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42節(1 / 2)

尹氏待要說什麼 , 韓媽媽先一步道:“瞧這天有些陰上來了,怕要落雨,要不先把這些箱子抬屋裡去,裡頭都是大娘子慣常用的東西, 抬進去也好安置, 使喚起來也能方便些。”

尹氏剛就瞧見這兩個大箱子,還想著不知裝的什麼東西, 怎抬院裡來了, 如今聽韓媽媽一說, 竟是皎孃的東西,不免愕然:“你說啥,這箱子是皎孃的?怎麼可能,她哪裡來的這麼多東西?”

韓媽媽指了指前頭一個箱子道:“這一箱子是大娘子平素裡穿的衣裳鞋子,後面那箱子是妝匣首飾跟一些零碎東西,都是日常使的,因大娘子這次回來的匆忙,不及仔細收拾,只帶了幾樣常用的,不過您老也不用擔心,六爺一早便吩咐下了,若缺了什麼遣人回去取來便是。”

尹氏聽的愈發迷糊:“媽媽是說你們要留下?”

韓媽媽:“李順兒是府裡的管事,府裡一些雜事多離不得他,那幾個小子在這兒也不方便,過會兒便跟他回去了,只老奴跟兩個丫頭留下伺候大娘子。”

尹氏一聽李順兒幾個一會兒就走,剛放了心卻又聽韓媽媽說她跟兩個丫頭留下,忙道:“這些日子虧得媽媽跟這兩位姑娘照應我家皎娘了,如今既然家來了,哪裡還能勞動您幾位。”

韓媽媽:“您老可不用客氣,這是六爺的吩咐,老奴等自然要遵從,再有,大娘子如今正調養身子呢,除了一日三頓藥膳不能斷,平時的茶水點心也要格外精心,不能有絲毫差錯,若逆了藥性可不得了,且前頭那些好容易見的成效,也盡廢了,不瞞您,老奴跟著兩個丫頭知道些藥理,之前便伺候慣了大娘子的,正因這個緣故,六爺才遣了過來。”

尹氏一聽是真沒法推拒了,畢竟自己閨女的身子要緊,打皎娘落生,老兩口子便為女兒的身子操心,求醫問藥折騰了十幾年,險險的養到大,方好了些,卻仍是弱,寒涼冷熱都不能沾,便如此,平日裡也是小症候不斷,到換季的時候,必要鬧場大病,瞧了多少大夫也都說胎裡帶的毛病去不了根兒。

正因這個緣故,兩口子當初未想過女兒嫁人的事,畢竟這不能生養就斷了香火,也怕女兒嫁出去受委屈,這養弱的身子,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便識文斷字也沒多大用處,若不是潘復當日屢次登門,賭咒發誓的說他爹孃早喪,也無兄弟姊妹,他這一支上香火斷不斷的無人在意,僱了使喚婆子不用皎娘操心家務,又是玉秀才教過的學生,也算知根知底,才應了親事。

哪知,這才一年就生了變故,那潘復瞧著老實本份,內裡卻是個花花腸子,嘴裡說不需傳香火,卻以無子為由寫下和離書,逼的女兒和離了也不敢家來,若不是遇上了那位葉氏夫人心腸好,收留了皎娘,這既已和離又不敢家來,不是把人往絕路上逼嗎。

到底是菩薩保佑,這丫頭命中有貴人相助,不僅得了個安身之處 ,身子也好了許多,剛一照面,尹氏就知道康健了許多,雖仍是瘦,臉色卻紅潤了,心裡本還納悶,怎受了這麼大委屈,不僅沒鬧病倒還見好了?

如今聽了韓媽媽的話,方明白其中緣故,不禁道:“莫非你家六爺是大夫?”

韓媽媽略頓了頓,方道:“六爺的確通曉醫理。”

這話,尹氏便自動理解成是了,心道,莫非真是菩薩顯靈保佑,自己閨女這運氣也忒好了,被那混賬潘復逼著和離,本是一樁壞事,不想卻得遇貴人,先是那位葉氏夫人好心收留,繼而還有這樣一位通曉醫術的大夫上心治病,這可真是鴻運迎頭,壞事都變成好事。

不過,那位葉氏夫人好心收留,說是跟皎娘投緣勉強說的過去,這位梁六爺對皎娘如此上心是圖什麼,況,不僅上心治病調養,回家還派了這麼些人護送,這位韓媽媽跟那李管事,自打進了院,對自己兩口子便格外恭敬,明擺著是把皎娘當主子了,可兩家一不沾親二不帶故的,這主子是從哪兒算的呢?

尹氏雖不好拒絕韓媽媽帶著兩個丫頭留下,心裡卻滿是疑惑,怎麼也想不通這裡的事兒,尤其李順兒帶著幾個小子走了之後,韓媽媽跟那兩個丫頭根本不用自己管,便各自分工明確的做起事來。

兩個丫頭去了灶房,那麼幹淨好看的姑娘,幹起活來卻格外利落,不大會兒功夫便把灶房收拾妥當,藥粥熬上便燒水烹茶,玉秀才在堂屋裡瞧著眼睛都直了,怪不得剛才除了那兩個大箱子,又搬進來好幾筐東西呢,鬧半天都是廚房使喚的,小到鍋瓦瓢盆,大到熬粥用的爐子,燒的炭,一應俱全,瞧著兩個丫頭出來進去的忙活,都疑心自家這院子莫非易主了?

玉秀才疑心,尹氏卻是心驚,她本是過來跟女兒說話的,想著雖不好直接問,或能旁敲側擊的打探一下,那位梁六爺的底細,最要緊尹氏想知道自己閨女的心思,是不是自己猜度的那意思,若不是倒好辦了,知了多大的人情,橫豎往後尋機會謝人家便是,若是那個意思卻有些麻煩了。

第125章 你可中意他?

未等她打探呢, 一邁進屋就驚住了,若不是確定是自己家,真以為走錯屋子了呢, 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 屋裡都變了樣兒,從床上的帳子到被褥,乃至桌案上的擺設都換了, 地上還鋪了氈墊,難怪那麼兩大箱子東西呢。

尹氏瞧著那乾淨的氈墊,看了看自己腳上的鞋,雖說不用下地幹農活, 卻總出來進去的跑,鞋上難免沾上土,這要是踩上去挺乾淨的氈墊不就糟蹋了, 故此站在外頭略有些侷促, 猶豫著自己該不該進去。

皎娘正低頭繡花, 這個鞋幫子先前本是給阿孃上壽用的, 因此描的松齡芝壽的紋樣, 這個紋樣寓意好,繡起來卻頗費功夫,皎娘先頭打算著,離著阿孃壽辰還有些日子, 怎麼也能做好了, 也就繡活兒麻煩些,只繡好了鞋幫子, 鞋底兒是現成的, 上了幫一裹邊兒就成了, 哪想偏趕上自己鬧了場病,雖不打緊,到底耽擱了針線,等病好了,歇養過來便到了出嫁的吉日,想帶去做,不想臨走卻找不見了,去歲阿孃過壽的時候,趕著另做了一雙如意紋樣的讓李媽媽送了來。

雖也吉祥應景卻不如這個紋樣好看,如今既找見了自然要接著繡,趁著自己在家這些日子做好了,也好讓阿孃穿上,好歹是自己的一點兒孝心。

這一繡起花來,便認在裡頭了,也瞧不見來人,還是韓媽媽開口喊了聲老夫人,皎娘方抬起頭來,看見她娘站在門外抬著腳似要進來,又縮了回去,神色頗有些糾結。

忙站起快步走了過去,伸手拉了尹氏進屋:“阿孃來了,怎麼不進來,在外面做什麼?”

尹氏極力忍住不低頭看那氈墊上自己走過的腳印,跟著皎娘進來,韓媽媽早搬了椅子過來放在窗下,尹氏坐下,韓媽奉了茶,皎娘接過遞在尹氏手裡。

尹氏接了茶盞,心裡愈發有些驚,玉傢什麼樣兒,尹氏自然最清楚不過,家裡雖算不得富裕,但兩口子也絕不會委屈兒女,吃穿上比別人家不差,即便不差,也是尋常百姓人家,沒那麼多講究。

可今兒瞧女兒這一行一動的,真真是好日子過慣了的,尹氏雖不似丈夫讀書識字有見識,卻不傻,潘復那混賬雖說衙門裡有個差事,也不過是個抄寫文書,能有多少月俸,便前頭幾年省吃儉用的有些積存,又是置房子置地,僱婆子,娶媳婦,也折騰的差不多了,自己當日都擔心皎娘嫁過去受苦呢,後來讓冬郎去瞧了,才放心。

即便兩人沒和離,就憑潘復衙門裡的那份差事,也供不起這樣的日子,瞧著像沒什麼,可就如那韓媽媽說的,一茶一飯都格外精心。

再說女兒這身上的穿戴,剛在院外一見著女兒,光顧哭了,未來得及細瞧,如今這一端詳,可不得了,衣裳的式樣看著簡單,料子卻能看得出是極好的。

倒是未戴什麼首飾,只頭上挽了發,簪了一支銀簪子,簪頭鑲著一朵玉蘭花,小小巧巧的隱在烏壓壓的髮鬢上,跟耳朵上的玉蘭花墜子應是一套的吧。

尹氏孃家貧苦,嫁了玉秀才就算過上好日子了,可她的好日子也就是吃飽穿暖,手裡能攢下幾個閒錢就高興的了不得了,即便如此,也能瞧出好壞來,就她閨女這一身穿戴,別瞧著不起眼,可沒一樣孬東西。

莫說潘家巷這些鄰居家裡見不著,便是潘府裡那些主子奶奶們的穿戴也不過如此了。再有,瞧瞧這屋子,便知女兒之前過得啥日子,且瞧韓媽媽的神色,像是還有些不滿意似的。

尹氏越看越想越心驚,也越發想不明白那梁六爺跟皎娘倒是怎麼個干係,韓媽媽頗識趣,知道娘倆必是有梯己話說,便尋了去看藥膳的由頭出去了。

等她走了,尹氏方道:“ 這會兒屋裡沒外人了,你跟娘透個底兒,那位梁六爺跟咱家無親無故的,怎對你如此上心,連府裡的媽媽都遣過來給你使喚。”

尹氏這 一問皎娘垂下了目光,雖知早晚瞞不過,卻不知該怎麼說,她跟梁驚鴻從頭至尾就是一段孽緣,若非置身其中,她自己都不相信,世上竟有這樣的事。

見她低著頭不吭聲,尹氏卻會錯了意,以為說中了心事,閨女害臊了,遂道:“我是你親孃又不是外人,有什麼話不能跟親孃說的。”見女兒咬著嘴唇仍是不開口,不免嘆了口氣:“還說出了門子這性子怎麼也改了些,卻怎還是這般跟個鋸嘴的葫蘆似的,得了,你既害臊,那娘說你聽著,若說中了你點點頭,這總成吧。”

說著起身把椅子拉近了些,方坐下道:“娘問你那位梁六爺可是對你有意?”皎娘微微點了下頭。尹氏雖早有猜測,可見女兒當真點了頭,仍有些意外,忙又問: “聽韓媽媽說他是個大夫?”

皎娘雖覺梁驚鴻大約不是什麼大夫,但的確通曉醫術,具體他是什麼來歷底細,皎娘無從知道,也不想掃聽,想來韓媽媽既如此說,也是他吩咐的,既如此,便順著他的意思好了,想到此便又點了下頭。

尹氏心裡卻更納悶了,如今當大夫都這麼厲害嗎,瞧這排場比那些豪門大戶都不差什麼了,莫非家裡有祖上傳下的產業,這些事倒不著急,以後再問也不晚,當前先要弄清女兒的心意。

尹氏又往皎娘跟前兒湊了湊低聲道:“既然人家的意思明白了,那你呢?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你不用害臊,橫豎娘得知道你的心意,先頭那潘覆上門提親的時候,我跟你爹就沒問你的意思,結果卻讓你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好在你命好,遇到貴人相助,不然真出了什麼事,爹孃不得悔死,娘知道,你這丫頭是個心裡有主意的,既讓他送了你家來,想必是信得過,只是這樣的大事,娘還得問清楚了才能放心,你跟娘說句明白話,是不是心裡也中意他?”

皎娘滿腹的委屈卻不能說出一字半句來,只覺像是吃了黃連,苦澀難言,皎娘很清楚梁驚鴻的本事,便是再子虛烏有的事,只他想便能成真,而他既肯放自己回家,便有十足的把握,所有事都會照著他的意思,自己中不中意又能如何?

想到梁驚鴻,不免在心裡嘆了口氣,正要點個頭應付過去,免得阿孃再問,卻未等她點頭,便聽外頭陳家嬸子的大嗓門傳了進來:“嫂子可在家不?”

第126章 莫非 有什麼不周全

尹氏站起來往外走, 皎娘也要跟著起來,尹氏卻攔下了她:“你就別折騰了,外頭這會兒起風了, 眼看就要落雨, 你這身子好容易見好,得經心在意著,莫著了寒涼, 再說你陳家嬸子也不是外人,平日便常來跟我說話兒,她知道你身子弱也不會挑理。”

皎娘往窗外瞧了瞧,早上出來的時候便是陰天, 這會兒還真是起了風,吹得院裡葡萄架上新竄出葉子的枝條搖搖蕩蕩的。

韓媽媽也進來道:“是起風了,大娘子身子弱, 怕禁不得, 還是莫出去的好。”說著伸手把窗子關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