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別滇池向北行(2 / 2)

小說:漢旌 作者:尚冠

果然,“花木蘭”在這高低起伏的駕駛過程之中,原本就用鍋灰抹過的小臉就更黑了,終於是在傍晚時分堅持不住了,“哇”的一聲,扶著車窗探出頭來,差點就把膽汁給吐了出來。

好在已經抵達了益州郡的第二重鎮,味縣。

此處地勢險要,乃是北部朱提郡進入滇池平原的咽喉要道,但正昂公卻並未派兵在此駐紮,原因無二,因為控制此地的乃是本土豪族——雍氏一族。

雍氏一族乃是大漢高祖時什邡侯之後,舉族自漢中遷移過來已經數百年了,早已紮根本土,展成為坐擁良田萬頃、家中三千僮僕的地方武裝。

倒是不用趕車的馬伕提醒,衛弘自己就知道避免節外生枝,找了一戶人家借宿,打算明日一大早就趕路離開。

翌日一大早醒來,衛弘睡的極好,那名馬伕磨傷的右手已經纏了麻布,看來昨天手執韁繩傷的不輕,今日換做了一名護衛替他驅趕馬車。

約莫正午時分,一行五人抵達盤羊道口,這是一條穿插於山野峭壁中的羊腸小道,兩邊山勢聳立,極為險峻,更有大型野獸出沒。

這是秦時修建的“五尺道”最難走的道路之一,與大名鼎鼎的“馳道”路寬五十步不同,受限於西南地勢的險要複雜,依仗現在的人力物力,很難在這裡修建平整寬闊的直道。

就連眼前這兩車不能並行的五尺道,也是由秦時蜀郡太守李冰採用積薪燒巖的原始方法開山鑿路,漢武帝時鑿石開閣加以修整擴建,耗費蜀中無數人力物力方才開闢這樣一條道路。

如今數百年過去,這座原先主要作為軍事用途的五尺道,如今卻成了密切聯絡巴蜀之地與更西南地域往來貿易的商道,馬匹、茶葉為大宗貨物的“茶馬古道〞也由此萌芽。

大漢朝廷與西南夷的商業交往便透過味縣,這味縣以北乃是茫茫深山,除了一條盤羊道別無通途。

在這裡設卡,每年都能平白得到一筆極為不菲的關稅,自然引起了雍氏一族的重視,在這裡佈置千餘私曲。

見到衛弘一行人,雍氏私曲不敢大意,畢竟一車雙馬的規制,在小小的益州郡已經算是一方大人物了。

衛弘等人準備齊全,將郡府文書拿出看後,那攔路的一名屯將說道“原來是郡府來的主簿使君,家主特地吩咐過的,您這樣的大人物經過,務必是要請到府中好好招待的。”

看似隨意的一番話,倒是讓為衛弘驅趕馬車的車伕為之一驚。

這動靜,衛弘看到了,那名屯將自然也是注意到了,於是滿臉狐疑地打量起馬伕,最終是將目光落到了綁著麻布且滲出血跡的右手上,眉頭一皺“這手……是如何受傷的?”

馬伕略顯慌張的應答道“是為我家主人趕車時誤傷的。”

馬伕越是緊張,守關的屯將就越是懷疑,緊緊盯著馬伕的那雙手,好像下一刻就要拆開麻布仔細檢查一番。

倒是馬車內的衛弘及時問道“怎麼,是覺得本官的馬伕是大盜不成?”

“不敢不敢……”屯將連忙認錯,作為實際上割據一方雍氏部曲,名義上還是要禮敬朝廷命官的,再者估計也明白,要是得罪死了這名六百石的郡府主簿,恐怕雍氏也不會保全自己。

衛弘故作老成的聲音繼續斥問道“那就是覺得本官的文書是偽造的了,要請本官去雍氏的私牢裡坐坐?”

那屯將猶豫片刻,終是咬了咬牙對著守門計程車卒吩咐道“放行!”

如是,一共五人的車隊穿行過雍氏所設的關卡中。

屯將盯著馬車疾馳的背影,有心腹從旁提醒道“屯將,家主可是有過囑咐……不能讓南中官吏隨意過關!”

“我豈能不知!你看那人是好說話的模樣嗎!”

屯將呵斥了一句,看著馬車逐漸消失在盤羊道的密林之中,吩咐道“派人盯著,我立即將此事稟報家主,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派快馬追上也不遲!”

喜歡漢旌請大家收藏漢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