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與韓林談話(2 / 3)

稚唯聽到韓林以平靜語氣轉述的這話時,差點兒沒繃住臉上即將裂開的喜悅表情。

不消一天的功夫,“夏家小女子獨愛甘蔗”的訊息便傳遍了整個建章鄉,鄉民們還很會發散思維,認為這是小女子嗜甜的表現,如今恰好正值瓜果豐富的秋季,導致後面幾天裡,稚唯不論去哪兒都有人給她塞零食,或是酸酸甜甜的野葡萄,或是一把煮好的板栗……

稚唯喜歡吃不假,但架不住大家這麼送。

況且這些在她眼裡的小吃食,是黔首家僅限當季的美味,便是不吃,拿到市集上也不愁賣。

她收的是零食嗎?她收的是錢。

再說了,老人家給她塞零食也就算了,五六歲的小孩湊什麼熱鬧,明明眼含渴望不捨,偏要聽家長的話雙手捧著甜果遞給她,稚唯要是拿了,良心都在作痛。

系統感嘆道:“民風淳樸、民風淳樸啊!”

稚唯:“……”

不,她猜大概是“人販子事件”的後遺症。

稚唯從一開始就覺得人販子背後另有隱情,但試探問過幾次章家,都沒得到答案,她便知道此事或許還沒結束,所以各種內部訊息還沒透露出來。

聯想到韓林正是在這幾天帶著商隊進入秦國內史地區,且第一天似是而非評價過秦國的風土人情,稚唯騰出空來就想問問韓林是否知道些什麼。

正好新倉庫也快要建成,可以開始慢慢填充。

——夏家原有的庫房都儲存著山藥和芋頭,那堆甘蔗實在沒地方儲存,只能另建一個糧倉。

而之所以糧倉不建在夏家的宅基地範圍內,是稚唯惦記著早晚要製糖,準備等明年開春將甘蔗同山藥芋頭一併種下,看能不

能種活、產量能有多少。但他們家顯然種不了這麼多,稚唯便和章老丈商量好,將部分糧種挪到建章鄉的公田裡去。()

公田是不用向上交稅的,其產出所得不管是糧食還是轉化為錢財,都直接歸入鄉里的公共財產,之前打造新農具所用的就是這部分資金。

?本作者辛吉拉萊奈提醒您最全的《如何讓秦始皇壽終正寢》盡在[],域名[(()

只是公田的缺點也很突出,農戶對待它肯定是比不上對個人私田盡心盡力的,所以公田的產出比較一般般,鄉里財政因此很有限,一旦碰上需要花費不少的公共建設,比如使用了金屬機括的“水農具”,就需要再次向鄉民們收錢。

章老丈清廉正直,如非必要,他不願意讓鄉民們破費,現在稚唯願意將高產作物挪到公田裡種,等於是增加鄉里財政——別管到底有多“高產”,只要能比原先的公田產出高,他就很高興。

稚唯也不虧,有鄉嗇夫欠她人情,她幹什麼都比較方便。

就好比眼下,韓林帶來的這支商隊,不算韓家母子,總共有二十三人,吃住都是問題,但稚唯根本沒操心,章老丈就幫著把韓林等人的“居留證”辦好了,只要帶著他做好記錄的“驗”,韓林等人再離開咸陽去別的地方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身份證”的問題被關卡限制。

唯一受限制的,就是這二十三人在咸陽逗留的期間,只能借住在新安裡劃定出來的幾戶人家裡,不能隨便住別的地方。

不過夏子推對自己的商隊管理嚴格,人員中沒有不良嗜好,遵守章老丈的這點規矩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大事。

稚唯甚至發現,在沒有工作的現在,還有年紀偏小的商隊成員在捧著竹簡閱讀什麼。

“那是子推的主意。”韓林解釋道,“商隊並不是隨時都在經商,總有停下歇息的時候,人一閒下來就容易多想、滋事,子推便讓大家從他那裡借閱書簡、識字讀書,學好的有獎勵,商隊內部選拔時也會優先考慮學得好的成員。”

韓林還順勢講了一些商隊其他的管理辦法,稚唯聽得一愣一愣的。

在秦國,黔首想要正經識字得去請求“私學老師”,那還得看“老師”願不願意教你,想要深入學習就要努力考進官辦學室。

夏子推這可好,在商隊裡辦流動圖書館,大搞學習競爭。

系統驚訝道:“咱小叔父好有遠見!”

稚唯:“……”誰跟你咱。

不過有一點稚唯很想知道:“他們學的什麼字?”

韓林注視著很會抓重點的小女子,眼含讚歎,簡言道:“秦字。”

稚唯挑眉。

文以載道,以字載文。

七國文字各不相同,即便如今除齊國外,中原大地盡歸秦國,但各國士子、貴族們極少有人能意識到“書同文”的未來,對他們來說,秦字等於“外語”,大家還是習慣用自己熟悉的文字。

尋常黔首沒有識字基礎,鄉音難改,與大秦官方更是無法直接交流,二者之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中介”,這之中就容易產生資訊誤差,或是被人利用。

() 而夏子推現在就讓商隊的成員學習秦字,等到真正“書同文”的時候,他的商隊早就融入到秦國之中,甚至混得如魚得水了。

系統說得對,夏子推的確很有遠見,不光他自己早早意識到秦國統一的必然性,他還帶著周圍人提早一步為適應新環境做準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