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聽診器(2 / 4)

自從他入了東宮後,每日送到他這裡的公文、禮單、名刺多了許多。

當然,不是什麼公文都能到他跟前。投往東宮名刺,會有專門的書令幫著接收和分理,還有錄事官一一記下來,以備後查。

比當時做晉王的時候嚴格許多。

只這一事,李治就覺得有種時時刻刻被人盯著的不適感——與朝臣的來往,都在人眼皮底下。

好在李治的社交關係簡單,走的最近的重臣長孫無忌、李勣還都是皇帝欽點了要他多親近的。

以後他也決定完全跟著父皇的步伐走。

小山拿過來兩個大盒,裡頭分了七八格,都裝著厚度頗豐的名刺、公文和信函。

李治:還沒看就累了。

他深吸了口氣,準備開始忙碌瑣碎的一天。

李治一一看過去,很快發現了兩封熟人的信函:一份來自崔朝,一份來自姜沃。

李治先看到的崔朝的,拆了一看就露出點笑容來:阿朝之前過來了一趟,說起要幫姜太史丞管宮外產業之事,現在送信來是已經辦妥了。也好,到底是姜太史丞父母的遺業,都變賣了可惜,但若不變賣,將來被有人拿來做文章,也是一樁麻煩事,都交給阿朝就好了。

然後又看到了姜沃的信函。

沒拆封前,李治原以為姜太史丞也是與他說這件事的。誰知拆開一看,裡面說的居然是女醫事:孫神醫處,苦於沒有一個頗通文字,又懂一點淺顯醫術的婦人,來傳幫帶新的女醫。

姜太史丞想到了從前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就問起夫人是否願意跟著孫神醫學《婦人方》,遂安夫人已然同意,想請太子幫著與陛下說一聲,允遂安夫人出宮。

完全出乎李治意料的一事,但卻讓他覺得是神來一筆!

他近來也為遂安夫人懸心來著。

李承乾去黔州,並不肯讓乳孃遂安夫人同行——何苦來著,乳孃在宮裡呆了大半輩子,不必再跟自己背井離鄉去流放。

於是李承乾走的時候,把妻兒和乳母都一併拜託給幼弟了。

李治也沒有辜負兄長的所託,早早向皇帝建言,給了太子嫡長子李象爵位。

父子倆商議了好幾回,才定下來給一個國公,爵位不會太高引人非議,也不會低到讓人輕視。

又有李治親去與長嫂蘇氏談了片刻,得知嫂子很不願再住在宮中這傷心地,更願意在外頭住,遠離宮廷好好教養獨子——畢竟在宮裡,她身份太尷尬了,原本是國家未來的皇后,韋貴妃面前都只需要行個平禮,現在卻與丈夫一同是庶人身份,實在想想就難受。

於是李治便代她奏明父皇。皇帝便賜下離皇城最近坊子裡的一處大宅,令常國公母子居住。

然而遂安夫人卻沒能跟著蘇氏走,繼續照顧太子的獨子——

其實太子夫妻關係一直不太好。蘇氏開解不了夫君,有了兒子後,索性就放棄了開解,甚至開始躲著李承乾,專心管兒子。

為了這事,之前遂安夫人與蘇氏發生過不少意見衝突。如今蘇氏搬走,又有自己的親信,自己的乳孃,自然不肯勞動遂安夫人。

故而遂安夫人依舊留在宮中。

作為太子的乳母時,她是三品郡夫人,現在自是不能了。皇帝念舊情,還給她保留了個五品鄉君。又想著她是長孫皇后當年給嫡長子選的乳母,皇帝便讓她繼續留在東宮,一起照應現在的太子李治。

宮中人人依舊以夫人呼之。但遂安夫人也是心氣全無,待得尷尬,這回跟李治同來九成宮,是想著直接在九成宮東宮養老,不再回長安去了。

李治也無法開解。

今日見到這封信函,便覺姜太史丞這個提議,實在很妙!

於是他擱下其餘的事,先讓小山請遂安夫人過來。

*

“殿下,我是很情願的。”

姜沃試著找到遂安夫人,說出這件事時,她立刻就答應了。

那一刻,遂安夫人想起的,是長孫皇后。

皇后娘娘生了七個孩子,她走的時候才三十六歲啊。

作為皇后身邊人,皇后孩子越多,自然是與皇帝越伉儷情深,她們是高興的。

但每一次,尤其是後來幾回皇后有喜訊的時候,遂安夫人心裡又何嘗沒有一點害怕和擔憂。

她既然是乳母進宮,自是生過孩子的。也只有真的生過孩子的婦人,才瞭解一次長達一年的產育(從懷有身孕到出月子)會對女人的身體造成什麼樣的改變。

當然,這世上有人身體好,懷孕生產一回,似乎沒有什麼影響,用外頭的村話說,女人白天還能下地,晚上就把孩子生了,彷彿一點兒事沒有。

但,這是七次啊。

偏生,那些婦人隱疾怎麼好對人說去,更別提讓人看。皇后有時候扶著腰對她說:“喝藥喝的我舌頭都是苦的了。偏生我一說不舒坦,陛下便一回回催尚藥局,尚藥局又一遍遍改方子,越改越苦。”

遂安夫人記得,那時候還是太子的承乾也著急,後來皇后病重,甚至還提出過要釋放死刑犯為母后祈福的事兒,被皇后止住了,只道生死有命,何必擾亂國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