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120節(2 / 2)

各部兵馬在主將的組織下,快速聚整合營。

這次遠征袁術,張華主要動用禁軍、內軍的兵力。

范仲淹帶著內軍5000人,留守夏縣,防止被其他勢力趁虛而入。

至於扼守各地的外軍,張華基本沒有調動。

“兵貴神速,來不及攜帶輜重了。眾人帶上乾糧和箭囊,即刻出發!”

鄧艾在長水營4000騎兵聚集之後,不等輜重,輕裝奔襲。

趙破奴與鄧艾一樣,輕裝上陣。

至於押送糧草輜重的事情,交給更加穩重的馮異、李績等武將。

武將也有不同的風格,鄧艾、趙破奴激進,而馮異、李績沉穩。

鄧艾、趙破奴迫不及待出兵,而後方,馮異、李績的兵馬還在裝運兵器糧草。

函谷關,收到出兵命令的武將王平,帶著500無當飛軍,率先出兵,在崤山山道奔走如飛,快速接近袁術的勢力範圍。

王平被紀靈和金兀朮擊敗,這次討伐袁術勢力,也是王平進行報復的機會。

每個無當飛軍士卒都揹著弓弩箭囊,身為精銳山蠻,他們對山地地形再熟悉不過。

王平沉默寡言,每到一地就觀察該處地形,避免被敵人埋伏。

袁術的大仲鎮,女真武將帶領叛軍圍住了這座鎮子。

袁術本來與眾將在山林圍獵,之後在山下大宴群臣,結果遭到金兀朮突然襲擊,袁術營地被攻破,帶著殘兵倉皇逃回大仲鎮。

金兀朮收編降卒,豎起叛旗,圍攻大仲鎮,要取而代之。

“金兀朮這個白眼狼!要是仲家活捉此人,定要千刀萬剮!”

袁術帶著閻象等部下防守大仲鎮的城牆,抵禦金兀朮攻城,見金兀朮在城下耀武揚威,袁術恨得咬牙切齒。

他又因為沒有聽從閻象的建議而敗亡。

紀靈說道:“主公不必擔心,大仲鎮還有7000兵馬,張勳、雷薄、陳蘭等武將手中至少有12000兵馬,他們聽說金兀朮反叛,已經在來援途中。金兀朮不過3000人,根本打不下我們大仲鎮。”

“那是自然,我苦心孤詣建造的大仲鎮,要是這麼輕易被攻破,我袁術哪裡還有立足之地?”

袁術對二級鎮子的大仲鎮深有信心。

大仲鎮有三十座箭塔,金兀朮因為被張華擊敗,兵力不多,投靠袁術之後,金兀朮手底下兵馬一直保持在3000人左右。

三千兵馬在村莊混戰時期,可以橫掃一方,但各地大型村莊陸續升級為鎮子之後,攻城難度上升了幾個級別。

三千兵馬已經很難攻破一座有重兵把守的二級鎮子。

袁術也想不到金兀朮這麼點兵力,竟然敢反叛。

袁術有紀靈擔任護衛,金兀朮哪怕襲營,也很難殺死袁術。

這是袁術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點。

袁術想要利用金兀朮對付八百里秦川的其他強敵,結果反而被金兀朮噬主。

“只要張勳、雷薄、陳蘭的援軍到來,本將軍親自領兵出城,裡應外合,大破金兀朮,將其活捉,凌遲至死!”

袁術見金兀朮耀武揚威,暫且隱忍,推算張勳、雷薄、陳蘭到來的時間。

金兀朮在大仲鎮外駐兵,他就只有三千兵馬,哪怕在襲擊袁術營地時候,收編了兩千降卒,金兀朮的兵力還是不足以完全包圍大仲鎮。

這個時候袁術想要離開,還是可以離開的,只是袁術篤信自己可以鎮壓金兀朮的叛亂。

三日後,收到袁術求援書信的大將張勳、雷薄、陳蘭等武將,帶領12000兵馬,從袁術領地各處塢堡、關隘出征,約定在大仲鎮的郊外圍剿金兀朮。

“主公,張勳、雷薄、陳蘭,三位將軍的援軍已至大仲鎮外面!”

“太好了,來人,取我的金甲金刀,本將軍要御駕親征!”

袁術聽說援軍已至,於是披上金甲、金刀,翻身上馬,帶領大仲鎮5000兵馬出征,只留下2000人守城。

紀靈提著八十斤重的三尖兩刃刀,身披重甲,護在袁術左右。

紀靈一刀下去,不說破甲,僅僅是沉重的份量,已經可以將人砸死。

主簿閻象因為缺少武力,所以沒有準備出征,而是在城牆上,繼續觀察戰場的局勢。

在地平線上,張勳、雷薄、陳蘭的將旗出現,漫山遍野的袁術軍到來,袁術三大將,各領4000兵馬,從三個方向圍攻位於中間的金兀朮。

金兀朮只有三千兵馬和兩千降卒,需要面對袁術三大將12000人,以及袁術、紀靈5000人,合計17000名士卒的夾擊。

哪怕金兀朮、完顏宗翰的用兵能力勝過袁術,但雙方三倍以上的兵力差距,又遭到夾擊,金兀朮、完顏宗翰也要落敗。

“奇怪,奇怪……”

閻象見金兀朮、完顏宗翰面對困局,卻不為所動,而是準備應戰,大為不解。

以閻象對金兀朮這些天的觀察,金兀朮不是莽夫,很有權術,按理而言,金兀朮面對四個方向圍攻,最佳策略應該是儘早離開。

除非金兀朮想要賭一把,才要以少戰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