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英國煤礦(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阿燦,這是米格爾送來的英國煤礦產業資料,我擱在書桌上吖。”溫碧璃的聲音響起。

不一會,盧燦裹著浴衣走出浴室邊走邊擦溼漉漉的頭,見溫碧璃還沒走,便笑道,“你們不是出門逛街嗎?怎麼還沒動身?”

“我給你吹乾頭再走。”溫碧璃手腳麻利拿出電吹風。

“不用!你們出門吧,室內溫度高,頭幹得快。”盧燦將她往門口推推。

今兒週末,艾文希·斯麗和達娃來酒店,約溫碧璃一起去逛街。這些天自己忙,其實阿璃更忙,難得有朋友約她一起逛街……

“那……我走了。對了,英國煤礦產業資料,我放在書桌上。”溫碧璃放下電吹風,伸手將旁邊的手包拿上,又在盧燦的臉上親了口,笑嘻嘻下樓。

“去吧,玩開心點。”盧燦跟著出房間,站在二樓走廊,對趕來的另外兩女擺擺手。

目送三人出門,盧燦又折回房間。稍後賽爾比煤礦公司的人,要上門拜訪,他得提前做做功課,熟悉英國煤礦產業的整體狀態,免得露怯。

米格爾·蒙特亞送來的資料,已經挑選過,不算多,重點內容還用紅筆標註。

別看英國面積狹小,可它卻是不折不扣的煤炭大國,整個英倫三島包括北愛爾蘭,地下全是,可以說,英國就是“坐在煤堆上的國家”。

開採了幾百年,英國依然有著高達將近兩千億噸的煤炭儲量。開採的最高峰出現在1913年,那一年,總產量過2.92億噸,全國煤礦井3289座,煤炭公司16oo家。

蒸汽機的明以及巨量的煤炭儲備,是英國稱雄世界兩百年的重要支撐。

英國的煤炭國有化,始於1947年,國家煤礦管理總局這一帶有濃厚計劃經濟特點的機構,就是這一年設立。它將全國一千多座煤礦收歸國有,統一進行技術研究,統一分配採挖計劃,統一市場價格,統一礦井改建和擴建,統籌工資和工時。

是不是很熟?

從1947年~1956年十年,堪稱英國煤炭產業最後的黃金期。

五十年代,倫敦煙霧事件是英國煤炭產業展的轉折點。此後,石油化工產業逐漸佔據主流,煤炭產業開始走下坡路。七十年代英國的北海油田被現,導致煤炭產業徹底淪落。

即便如此,此時的英國煤炭礦井,依然有一千多座,煤炭產業工人兩百多萬,煤炭能源依舊佔據英國能源利用的三分之一強。

賽爾比煤炭公司,是國家煤礦管理總局旗下最大的煤炭公司。1982年的總產量為67o萬噸,47座礦井,一家煤炭研究院,三家火力電站,一家瀝青公司,一家油脂化工公司,一家鋼化玻璃公司,一家煤制燃氣公司,兩家煉焦中心,此外還在愛爾蘭擁有一家煤化液公司。

從六七十年代開始,英國政府開始整頓煤礦產業,逐漸私有化或者淘汰一些原煤產業,但是,對於賽爾比公司,唐寧街一直不敢輕動。

原因很簡單,賽爾比公司,擁有煤炭產業各個環節的工人,將近八萬名!

翻開英國近現代抗爭史就能現,罷工最多的就是煤礦工人!

八萬名煤礦產業工人的公司,唐寧街寧願出錢半死不活的養著,也不願意招惹眾怒。

也就是鐵娘子性情剛毅,敢於下刀。這次,正是她下定決心,一力促成賽爾比公司的私有化。

當然,她也沒有那麼莽撞,全然撒手不管。

國家煤礦管理總局持有賽爾比公司29.5%股權,這次轉讓2o%股權,折價兩億五千萬英鎊,依舊保留9.5%股權,以便於行使監督和指導權。

盧燦這次投資賽爾比公司的股權,就含在這2o%之中,至於能拿到多少,得看談判——他的目標是一個董事會席位的股份,也就是6%左右。

一個董事會席位的股份正合適。

資金壓力不大,不用考慮經營管理問題,也不用琢磨技術升級,讓它按照既定的歷史軌跡往前走不是很好嗎?同時,公司蛻變過程中的陣痛,對盧家也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至於管理和監督許可權……有一個董事局席位,足以保障自己的資產不會被侵吞。

米格爾·蒙特亞帶著兩位客人,十點鐘準時抵達,“維文,這兩位分別是凱恩總裁,還有煤炭研究院的哈弗茨主任。”

兩人的年紀都過六十,哈弗茨是個光頭的胖子,他本人還是杜倫大學應用物理系的教授。

凱恩總裁同樣有些肥胖,不過,他身材高大讓他看起來不那麼臃腫。

盧燦在審視兩人的同時,對方兩人也在心理嘀咕,眼前這位,實在太年輕,真的靠譜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