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沂王講天書(1 / 2)

小說:革明天子 作者:破賊校尉

李東陽看到譚純的樣子,心中大喜,我道不孤!被殿下忽悠上船的,又多了一個人!

他搖了搖扇子,突然想起一件事,轉向朱見深問道。

“殿下,上回向你請教解決難題的手段時,你提出了什麼方法論,還有什麼邏輯思維能力。當時時間緊迫,殿下答應我留到這一回講。現在有閒,還請殿下指點一二。”

朱見深吃下最後一口糕點,拍了拍手,端起茶碗喝了兩口茶,然後說道“好!本王現在開始講課了!”

李東陽連忙找來紙張筆墨,分給譚純一份,然後拉著他坐下。

“坐下,趕緊坐下。機會難得啊。”

譚純懵懵懂懂地跟著坐下,拿起毛筆,看著展開的紙張,一時沒過神來。

我在幹什麼?

這時朱見深開口了。

“邏輯一詞,其實是泰西希臘名詞,詞語、思維或推理的音譯。它講的是思維規律和規則,通俗地說,就是運用你此前學到的知識基礎,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李東陽先飛快地記下,然後抬起頭,茫然地問道“殿下,你說的什麼意思?能不能再通俗易懂些?”

譚純手裡握著毛筆,一臉的懵逼。

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剛才聽到了些什麼?

“好吧,我簡單地說,邏輯講的是因果規律。”

“因果?這個我懂!”李東陽高興地說道。

“對,邏輯講的就是這樣的因,會有什麼樣的果;或者說,這樣的果,到底是什麼樣的因造成的。一般的情況,萬事萬物的因果關係,只有三種,歸納、演繹和類比。”

李東陽抬起頭,滿臉驚喜地問道“殿下,世間萬事萬物的因果,都可以用此三種方法推演出來?”

“沒錯。”

譚純的筆啪嗒一聲落在紙上,把剛記下的筆記抹黑了一大團。

我到底聽了什麼,萬物終極奧義的天機嗎?

“歸納,就是從果到因,收集、總結了許許多多的果,然後推演出造成這些果的因來。比如山東的烏鴉是黑的,河南的烏鴉是黑的,江南的烏鴉也是黑的...所以全天下的烏鴉,都是黑的。它的關鍵是要收集足夠多的果,才能推演出造成果的因來。”

“演繹,就是從因到果。太陽從東方升起,這是眾所周知的。所以荒野裡,或者大海上,你搞不清方向,但是看到太陽昇起,你就知道,那面是東方。”

“類比,就是以果推果。跳開因,以一個果推演出相近的另一個果。《黃帝內經》雲‘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聲音。’這就是類比。”

李東陽抄寫筆記的手在不停地顫抖,最後用左手扶住右手,這才能穩穩地繼續往下寫字。

譚純拿著筆不停地抄寫,手不停地抖,寫下的字就像蚯蚓一樣在亂扭。

“邏輯思維對應的是形象思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就是形象思維。神州自古以來,擅長的就是形象思維。就算涉及到邏輯思維,也多半喜歡以經驗為主,用類比法推演果,不願意深究其因。”

李東陽問道“殿下,那邏輯思維比形象思維要強嗎?”

“形象思維為感性,創造出來的多是藝術;邏輯思維為理性,創造出來的多是科學。兩者說不上誰好誰壞,就像陰陽一樣,相濟互補才是最好的。”

“感性?理性?藝術?科學?殿下,你搞得我好亂啊!”李東陽哀嚎道。

“...好了,我今天就講到這裡,你們要想徹底明白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必須從萬物天理的基礎學起。”

講了一刻鐘後,朱見深從懷裡掏出一本書來。

“《數學入門》?殿下,入門我知道,什麼叫數學?還有,你這本書真的好生奇怪啊,紙張用的很厚實,筆跡卻如此纖細,到底是怎麼搞的?”

“這紙是用硾箋剡藤紙裁剪而成。這筆跡嘛,是用硬筆所寫。”

“硬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