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張格爾之役(上)

小說:督撫天下 作者:米洛店長

此後道光即位,開始瞭解到斌靜在疆劣跡,這一次道光毫不手軟,直接將斌靜罷官逮治,在道光的嚴查嚴辦之下,南疆局勢有所緩和,張格爾直到道光四年,年年都有進犯哨卡之舉,但張格爾能夠糾結的不過是二三百人的烏合之眾,清王朝駐疆邊軍每次少則出動幾十人,多則出動一二百人,就成功將張格爾擊退。這樣的反清勢力,即便相較於中原地區較大的“賊盜”團伙都要遜色許多,自然也不會引起朝廷重視。

然而道光五年,喀什噶爾地區的領隊大臣巴彥巴圖,在聽聞張格爾入犯之後率兵前往追擊,這次追擊並未找到張格爾,但巴彥巴圖回師之時,路過附近布魯特部落,竟起了殺良冒功之念,將一處布魯特部落數百人悉數殺害。布魯特領汰劣克聞訊大怒,當即與張格爾結盟,並集結部眾,包圍並殺死了巴彥巴圖。這一次,清朝方面第一次出現領兵大員戰死的情況,道光才開始認識到張格爾或許已經得勢,當即命令伊犁將軍慶祥坐鎮喀什噶爾,加強南疆防範。而此時張格爾不僅與布魯特部落有了聯絡,還主動聯絡上了清朝之西的浩罕汗國,以分治南疆為誘餌,勸浩罕汗國出兵攻打南疆。

道光六年夏,浩罕果然大舉進犯喀什噶爾,浩罕汗阿里動用了上萬軍隊,前來攻城,然而在慶祥的死守之下,浩罕一連數日未能破城,自己還損失了不少兵馬。阿里本無意與清朝徹底翻臉,眼看進攻效果不佳,便即退兵。可是阿里屬下兵士有不少都出自清王朝與浩罕交界之地的部落,與阿里從屬關係不深,張格爾又不斷宣傳自己“聖裔”之名,結果許多浩罕兵士不僅對張格爾堅信不疑,而且脫離了浩罕部隊,前來加入張格爾麾下。結果張格爾彙集布魯特各部、浩罕降兵,竟也拉出了上萬人的部屬。

於是張格爾再次向喀什噶爾起進攻,慶祥死守兩月,終於寡不敵眾,喀什噶爾淪陷,慶祥也在戰鬥中陣亡。同時,張格爾分兵南下,連續攻破英吉沙爾、葉爾羌與和闐三城,一時南疆大半疆土盡數為張格爾所據。道光清楚回疆危急,便即召開會議緊急商討應對張格爾之事。

這時聽道光說起諭令伊犁清軍南下,收復四城之事,大學士長齡當即言道“皇上,如今西北局勢,只怕伊犁駐軍排程不得。張逆連下四城,最近的奏報之內,已有張逆擁兵數十萬之語,即便此言不實,如今張逆勢大,卻也不能輕動。一旦伊犁駐軍南下,北疆空虛,張逆很可能大舉北進,襲擊阿克蘇和庫車,甚至直逼伊犁!是以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是調集中原精兵,西進救援回疆!陝西楊遇春,自仁宗皇帝時起便號名將,仁宗皇帝對他更是信任有加,是以臣請先陝西、甘肅綠營,隨楊遇春西進,此後則應當調集西安、寧夏八旗,再京中健銳營、火器營西進,方能徹底蕩平張逆,奪回四城!”

“皇上,臣在西北,也曾聽聞張格爾假借逆裔之名,煽動回疆百姓之事。”這時言的卻是臨時赴京的直隸總督那彥成,自道光即位以後,那彥成先在六部擔任尚書,後復任陝甘總督,一度平定青海野番之亂,與長齡在四年前便已經一同作戰,也在蘭州聽往來商人言及張格爾之名。這時再任直隸,自然被道光特別召對“南疆百姓,多有至今尚且懷念昔年大和卓舊事之人,張逆借和卓之名誑惑人心,其實多有無知之輩相從。是以增兵之事,確是耽擱不得,一旦張逆盤踞四城日久,臣只怕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助紂為虐,到時候,朝廷再反攻南疆,將會更加艱難!”

“這樣說來,派兵的事,看來勢在必行啊。”道光聽著長齡與那彥成之言,清楚二人在朝中大臣之內最為熟悉邊事,也有了大舉派兵的決心。但具體如何調兵,卻還需一番斟酌,又向群臣問道“若是增兵前往,楊遇春可以打先鋒,可是除了陝西、甘肅的八旗綠營,你等以為可還需要再增加兵馬?京師侍衛、健銳營火器營,要由何人統兵為好啊?”

“皇上,臣以為如今增兵回疆,應該先正名分!”英和也向道光言道“多年以來,朝廷分駐喀什噶爾之人,雖為重臣,實則多為民賊!斌靜淫人妻女,回疆伯克百姓皆知其惡,皇上已然將其逮治,此固然為大快人心之事,然仍需降旨一道,傳於回疆,以示朝廷嚴懲斌靜之舉!此外,張逆此次之所以勢大難治,臣以為關鍵在於巴彥巴圖擅殺布魯特部中百姓,以致汰劣克憤而離叛,是以如今皇上應該先明大義,對於擅殺無辜的巴彥巴圖,不予祭葬,其官位世職,一應褫奪!同時應當安撫汰劣克,言明只要他棄暗投明,倒戈來降,仍不失其原職。大義既明,回疆百姓自然清楚皇上與張逆,誰才是他們應該效忠之人。至於出兵之事,臣以為陝甘綠營,應先由楊遇春統屬,楊芳可以擔任副將,西安寧夏八旗,可以讓武隆阿統屬,此外四川八旗綠營,黑龍江吉林馬隊,亦需增調,至於京師健銳火器二營,則應擇一宿將,以將軍之職統領西進!”

“皇上,臣請親提京中精銳西進,一舉蕩平張逆!”長齡這時清楚英和為了避嫌,很難繼續舉薦自己,便即主動請纓道。

“這樣的話……好,英和,宣諭之事,朕會讓軍機處再擬上諭。長齡,朕加你揚威將軍,擇日統領京中精銳,西進討逆。楊遇春、武隆阿為參贊,先讓陝甘綠營,西安寧夏八旗6續西進,準備兩萬人。之後讓富俊排程黑龍江吉林馬隊,戴三錫在四川排程綠營,此後隊也準備兩萬人。前隊兵馬,現在就準備出征,後隊最晚到了來年,也要抵達伊犁,這一戰,定要全殲張逆,收復四城!”道光眼看回疆危急,朝中大臣對於出兵救援也並無異議,便即同意了長齡、英和等人的建議。他所言戴三錫是此時四川總督,同樣頗有治省之才,是以道光預先準備下四川綠營,作為第二路援軍。

“謝皇上盛恩,奴才自當盡心竭力,清剿張逆,奪回四城!”長齡也當即向道光表態道。清代“將軍”一職相較於漢唐宋等前期王朝,已經大幅減少,除了各地駐防將軍之外,只有關鍵戰事,皇帝才會特別任命朝廷重臣臨時擔任將軍,長齡所得“揚威將軍”頭銜,甚至比大學士都更少見。是以到了此時,長齡便也以武臣自居了。

很快,各省八旗綠營便即相繼出動,尤其是距離新疆最近的陝甘八旗、綠營各部,在楊遇春、楊芳和武隆阿幾員宿將的帶領下,兩個月後便即抵達伊犁,準備反攻張格爾。從張格爾在南疆得以立足,到清軍大舉赴援,一共只過了幾個月時間,張格爾也無力在四城站穩腳跟,清廷這次擁兵,尚屬及時。

南疆之地,張格爾眼看四城已經淪為己有,一時也是野心勃勃,甚至對清朝產生了誤判,認為清廷不會派大軍馳援新疆。是以此後張格爾不僅沒有有效安撫四城,反而調兵北上,試圖攻打阿克蘇。而清廷駐軍在得到道光上諭之後,也開始嚴守阿克蘇、庫車、伊犁等地,張格爾一時無法得手。到了冬天,楊遇春大軍已經抵達阿克蘇,在阿克蘇以西的柯爾坪與張格爾所部展開激戰,不知清廷內地援軍大舉西進的張格爾所部,驕兵輕進,最後被楊遇春一戰擊潰。眼看張格爾前軍敗退,楊遇春一鼓作氣向西進兵,很快又在洋阿爾巴特、沙布都爾、阿瓦巴特等地擊潰張格爾麾下部隊,一路直逼喀什噶爾。張格爾眼看形勢不妙,當即強行驅趕喀什噶爾所有百姓充軍,甚至不少老弱婦孺都被拉上了戰場,憑藉這種極限動員,在長齡大軍趕到前線之際,張格爾已經在喀什噶爾城外排出了十萬大軍。

聽聞張格爾已經“擁兵十萬”,長齡和楊遇春雖然也料到其中或有烏合之眾,但此時二路援軍尚未盡數入疆,喀什噶爾前線主力不足兩萬,是以二將不敢輕動,只是先行安營紮寨,派出哨騎打探情報。好在這時道光也命令那彥成作為欽差大臣,率領先行集結的部分吉林馬隊抵達前線,並告知那彥成,一旦擊敗張格爾,就留在南疆善後。有了那彥成部分騎兵作為援軍,長齡和楊遇春方才計議起決戰之事。

“那大人,您來的正是時候,您看,這條河當地人稱為渾河,張逆這幾日,一直在河對岸集結部眾,尚未立下營壘。若是我軍兩日內起進攻,我和長中堂居中突進,楊芳和武隆阿各自領兵一路,從側翼包抄,即便張逆人多,我軍依然有勝算。”這時清軍大營之前,長齡、楊遇春、楊芳、武隆阿眾將畢至,與那彥成一道商議進軍之法。

喜歡督撫天下請大家收藏督撫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