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三位大才

“不知幾位先生怎麼稱呼?”

武安邦看向鄭玄推薦的三位弟子,年齡有大有小,大的三十左右,小的估計剛剛及冠,不過三人身上都充滿了名士氣質,腰桿挺直,眼神自信且堅毅,看的武安邦眼神亮。

“崔季珪見過武安太守。”

“孫公佑見過武安太守。”

“國子尼見過武安太守。”

聽到武安邦詢問後,三人按照年齡大小依次對著武安邦行禮道,武安邦也依次還禮。

“不知武安太守是否滿意?”

鄭玄看著兩眼光的武安邦,索性直白的問道,畢竟看武安邦如此求賢若渴的樣子,自然不會虧待自己的弟子,之前一直沒和武安邦見面看來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失誤。

“滿意。”

武安邦聞言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然後覺是鄭玄詢問,又急忙正色的行禮感謝,

“感謝鄭大家,若沒其他事,晚輩就此告退了。”

鄭玄笑著點了點頭。

在武安邦告退時,三位青年也紛紛和鄭玄行禮後,跟上武安邦的步伐離開。

“子尼,幾年不見,更加氣質耀人了。”

武安邦看著身後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說道,當初黃巾起義之時,武安邦和武安國帶著壯武縣的軍隊穿過高密縣時,就是國淵讓人放行,那時候的國淵在鄭玄一眾弟子中就顯得比較出眾,如今和其他兩位被鄭玄隆重推薦,自然是得到鄭玄認可了。

根據歷史記載,鄭玄曾評價國淵為“國子尼,美才也,吾觀其人,必為國器。”

而在歷史上,國淵在人才濟濟的曹魏,還是曹操時期,就當上了九卿之一的太僕,雖然因為是內政型人才在後世記載戰爭謀略的書籍中名聲較低,但其身為曹操屯田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實力自然不用多說。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屯田方面,諸葛亮、鄧艾也不一定有國淵做的更擅長。

特別是壯武郡將要面臨大量的黃巾人口重新劃分和安置問題,鄭玄推薦國淵正是時候,或者說,鄭玄人老成精,自然對壯武郡,乃至青州的形勢比較瞭解,所以也專門向武安邦推薦了國淵。

在武安邦看來,單單一個國淵在現在時期就可以比上幾個縣的價值,隨著武安邦地盤的擴大,國淵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至於剩下兩人,能和國淵一起被鄭玄推薦,也自然不是泛泛之輩。

崔琰崔季珪,也是三人中年齡最大的,三十歲左右,身高一米八左右,比其他兩人魁梧一大圈,再加上生有一部虯髯,也顯得十分威武,走路帶風,看起來更像一名武將。

不過透過崔琰的鬍鬚就能現崔琰的外貌也十分英俊,再加上在鄭玄門下學習,身上帶有的名士氣質,結合起來給人一種教導主任的感覺,讓人感覺回到中學時期一樣。

因為崔琰的氣質過人,於是有了“床頭捉刀”的典故。

典故內容就是匈奴使者來拜見曹操時,曹操感覺自己形象不夠出眾,於是讓崔琰來裝扮自己,而自己扮成護衛,結果則是被匈奴使者看穿,認為拿刀的侍衛身上透漏出的氣質才是真英雄。

當然這基本上是無稽之談,不過也能說明崔琰的相貌威嚴出眾,哪怕是在美男子扎堆的名士之中,也屬於最帥氣的那一批,再直白的說,把鬍子颳了的話,就可以威脅到武安邦在壯武郡顏值no.1的地位。

根據歷史記載,崔琰冀州清河郡人,年少時性格樸實,言辭遲鈍,喜好擊劍,崇尚武功,二十三歲才奮讀書,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二十九歲跟著同鄉的公孫方拜鄭玄為師,好吧,武安邦也算知道為什麼崔琰這個冀州豪族出生,也會同意投靠自己了。

不過在歷史上,崔琰並沒有出眾的功績,雖然品性良好端正,但也記載了對袁紹、曹操的幾次成功的勸阻,不知是因為其言行,還是其顏值,最後還因被人陷害而被曹操殺害。

當然,如果崔琰能力出眾,對於曹魏比較重要的話,也不會因為一句模稜兩可的話而被曹操處死,總的來說,崔琰算是模範擔當,靠著過人的顏值和品行,讓人不得不尊重他。

具體的能力,還要等到壯武郡任職以後,或者向武安邦認主以後,才能準確的檢視,不過以鄭玄的重視程度,最起碼肯定不會弱於現在的壯武郡郡丞羅達,最起碼高階文臣。

至於最後的也是最年輕的一位,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也是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孫乾孫公佑,也就是劉備劉皇叔前期麾下重要的謀士之一,不過大部分人對於孫乾、簡雍兩人有些傻傻分不清。

簡單的說,簡雍是劉備的老鄉,從小就跟著劉備身後混,《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把簡雍排除在外,實在是讓簡雍無處說理,要知道劉備稱帝時,簡雍、孫乾的官職都比諸葛亮還要高,僅次於糜竺。

不過二人的事蹟不是很多,其實這和劉備前期顛沛流離有很大關係,因為沒有長期的地盤,就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而二人記載的大事也就是出使各個勢力。

相對來說,孫乾的事蹟更活躍在前中期,代表劉備出使袁紹、劉表,而且安排的妥妥的,讓劉備投靠這些勢力,卻沒有按上七姓家奴的稱號,這也算是孫乾的功勞。

而簡雍的事蹟則是在出使劉璋,和最後勸劉璋投降,光看事蹟的話,明顯是簡雍的功勞更大,不過兩人在蜀漢地位差不多,再加上簡雍的資歷遠遠老於孫乾,由此也能看出孫乾的貢獻應該強於簡雍。

另外孫乾身為鄭玄的弟子,又是鄭玄在徐州躲避黃巾亂匪時親自推薦給徐州,當做人情,現在也是推薦給武安邦,但最起碼孫乾的內政能力不會太差,不想簡雍只有一個說客的評價。

而且孫乾是作為幕僚被劉備徵辟,跟著劉備東躲西跑,作為劉備麾下第一個謀士,相比智力也不會太差,所以可以大概得出,孫乾算是一個能力都很不錯而且全能的文臣。

所謂“近水樓臺顯得月”,雖然三人並沒有向武安邦效力,但武安邦還是很高興,儘管有鄭玄的推薦,這三個有才華的歷史名臣也會自己考量武安邦一番,就好像荀彧、郭嘉等大才於袁紹一樣,先考察一番,不是明主便果斷離去。

當然這裡的明主也需要辯證的看待一下,畢竟當時袁紹的勢力最強,這幾個人也難以出頭,所以所謂不是明主也很可能是一種美化的說辭而已,畢竟沒有許攸、張合兩人,官渡之戰曹操是必敗無疑。

“見過武安太守,我等遵師命跟隨大人前往壯武郡。”

就在武安邦穿過院落走廊來到外面時,屋外站在一百多名儒生對著武安邦行禮道。

“呵,看來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武安邦愣了一下,看來這些儒生也是鄭玄給自己的人情。再想到之前的形式,估計孫乾、國淵、崔琰也在此等候自己,武安邦想起之前鄭大家的善意目光,頓時感覺有些尷尬。

喜歡網遊之武安三國請大家收藏網遊之武安三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