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湖陵城之戰(二)(2 / 2)

小說:漢明 作者:八無和尚

清軍的登牆方式比較獨特,以四架梯子由四個方向搭成一個井闌模樣,以十幾根臂粗的帶鉤木頭支撐其中,其堅固度和拼接順利度,猶勝於尋常雲梯。

這顯然是為鐵甲兵登城而專設的。

不過這種四方梯也就針對小城、矮牆適用,象徐州城那麼高的城牆,顯然作用不大,因為再堅固的四方梯,一旦高度過高,也會造成形體堅固度的缺失和下降,自身沉重的鐵甲兵要是在梯上晃幾晃,估計下面就得散架。

此時鐵甲兵開始登牆,而虎蹲炮已經沒有了射擊角度,全部啞火,緊隨的敵軍步兵趁此衝上前,輔助鐵甲兵登城,而弓箭手開始與守軍火槍對射。

形勢非常危急,嶽小林終於想到了吳爭在常州第二次抗擊鐵甲兵的方法,那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之前城牆上被火槍擊中頭盔而全軍覆沒的鐵甲兵,已經被收攏,屍體堆在了一起,鐵甲猶在。

既然火器難以撼動,不妨鐵甲對鐵甲。

可問題來了,難道普通士兵是穿上鐵甲就能成為鐵甲兵嗎?

顯然不是,這需要極其嚴苛的訓練,一旦百多斤的鐵甲上身,連走路、轉身都需要訓練。

這和步兵上了馬也不是騎兵,是一個道理。

有道是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方法總比困難多。

嶽小林臨時想了個轍,那就是讓身體強壯計程車兵穿上鐵甲,然後就站在城牆邊上堵,這樣一來,事情就簡單了,只要能負得住重量就行,不需要動作。

……。

嶽小林這臨時抱佛腳的戰術,卻產生了極大實戰的效果。

鐵甲兵是無法揮動武器的,他們作戰,一般都兩種武器,一是重騎使用的騎槍,雙手持之,槍桿夾在腋下作為支撐,一旦群起前行,可謂無堅不摧。但騎槍只能是野戰,攻城顯然是用不上騎槍的,因為鐵甲兵上牆已經艱難,持騎槍那無疑是自殺。

另外一種,是清軍鐵甲兵的專用武器——鐵錐。

鐵甲兵進攻,手只能前後運動,不擅於上下揮砍,他們就是以此物往前捅。

這是一種有些形似北伐軍槍刺般地武器,區別在於放大了好幾倍,重達十多斤,鈍,且無鋒無刃,更象是一條前細後粗的鐵鞭。

但如果被鐵甲兵以自身重量附加上去,捅在任何生物上,就是一錐兩洞的結局。

嶽小林讓守軍穿上鐵甲,立於城垛前,本意是阻擋鐵甲兵上牆。

但顯然士兵有自己的想法。

北伐軍士兵最喜歡的其實不是手中火槍,這燧火槍有一個最大的弊端,讓人難以接受,那就是最好別瞄準,因為一瞄準,保證濺你一臉麻花。

事實上,北伐軍士兵,十有八九,都是“麻花”臉。

瞄準完畢,手指一動,擊錘一落,火花四濺,後座力能讓貼近的臉腫成豬頭,就算小心避開了,臉上的斑點定會多上一波。

所以,北伐軍士兵最喜歡的武器,是手雷。

喜歡漢明請大家收藏漢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