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王定儲君:天子惡作劇,麻煩大了(2 / 2)

小說:魯國 作者:千里草人

魯武公沒想到的是,這次他們竟然會攤上事。

向周宣王行三跪九叩之禮,兩個兒子都是落落大方、知書達禮,周宣王非常高興。

周宣王指著魯戲對身邊的宦官道“看看,那個當弟弟的,是不是比當哥哥的要長得高一些啊?予一人很喜歡他,予一人的意思是應該讓當弟弟的為魯國世子,將來繼承魯國國君之位。”

得,就這一句話,魯武公在殿上聽著心頭是咯登一下壞了,天子公然說喜歡戲兒,但願天子只是一句客套話,開開玩笑的。

周宣王當然是想開開魯國的玩笑,予一人就是要破壞了你們魯國的君位繼承製,看你魯國人怎麼辦。

於是,周宣王以君無戲言為由,決定指定魯國的儲君為魯戲。

大周王朝太宰仲山甫急了,他勸諫周宣王道“陛下,臣以為不可。怎麼可以廢長立幼呢?這不符合我們王朝禮制啊。”

在繼續講魯國攤上的這事之前,我們得叉開講講這個仲山甫是誰。仲山甫,也稱仲山父。古人的名字後面帶一個父字,說明此人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也即出身天子姬姓,可謂是家世顯赫。但一代一代下來,到仲山甫時的父親一代時,家道中落,淪落到退出了大夫級別。

那意味著仲山甫時,他們家已經不再是大周王朝的貴族圈了。有史料說僅僅是大周王朝的一介平民之家,或者講得客氣一點,是屬於士的級別。關於人物身份級別,最高階別的當然是天子,然後是卿和大夫,再是士,再就是平民。接下來便是野人、奴隸之類的。

仲山甫雖然是一介平民,但他早年務農經商,逐漸在農人和工商業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加上仲山甫有著高貴的血統,所以,到了周宣王元年,即公元前827年,仲山甫經人舉薦在大周王朝出仕,最後憑著自身的努力,居然位居天子一人之下、朝中百官之的太宰,級別為大周王朝卿士。

周王朝的太宰,就相當於後來齊國的相國、楚國的令尹、鄭國的執國大夫、宋國的右師,或者相當於我們熟悉的後世歷朝宰相,位居百官之。前面我們講過,周公姬旦,就是大周王朝初期的太宰,是三公之一。

據說,仲山甫德才兼備,治國理政能力出眾,且能做到犯顏直諫,史料記載仲山甫是實現周宣王時期大周王朝中興的股肱之臣,推行了轟轟烈烈的經濟改革,且取得了成功。如透過廢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稅,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大力展商業等,使大周王朝一時得以繁榮。

尤其當時大周王朝邊境動亂不安,仲山甫率王師北伐狁狄,南征荊蠻、淮夷,東討徐戎,為大周王朝在這個時期實現宣王中興立下了赫赫戰功。

由於政績突出,周宣王將樊地賜封給仲山甫。樊地,即今焦作市修武縣周莊鄉李屯村,請樊姓的讀者對這個地名保持高度的敬意,因為後來,仲山甫的後人就以其封地為氏,這便是樊姓之淵源,仲山甫也成了中華樊姓的始祖。所以我們在史料中還能見到“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等名字,都是指仲山甫。

好了,我們繼續講魯國的故事。

聽太宰仲山甫為魯國站臺說話,周宣王把眼一瞪“要說不合禮,那魯國早就不合乎禮儀了。大周王朝規定的是嫡長繼承製,但他們魯國卻偏偏搞什麼兄終弟及制。這算什麼?”

仲山甫嘆了口氣道“陛下,魯國推行兄終弟及制已有兩百多年了,只要能夠國內安定,用什麼樣的辦法確定自己的國君,那是魯國的事。

現在,陛下要求魯國立幼為儲君,這是要求魯國破壞其已經實施了數代的規矩,這才是不合君禮。

如果魯國聽從陛下的命令,那魯國肯定要亂,其亂之源,在於陛下這個不合君禮的命令。

如果魯國不按陛下的命令辦事,那是對天子權威的藐視。臣請陛下收回成命吧。”

周宣王大怒“予一人的意思,你難道不知道嗎?魯國失禮在先,予一人就是要給點教訓,以後就讓他們嚴格按嫡長繼承製,這才是合乎禮法。你不要多說了,魯侯必須要立其次子為儲君!”

魯武公頭大了,其實,魯國早就作好了立長子魯括的準備,誰知這一趟來朝見天子,天子居然命令自己要立次子。

怎麼辦?怎麼辦?可憐的魯武公又氣又急,再加上身體不好,從鎬京回到魯國後便鬱悶而逝。

魯國還能怎麼辦?天子都有具體明確的命令,敢不聽從?

於是,公元前817年,魯武公薨後,由次子魯戲繼位,即魯懿公。

喜歡魯國請大家收藏魯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