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太子薨(二)(1 / 2)

小說:革明天子 作者:破賊校尉

“好了!”陳循出聲道,“老夫覺得,不如內閣修書一封,六百里加急送去梧州,把事由述給鹽山公聽。聽聽他對兩廣軍務的看法,也可請他舉薦一位繼任者。”

“嗯,這樣更穩妥。”江淵開口贊同道。

高谷、商輅、蕭鎡三人各自想了想,覺得也不錯,便都同意。

見大家議好了第一件事,陳循說起第二件。

“王公(王一寧)告老還鄉,內閣出缺一員,皇爺的意思是要補一位,先讓我們舉薦幾位,以供乾綱獨斷。大家都提幾個人吧,議一議!”

“皇爺意屬王簡齋日久,老夫覺得補閣老非他莫屬。”陳循先提了王文的名字。

眾人神情怪異,高谷不客氣地說道“王簡齋啊,資歷、能力確實有了,可是南直隸離不開他啊。賑災濟民,修葺城池,整建河工,恢復民生,今年怕是都離不開王簡齋。”

說到這裡,高谷越地義正言辭。

“我等深受聖賢教誨,以濟世安民為己任。升遷事小,撫民事大,王簡齋是為舉世名臣,聲孚海內,應該不會因個人名利而棄南直隸百萬百姓不顧吧。”

陳循一時語滯。

南直隸不會離開王文就崩潰,百萬百姓不會離開王文就要餓死。你說得這麼玄乎幹什麼?

可是這話陳循卻說不出口——因為這違反了當前的政治正確。

蕭鎡說道“我舉薦戶部右侍郎李原德(李賢)。他宣德八年中進士,歷任吏部、兵部和戶部,多有建樹。景泰二年上《正文十策》,深得皇上肯,朝野敬佩。李原德氣度端正凝重,奏對切中機宜,補閣最合適不過了。”

陳循和高谷不由自主地對視一眼,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

內閣有商輅這位能力極強的後輩,已經讓兩位如坐針氈,危機感十足。

李賢的才華和能力不弱於商輅,資歷和名望更遠商輅。要是把他也補進來,我們兩個老傢伙豈不是可以對唱一曲涼涼?

“李原德確實再合適不過,可是戶部和兵部都離不開他。山陽公(戶部尚書金濂)和於少保肯定不會放人。”

按照例制,入內閣只加虛銜,如大學士、尚書侍郎、三公三少等,參預機務,並不實際視各部實事。

陳循話剛落音,高谷馬上附和道“陳公所言極是。李原德入了內閣,六部事宜怎麼辦?怕是要誤了國事朝政。”

看到輔和次輔難得地達成了一致,商輅、江淵和蕭鎡都知趣地不往下說。

“彭可齋(彭時)正統十四年就奉詔入閣,參預機務。景泰元年丁憂,期滿後遷左春坊大學士,任職翰林院。現在內閣出缺,商某舉薦彭可齋回任。”

回任?

商輅的話讓眾人沉思起來,尤其是陳循和高谷,心裡不知道轉了多少個圈。

彭時是正統十三年狀元——這個不足為奇,商輅還是國朝立朝以來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猛人。

關鍵是彭時年輕又資歷尚淺,就算再有才華也難以威脅到自己的位置。

嗯,這一位可以有。

蕭鎡和江淵很快也出聲贊同,沒有異議。

眾人達成一致後,陳循繼續下一個議題。

“有黃河沙灣河段(在今山東陽穀)決口已有七年,朝廷先後派多位官員治理,但卻始終未能平息河患。皇上甚是惱怒,要內閣好好議一議,選出一位切實肯幹的能臣來。大家可有合適的人選?”

眾人聽了陳循的話,都在心裡好好想起來。

選文華有德之士,大家手裡都攥著一大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