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無雙子義(1 / 2)

武安邦辭別孫邵剛出院子,就見太史慈站在原地沒有上馬。

“子義?”

武安邦好奇的問道。

“武安太守就這麼信任在下?”

太史慈猶豫了一下,一語雙關的問道。

其中的意思,一是武安邦敘述了董卓麾下猛將如雲,希望劉繇借出太史慈協助,特別是強調了呂布之猛,潛臺詞自然是太史慈也是不遜色這些猛將的人才。

二便是武安邦邀請孫邵擔任樂安郡太守這種差不多挖劉繇牆角的行為,居然沒有避開太史慈,要知道太史慈可是劉繇的家將,而不是一般的主臣關係。

只要太史慈事後向劉繇彙報一二,其中必然會大大影響彼此之間的關係,畢竟孫邵的才華在臨淄處理政務的這一年間也展露無疑。

“這幾年子義雖沒有在我治下,但為人處世我還是略知一二的,人如其名,義字當先。”

“況且幾年前子義還未及冠之時就能和管亥這等猛將旗鼓相當,這些年想必更加精進,子義有如此本事,自應當會會天下英雄,揚名世間。”

武安邦聞言同樣認真的盯著太史慈說道,誠懇的語氣讓太史慈震撼不已。

雖然因為劉繇跑到臨淄,導致歷史上太史慈前往洛陽的事件沒有生,自然也沒有避禍遼東的事,但太史慈在齊國依然有不少見義勇為的事情流傳於玩家論壇上。

太史慈知道自己的本事出眾,但出身家將的他,這幾年也就和黃巾農民軍較量,缺乏眼界,渴望登上大舞臺,卻又對大舞臺有一種崇拜的心理。

就如同歷史上,太史慈能力出眾,卻一直在劉繇身邊光桿司令的角色,這除了劉繇軍隊組成是由江淮幾個軍閥組成的原因以外,也必然有劉繇對太史慈,或者太史慈對自己不信任的一些因素。

直到太史慈憑藉自己的勇敢直接挑戰孫策,才現兩人武力上旗鼓相當,而孫策可是橫掃江東的英雄人物,至此太史慈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展現自己的名將實力。

而武安邦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太史慈提前感受到那些舞臺中央的名將是什麼樣子的,他太史慈做為劉繇的家將,每天負責不到千人的管理,實在是太屈才了。

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面對已經認劉繇為主的太史慈,武安邦想要挖牆腳,要做的最關鍵的事,自然不是向太史慈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這對於忠義無雙的太史慈來說並沒什麼用。

要知道歷史上,孔融贍養了太史慈母親數年,最終太史慈解救了北海之圍後,還不是拍拍屁股,被劉繇的一封信喊到江東,擔任光桿司……

要知道之前太史慈可是已經用生命危險報答過東萊劉家了。

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所以武安邦出了表示自己的信任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帶著太史慈去明白真正的名將風采,讓太史慈現那些比自己差的武將反而混的比自己好,可以呼嘯天下,而自己卻只能待在劉府,每日操練家兵……

如此一來,在不違背道義的情況下,太史慈自然更傾向去能施展自己才華的勢力,至於如何不違背道義,這需要武安邦更長遠的謀劃。

……

“主公,東萊太守剛剛來拜訪,見主公不在,便回去了。”

武安邦剛剛回到臨時據點就聽見守門的親兵回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