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體育基金(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資本的積累,總是伴隨著罪惡。

所以,如果要扒一家公司的黑料,請去翻找這家公司早期的資料,一翻一個準!

盧燦身上的黑料同樣不少,只是,暫時還沒人扒,而且,盧燦比很多人更清楚,如何去掩飾這些黑料,那就是慈善與公益!

盧家名下有兩大基金,一慈善一公益。

注意,慈善與公益,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慈善是個體自願地奉獻愛心與援助的行為和從事扶弱濟貧的一種社會事業;公益是以政府為主導,個體為輔助且自願的自願透過做好事、行善舉而提供給社會公眾的公共產品。前者以社會團體為核心,後者以政府為主導,一定不能搞錯。

盧家的公益基金是1981年成立的理想教育公益金,主要目標為亞洲國家的教育機構尤其是國內教育機構,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推廣,譬如建立學校、援助教育裝置、紓困學子等等。

至於慈善基金,就是與東華三院聯合的“善行”風災社會救助慈善基金,主要援助物件為黑風暴中的災民。

黑風暴,就是颱風。

香江是一個經常遭遇颱風的地域,開埠的一百五十年曆史中,造成嚴重災害的級颱風,有詳細歷史記錄的已經過二十多起。

1979年8月,強颱風“荷貝”襲港,造成數十人死亡,八百棟房屋倒塌,萬人受災,三百多艘船艇受損或翻覆,上環威利麻街碼頭直接被海浪衝垮導致永久停運。彼時的盧家剛剛緩過來,便捐資東華三院,單獨成立“善行”風災慈善基金,開始專項慈善救助活動。

也正是因為這兩項慈善公益基金,再加上盧家時不時捐贈慈善的行為,撐起盧家在香江的口碑,讓媒體有意無意地忽視掉,盧燦外公一方的黑背景。

現在,盧燦悄然啟動他的第三個公益基金——紅色激情體育基金。

一大早,一輛黑色的勞斯萊斯,從大坑道拐中環,後座上,坐著林嘉義夫婦。

林陳欽麗手拿著化妝鏡,正在補妝,剛才出門略急,早餐時破壞的唇線,沒來得及描。另一邊的林嘉義,則在翻看今天的報紙。

陳欽麗抿了抿嘴,對著鏡子照了照,還算滿意,隨口問道,“阿義,這事我們自己也能玩得轉,阿燦那小子堅持拉上霍家,是不是擔心他最近一段時間在倫敦太高調,怕國內對他有看法,讓霍家能轉圜平衡?”

這番話,說的很有水平。

林陳欽麗原本是一個沉浸於商場和家庭的女性,自從擔任時尚集團的總裁之後,她的目光越來越高,已經開始觸及原本她根本不會關注,也不喜歡關注的政治領域。

這就是,眼界決定世界。

“大概是這意思吧。”林嘉義輕嗯了一聲,目光依舊停留在報紙上。

“你這人怎麼這樣呀,跟你說話呢,這麼敷衍?”陳欽麗收起化妝鏡,有些不滿,湊過去看看丈夫手中的報紙。

這份《東方日報》上,大篇幅報道昨天法鼓山農禪寺為大千居士所籌辦的大型水6法會。

報道的照片中,就有站在一眾賓客中的盧嘉錫,他半攙扶著的帶著墨鏡的錢穆老爺子——錢老的眼疾讓他幾近失明。

林嘉義已經看完,見妻子感興趣,便塞給對方,自己靠在座位上挪挪身子,半躺下來,“你還別說,這事絕對是國內第一次,我們還真未必能搞定,拉著霍家,才有把握。”

他們夫妻口中所說的事情,就是盧燦幾次打電話與他們商量,擬定成立紅色激情體育基金一事。

最開始,盧燦與林嘉義討論的,並非成立體育基金,而是贊助1984年中國體育代表團服裝的事情,林嘉義幾乎一口否決了這個提議。

並非不贊成,而是不可能。

盧燦馬上意識到問題所在——這種商業化贊助在1983年的中國,幾乎不現實!

他遂即提議,以成立“獎掖體育傑出人士”的基金模式,嘗試推動這次贊助活動,於是才有“紅色激情體育基金”的出爐。

這次,林嘉義沒有否定,但依舊有疑慮。

這家基金的原則是“獎掖體育界傑出人士、扶助體育事業展、關注全民健身”,雖然沒有說是為國內特設,可林嘉義很清楚,受益者肯定是國內體育行業。

可是,現如今的國內什麼情況,林嘉義同樣也很清楚——拿固定工資、鐵飯碗的年代,還在提倡“不求回報,無私奉獻”,你一私人想要“打賞”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體育人士……

是何居心?

講真,林嘉義並不覺得靠自己及盧家,能搞定這件事。

於是,盧燦又提議,拉攏霍家一起。

拉霍家進來,無疑是一手好棋。

霍家與國內的關係,那是戰爭年代接下的交情,肯定不是林盧兩家所能比的。進入八十年代後,霍家在國內的投資,幾乎暢通無阻,他們連續成立了培華教育基金、霍家教育基金、番禺建設援助基金等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