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經論道的太后 第44節(2 / 2)

雖說沒有按著漠北的意思賜死阿扎,這一番處理也算給足了他們面子。

漠北的使臣還來不及置喙什麼的時候,漠北的可汗又送來了信件。

大意有兩層,一是責令漠北使臣馬上帶著中原朝廷的書信回去。

二是道歉,使臣無理,還請中原皇帝寬恕。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只好馬上安排宮裡再準備宴會給漠北的使臣送行。

至此,這事才算告一段落了。

四月,御花園的牡丹花期正好。

可是燦兒卻不能陪我賞牡丹了,他父皇昨日下了旨,讓他跟著他舅舅一道上淮南去。

我自己也來不及賞什麼牡丹了,只一天到晚地給他張羅著收拾行李。

長這麼大頭一次出遠門,還是一去這麼長時間,思及此萬般不捨湧在心頭卻又說不出口。

晚上的時候,我還在就著燈火給燦兒縫著一件夏裳。

那是一件棉布薄衫,綢緞雖好,但是江南那地方氣候溼潤,尤其夏天炎熱多雨。

綢子穿著肯定沒有棉布舒適。

鄭燦安靜的坐在我旁邊,我一邊熟練的穿針引線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囑咐著他。

江南的氣候雖說比京城要好,到底還是注意著添減衣物。若出了汗便不要貪涼,晚上到衙門裡辦公差,自己要惦記著帶衣服。夏日裡還好,若到了冬日裡,萬不要貪玩進食寒涼之物……

兒子記得了。

想了想我又道,你父皇說要撥給你的一百親兵,你去瞧過了麼?

下半晌瞧過了,都是父皇親自選的,沒得說。

我點點頭道,往後他們都是你的親兵了,生死都系在你身上,雖說要多磨鍊,你也要好好待他們,他們才肯為你賣命,如何管理親兵,你父皇不是教過你麼,要好好記在心上……

母親,兒子知道了。

還有一樁,你舅舅到底年長些,萬事多和你舅舅商議。辦差的時候不要一股子熱血上來了就什麼都不顧了,母親等著你回來呢。

鄭燦耐心聽我說完,沉默了片刻,忽然跪在我身前,開口道。

母親說的,兒子都記住了,兒子萬事都聽母親的,如今只一件事請求母親。

我隱隱料到他要說什麼事,因此只道,說吧。

梁家的情形,兒子這幾年也看明白了。父皇一直不處置,不過是為著田老先生還在人世,倘若那一日田先生不成了,父皇必定要收拾梁家。

兒子懇求母親,一定要替兒子保住簌絨啊,兒子是真心喜歡她。兒子真的放不下她。

我不應他,只無奈地閉上眼,良久才道,保住她,往後呢?你要娶她為妃,然後讓你父皇失望,同母親離心嗎?

到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她又願跟著你嗎?

你知道你親孃是怎麼含恨而終的吧,你便不怕舊事重演嗎?

他不說話了,只低下頭去,良久才道,往後她們家若是敗了,犯官之女必逃不過流放或發賣,不論哪一樣兒子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她被人糟踐,兒子的心會疼死的,兒子此生都不會安寧的。

母親就當是疼一疼兒子吧。

我嘆了口氣,良久才道,罷了,若是真到那一步,母親會替你盡力護她周全的,不叫她被人糟踐。

只是也到此為止了,你要是求別的,那是斷斷不能了。

燦兒,你父皇對你寄予厚望,你是知道的,如今我跟你父皇也老了,你要挑起身上的擔子才行。

小情小愛的母親理解你,可是不能應了你。你是皇子,要萬事以百姓為先,以朝廷為先,你,明白嗎?

兒子謹記。

第十三章 雨送黃昏花易落

景效二十八年 四月十七。

皇帝擢升吏部郎中蘇子新為江南河道總督,派往浙江任職,並授皇四子鄭燦為經略史令之隨從赴任。

要交代的頭天都交代完了,原不準備去送的。

後來還是去了,但也只是悄悄地在城垛上望下瞧了瞧。

鄭燦一身甲冑,頭戴銀盔騎在馬上含笑跟他的兄弟好友們道別,馬後跟著同穿甲冑的一百親兵。

子新乘轎,在隊伍前頭跟同僚們左揖右揖了會兒也上轎了。

待瞧著他們遠遠的一行人都出了城門,我還是兀自站著不肯走。

蘇澤瞧了一會兒才道:娘娘回吧,沒的回頭又咳嗽。

話說,這邊鄭燦跟著他舅舅被皇帝外放,心裡頭最舒坦的莫過於鄭煥了。

他如今不僅是布政司史還兼理著督察院,又是皇子裡頭第一位封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