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奉一女子為帝,豈能服天下人心?(1 / 2)

小說:漢明 作者:八無和尚

膿瘡一旦成形,想要痊癒最快的方法就是將它擠破。

紹興府這小朝廷,積累了兩年的矛盾,就這麼被徹底引了。

這是一場文武、新老,關於執政理念、利益瓜分的鬥爭。

與外敵沒有絲毫關係,也無須遮掩,它的本質,就是一場內訌。

這內訌的根源來自於前朝,從崇禎朝至弘光朝。

之前沒有爆,只是因為外敵強壓,多方人都只能聯合起來,一致抗敵。

儘管如此,也有方國安與王之仁二國公對於軍力之爭,這二人又有聯合起來與朝堂中文臣之爭。

如今,在吳爭的突然崛起之後,又增加了一股新的勢力。

譬如夏完淳等義軍、錢家叔侄和北伐一路,歸附吳爭、投降吳爭的散兵遊勇。

這些勢力雖然各有訴求,但在這個節骨點上,他們擰成了一股繩,成為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強大勢力,是為新勢力。

他們原本是之前兩個勢力的附庸,如錢家叔侄。

或者是一直遊離在外的抗清義軍,如夏完淳部。

亦或者是根本沒有資格介入權力之爭的閒散人馬,譬如降兵。

可此刻,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代表,那就是吳爭。

在吳爭這個名字之下,他們有了聯合到一起的理由,他們有了表明自己訴求的力量。

他們要爭、要搶,爭搶到他們認為應該屬於他們應得的權利。

洪武門前,終於醞釀起一場大亂。

至少有四方人馬形成了對峙,雖然還沒有拔刀相向,但數萬大軍加上十萬百姓摻雜在一起,沒有傷亡,那是不可能的。

這是一場悲劇,無法避免的悲劇。

當然,如果吳爭在,可能會烈度減弱一些,但不可能阻止。

吳爭對於新勢力,充其量只是一個利益的代表,具有約束力,並無徹底的控制力。

他可以統率各部與清軍作戰,但他無法去遏制各方對利益的訴求。

如果強行壓制,那必暴兵變或者分崩離析。

這,也是吳爭抑鬱地在叔叔墓前飲酒失控,痛哭失聲的原因所在。

一個外來者,不到二十的年紀,這一年多的時間,全花了作戰上,可問題是,戰爭暫時停止,吳爭空閒下來現,朝廷依舊是那個朝廷,百官依舊是那群百官,沒有人慨然響應他的北伐戰略,有的只是異口同聲地北遷。

北遷,無可非議,無可指責。

既然光復了南京,朝廷自然應該歸返,以正視聽。

可吳爭心裡很清楚,這些居高位者想要北遷的目的,無非是汲取南京城中那份,比紹興府遠遠過的利益,然後進行瓜分。

或許朱媺娖不是,錢肅樂不是,張煌言、熊汝霖、孫嘉績等不是,可他們無法形成對整個朝堂的影響。

那些人,資格老、閱歷高,凡有訴求,必引經據典,站在道義的至高點,讓你無法反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