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生得鼻直口方、相貌威武;又举止大方。
绅士为了救出子牙,然后回头走近两位差使,并一边拱手,一边说:“三位止步,三位止步。”
本来,二位差使只顾押着子牙赶路,没有闲心看路上的行人、和路边的花草树木、与村庄住户。听到绅士叫止步之声,二位差使同时问出了一句话:“仁兄,有何贵干?”绅士说:“二位官爷,小民捡到两只金蛙。可是,走在附近的池塘边时,有其中的一只金蛙,跳进池塘里的水中不见了。而我害怕身上的另一只金蛙也会跳入池塘中,自然不敢入水寻找。二位,可否帮忙寻找乎?若是找到了,鄙人只要那只的一半。”二位差使本来不想搭理,但看到绅士手中的另一只黄灿灿的金蛙,自然而然的想捡得便宜——顺路一个小财。眼神中,流露出贪婪的眼神。
绅士见状,很会趁热打铁。诚恳的说:“二位官差,池塘在附近,可绕路去看一看。”二位听言,对视了一眼——都想从对方的目光中,征求对方的意见。
姜子牙虽然戴着枷锁,但还是可以吃饭、说话。听了绅士的话,和见到二位差使犹豫不决的样子,方对二位官差说:“二位差使,你们路途劳顿,到朝歌乃是迟一天,早一天的事情。何不成人之美,捞一点意外之财呢?再说我手铐脚镣,岂能跑得动?你们若是不放心,可以留下一个人在旁边盯着我。另外一个人入到池塘中,打捞那位的另一只金蛙。”二位听言,却有其中的一位差使说:“我不懂水性、不会游泳。那池塘深吗?”绅士见问,回答道:“不深。浅的地方能淹没膝盖,深的地方在腰间的部位。”二位差使一听,同时说出了一句话:“可领我们前去看之。”绅士听言,点了点头。
于是,绅士把三位引到了池塘边。
原来,在路途的旁边,正好有一个半亩地大的圆形池塘。
到了池塘边,其中的一位差使催得另外的一位差使,入到了池塘中打捞金蛙。另外的一名差使下到水中后,绅士却把留下来的那名差使推入到了水中。
池塘中的水,根本不止绅士以前说的那么深。其中的一名差使被推入水中,自然大喊救命。另外的一名差使为了把其中的一名差使救上岸,自然顾不了岸上的子牙。
子牙不知道绅士是什么人,为何要把二位差使弄入水中,方问出了一句这样的话:“仁兄,你为何要把他们弄下水?”话还没有说完,绅士却对子牙说:“休得多问,赶快逃命去吧!”子牙听言,跑了几步。绅士见状,一边跑,一边施法术把子牙的枷锁、脚镣除去了。
子牙没有了脚镣、枷锁,跑起来自然要快一些。而后面落水的那位,终因不会游泳,被淹死在池塘中。其中的一名差使虽然会游泳,但由于岸太高的原因,无能把另外一位差使救上岸。
最后,死了一名差使,另外的那位差使更是孤掌难鸣。独自攀爬上岸后,便准备去“渑池”找得官府求助。当其上到岸上时,“樊联”派出来追回子牙的人马,正好来到了跟前。
于是,那名差使把另外一名差使被推入池塘中、被淹死的经过与姜子牙被绅士救走的事情,讲了一遍。那些人听后,马不停蹄的追捕子牙与那位绅士。
其实,子牙被绅士救走后,走了一段路程,子牙才问起了绅士的姓氏与家乡在哪里。而那位绅士用得谎言骗过了子牙。接着,与子牙各奔东西的仓皇逃走了。
子牙一路向朝歌的方向逃跑,一路寻找路途中的认识之士。
再看那位绅士,其预测到“樊联”的人马必然穷追不舍,方转身变成了子牙之容貌——被“樊联”派出追回子牙的人马擒获。
追回了子牙,那些人自然不会死缠烂打——再追回绅士。而把子牙带回去了交差。
看到这里,有的看客会问,“变脸”真人为何又要变成姜子牙,且又要自投罗网呢?因为其若不变成姜子牙,天下又会有铺天盖地的缉拿公文追捕子牙。使子牙不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见其结义兄台宋异人。而“变脸”真人变作的子牙,只是想做得一个替身,摆脱子牙眼前之困境而已。
子牙一心只顾往朝歌赶路,而不曾知道救他的绅士,正是“变脸”真人所变。而绅士再变之顶罪,更是不知道。子牙来到朝歌城南宋记酒家,自然见到了结义兄台宋异人。
宋异人乃是有钱的主,见到义弟子牙回来了,自然摆酒款待。并在吃酒的时候,问起了子牙当“保长”的官运。子牙摇头叹气、愁眉不展——倾刻之间,诉出了从路途中遇到劫匪、草寇、再到“咸阳”做“保长”的一系列倒霉之经过;再到现在被救之情况、和以后前往昆仑山学道的打算。
异人听后,也赞成子牙出家学道,且又愿意资助子牙之前的损失、和子牙现在前往昆仑山学道的盘缠。
子牙在朝歌住了几天,在异人的忠告下,告别了异人——背着行李,一路往昆仑山而去。平平安安的走过了渑池,再到“潼关”时,又出了意外。
后面是什么情况呢?请看下章。
喜欢青年姜子牙请大家收藏:dududu青年姜子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