萬頭。

另外還有大量的馬匹、騾子和毛驢,這些馬匹和騾驢就準備全部分給漢民家庭。

在第一批百姓到來之前,官府已經安排好了大營,百姓們先住進大營,然後進行抽籤定房,拿到房子後,就可以直接搬過去了。

幾萬戶百姓既緊張、又期待,還有點膽怯,畢竟他們常年被西夏壓榨,心理變得很弱勢,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把他們弱勢心態慢慢扭轉過來。

下午時分,第一批分到院宅的兩千戶百姓進城了,他們被士兵引領著來到自己的新院子,這些院子很多都是之前被李察哥趕出興慶城的非党項族的房子,那些被趕走的百姓會遷徙到夏州府,他們原來的房宅就歸新主人所有了。

陳慶正在東城巡視,這一帶是原來的羌人聚集地,將來也是漢人聚居最多的地方。

這時,他看到一名士兵領著一家五口人來到一座院子前,陳慶走上前笑問道:“請問你們貴姓?”

男主人三十餘歲,夫妻二人帶著兩個孩子和老母親,應該屬於漢人二代,他們母親是被擄掠來的奴隸,男子連忙抱拳道:“小人姓常,原本是天鹿莊園的奴戶。”

陳慶搖搖頭,“現在可沒有什麼奴戶了,你們是大宋靈州府大興縣百姓,堂堂正正的平民,你們孩子都一樣。”

“小人也知道了,現在改名為靈州府大興縣,好啊!”

“這是你們抽到的房子?”陳慶指著院子裡笑問道。

“正是,我母親抽到的,據說有兩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