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進入地宮(1 / 2)

“你怎麼那麼確定?”嚴立問道。

“因為他戴著冕旒(mian1iú)。”李昂回答道。

嚴立也仔細的看了看左側的青銅城門,說道

“冕旒是黃帝明,你怎麼不說他是黃帝呢?再說了,別忘了我是本地人,長年受古城文化的薰陶的。

冕旒之所以叫冕旒,是因為有搓板一樣的冕板,還有冕板上的那些叫‘旒’的珠子。

而且帝王是最高階別的12串珠子。你看這畫像上的,雖然也有珠子,但是才幾串啊?”

“正是因為串數不夠,才更是始皇帝。而且上面的串數也是對的。”李昂更加肯定的回覆道。

“此話怎講?怎麼?我這還能看錯?明明就是4個角各一串的啊?!”

嚴立一邊回答,一邊又去仔細看看那青銅城門的畫像。

“其實,我們平時看到的那種秦始皇的畫像,是錯誤的。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前,確實是戴那種冕旒的。

但是,在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是推行冠的。秦始皇自己就經常帶通天冠。

秦始皇在統一之後立即做的一件事,就是廢除周朝的六冕之制,且從此對冠表現出很大的熱情。

你再仔細看一下,那冕旒的冕要比咱們認知的高許多,而且上面看起來有鑲嵌的珠子。

做這畫像的時候,應該還不是鑲嵌的珠子,而是把應該在前面的珠子撩起來,放在冠上的。”

金英哲望向那城門左側的畫像,道“好像是啊!”

嚴立也觀察出來這一點了,說道“沒想到啊,你對古代的帽子還有研究呢啊?!”

李昂笑笑,說“哪裡啊,我這也是現學現賣,來西安前做了一些調查,畢竟我知道自己肯定會看秦始皇陵的。”

嚴立繼續說“照你這麼說,那這肯定就不是黃帝了,還真就是秦始皇了。你這細節推理挺靠譜的。”

“掛冕旒最初的目的一是為了保持莊重形象。頭部正直、動作緩慢,冕旒不搖不晃,方顯帝王威儀。

如果不能正襟危坐或徐徐而行,搖頭晃腦的動作就會被冕旒放大。

因為會把冕旒晃得亂飛亂響,顯然是修煉不夠。

二是從冕旒遮擋視線出,認為其用意在於提醒帝王不要把部下看得那麼清楚。

該看的看,不該看的不看,才是睿智的帝王。

西漢名人東方朔就持這種觀點,他認為冕旒的作用是‘蔽明’。

在他看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李昂又補充了一些關於冕旒的作業,講給嚴立。

“那為什麼到秦始皇這裡做了這麼大的改動呢?”嚴立問道。

李昂稍作思考,說道“我想哈。只是我個人的理解。

始皇帝可是千古一帝啊。他的想法肯定非同一般人。小時候就繼承王位,早早做了帝王。

受冕旒禮節上的束縛,對小孩子而言,時刻保持正襟危坐,轉個頭啥的都會有冕旒的提醒,這時多麼痛苦的事兒啊。

我想始皇帝肯定恨死這玩意了,長大了有了絕對權力,難免要對兒時受過的束縛做反抗。

還有就是‘蔽明’的說法,作為統一六國的人物,這是在他之前沒有人做到過的。

他所用的手段和方法當然與眾不同,也許他想做到對所有國家都明察秋毫,不想讓冕旒遮擋雙眼。

想用自己的眼睛清楚的看到他征服的土地和國民。

所以,始皇帝對冕旒做了大的改動。而我們也別忘了,我們下的是誰的地宮啊。

是始皇帝的地宮,像他這樣的人,你感覺會刻上別人的畫像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