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真·紙上談兵(2 / 2)

張霄遠動作瀟灑的屈指輕彈,其上的一兵一卒四個字,宛若活了過來,化作兩個虛虛幻幻的兵卒,在那竹簡上存在,像是一種縮小後的幻象。

“舉凡戰前之準備,戰策之推演,包括策略之運用,作戰之佈署,敵情之研判等……

這簡書皆能推演的完備無缺。此簡為我張家歷代推演兵策所用,嚴格按照兵聖孫武,兵祖呂公所著兵理為依託。”

“此兵簡又以孫聖兵法中的‘五事七計’、‘詭道十二術’等為推演規則,來恆定勝負成敗……”

這都是兵聖孫武的兵書內容,蘊含著廟算精要。

張霄遠引經據典,便見那簡書宛若一副行軍圖,在他和公孫敬聲兩人面前展開。

“開始吧,公孫敬聲,讓我看看你懂多少兵事。”

張霄遠伸手撥動竹簡上的千軍萬馬四個字,字跡鋪開,戰意洶湧。

圖捲上化出一些兵將,無數文字竟如刀戈林立,排兵佈陣,一如真實戰場。

“這兵簡上,對比我漢軍和匈奴的兵眾數量,戰力,演化地勢,城池,糧備等等。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數萬,千里饋糧。而車甲之奉,日費千金……但今日我們不較量這些兵備,只論攻防成敗。”張霄遠一字一句道。

公孫敬聲道:“好。”

張霄遠說:“由你統兵匈奴,而我率漢軍守城,戰略地點仍用我大漢北部的代郡。

我知匈奴騎兵善遊騎平原戰術,所以會採用堅守之策,利用代郡的城高牆厚,廣屯糧草以待敵,看你如何破我?”

那兵簡上氣象變化,對應衍生出大漢北部邊郡代城的景象,比例情景近乎和真實無疑。

這東西不僅模擬真實戰場,且極具趣味性,如同兵棋,引得許多人樂此不疲,尤其是儒家慣常以推演兵事為樂。

公孫敬聲蹙眉道:

“憑什麼你佔先手,讓我來攻,你據城以守?”

張霄遠像是早料到公孫敬聲會這麼說,嘴角上挑,從容道:“那換你來守,我統匈奴部眾來攻……我以匈奴飛狼,天琦兩部,分兵夜襲。

其中的天琦部圍而不攻,以擾襲為主。

另一路飛狼軍繞城而過,奇襲代郡其他小城,請問你如何防禦?”

那兵簡在其氣機推動下,隨之產生變化,攻守之勢非常分明,還生出匈奴分兵奇襲的情景。

這種兵簡遵從孫武的兵書做規則,以氣機變化,遵循兵理,兵簡上出現對應變化,就說明可行。

霍去病卻是暗自搖頭。

簡直狗屁不通,用死規矩模擬百變的戰場,真正的廟算不是這樣的。

此時張霄遠滿臉鋒芒,氣勢洶洶。

他精通儒家修行,唇槍舌劍,說話時牽引一股儒家浩然之氣:

“我以部分兵眾牽制代郡,其餘部眾過境劫掠各地,你若出城,我左路天琦軍蓄勢以待,你若始終龜縮不出,我便劫掠後揚長而去。”

公孫敬聲道:“我既決定堅守,此前豈會不做準備?我必提前肅清周邊,引村落民眾入城固防。你若分兵,我亦分而襲之。”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各自以修行推動面前兵簡變化,攻防之勢一目瞭然。

張霄遠嗤笑道:“肅清周邊?”

“那你只會輸得更快,我會沿代郡往東西兩側延伸劫掠,請問你固守代郡還有何意義?待我劫掠後離開,你整個交鋒過程將全無建樹,任憑匈奴騎兵在代郡縱橫來去,將戰術發揮到極致。

何其愚蠢,你就是這麼統兵的?”

張霄遠雖是在假設戰局,但其所說正是匈奴人以往和大漢交手慣用的方式,匈奴善遊騎,四處劫掠如風,很多名將都無法應對。

聽張霄遠說出來,有不少對兵事一知半解的人竟然引起很大的共鳴。

“說的沒錯,我漢軍難道就只能眼看著匈奴騎兵張狂劫掠?”

“選擇固守時就已經輸了。”

“未戰先敗,果然無能。”

眼見有人低聲議論,公孫敬聲臉色微紅,怒道:“這兵簡推演和實際戰況並不完全相通,豈能一概論之?”

張霄遠詞鋒犀利:“不足以完全模擬戰場你都輸,若和戰場完美契合,我兵鋒會更盛,你豈不全力招架之力?”

話罷壓根不再理會公孫敬聲,重新看向霍去病:

“你覺得我手段如何?可敢與我較量一番,看看孰高孰低?”

這時響起另一個聲音:“霄遠你不過粗通兵事,絕非霍侍中對手,豈可輕狂出言,還不給霍侍中賠罪。”

隨著聲音,一行人從後方走出,多是朝中大臣,為首一人就是博望侯張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